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978 0
2010-04-10
“美国馆”为何不是政府掏钱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美国展区总代表费乐友7日在沪宣布,美国馆已经完成所需6100万美元预算资金的筹集,目前建设布展顺利,将准时参加4月20日世博园区首场试运营。
让我动心的是美国馆所需预算资金的筹集过程。根据美国法律,禁止动用联邦政府财政资金参加世博会,因此,筹建美国馆所需费用必须全部从商业赞助中筹集。而金融危机使美国很多企业面临巨大压力,使得美国馆在本届世博会的筹资上面临挑战。
这是与其他国家明显不同的地方,但正是这种不同,对我们来说别有一番意味。在美国馆预算资金筹集过程中,不但吸引了3M、通用电气、沃尔玛等美国公司陆续加盟,而且海尔美国也与2010年上海世博会美国馆在上海签署赞助协议。对此,该如何解读呢?
首先,之所以通过商业赞助来取得预算资金,显现了美国政府的法律至上意识和务实精神。大家都知道,美国馆是展示美国形象的平台,但美国政府并不认为由纳税人拿钱是理所当然的,更没有认为企业不积极是在和政府“过不去”。美国馆建设遇到的资金困难并没有让政府产生规避法律的想法,而是通过国务卿希拉里良 好的筹款网络和名人效应,使这个看似不可能达到的目标得到一步步实现。一个细节是:在筹款前,希拉里询问专业律师这样是否触犯法律,然后利用自己的名人效应筹款。
其次,体现了对纳税人的尊重和政府自身的克制。在美国,为纳税人服务的理念深入人心,任何政府官员都不会拿自己的政治生命来开玩笑;并且,纳税人的权利意识非常强烈,这些都促使美国馆的建设必须严格遵守法律,而不是通过财政支 出来建设。有关资料表明,美国大约有4500万纳税人是通过纳税人服务系统与税务局联系的,税务工作人员每年都要向税务名册上的纳税人邮寄税务表格和说明。另外每年大约有700万纳税人拜访税务局的办公室,以寻求帮助。可以说,纳税人的主体地位和权利保障是毋庸置疑的,也正是这种逻辑,让美国政府不敢动用财政资 金来建设美国馆——政府是有限政府,行政机关的权力是有限权力,政府及行政机关的义务是全力维护纳税人的权利。
最后,美国馆的预算资金筹措过程对企业来说也是一种受益的过程。对企业来说,这不仅仅是资金的付出,也意味着企业社会责任和担当精神的显现,是一个企业公民应有的行为。当然,我注意到,美国馆的资金筹措不是强制性的,而是通过国务卿的演说和劝导而达到目的的,这是一个互动的过程。要不然,何以连海尔美国也加入到建设美国馆的行列中来呢?
世博“美国馆”何以是企业出资而非财政支出?对我们来说,这不是一个多余的话题。朱四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