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我国实行了以扩大需求为主导的积极财政政策,政府在其中充当“排头兵”,大力增发国债,增加财政资金的投资,试图扭转国内紧缩的经济形势。
而上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后,美国也实施了以扩大政府财政支出的财政政策,刺激国内有效需求。
这两者有什么细微的差别吗?国内当时是否就是按照KNS的逻辑来指导改革的呢?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谢谢三楼的,分析的比较贴切。不过看黄达老先生的《宏观调控与货币供给》一书,上面说98年面对国内经济下滑、长期疲软的状况,从需求层面进行的调控主要是依靠货币供给的调节。而30年代美国大萧条时,政府似乎更多依靠财政支出政策,加大政府投资。
98 年以后,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都是扩张性的。
事实上,学界大都认为国内消费对gdp贡献不足占40-50%,这可能是和美国80%相比而言的。出口对gdp的贡献没有那么60%那么大。
G=C+I+G+NX
靠G 和 出口拉动。
经济变革引发了社会问题,谁能说清呢…… 这个世界的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的确!7楼的见解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