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跨学科讨论区 哲学与心理学版
1010 0
2020-01-28

4336.正反物质的不同偏电荷现象

2020.1.28

如果核外电子齐全,正反物质都是电中性物质。只有离子与核外电子共轭,产生正反物质的不同偏电荷现象。

从总体看,正反物质的差别是很小的:正质子由一个正光子和305个巨光子组成;反质子由一个反光子和305个巨光子组成;离子形态不过是一个偏电荷光子的不同;总体不过是一个正负电子的不同,1与1833个电子质量之比(没有计算中子与核外电子的质量)。

所以,正物质人类可以在反物质月球登陆,却难以深入融合(不能发生化学反应)。

分析单个原子的离子形态,正物质偏带正电荷,反物质偏带负电荷,在微观形态难以融合,所以正物质星球辐射反物质宇宙射线,反物质星球辐射正物质宇宙射线。只有在太空尺度,正反物质对偶聚集,组成星系。

分析离子形态的原子核,原子的形成源于同电相聚客观规律,所谓强、弱作用力不过是一种表象,没有正反质子结合在一起的物理现象。即使化合物形态,也没有不同核外电子的结合。所以,万有引力是错误的。星系的形成,是远吸、近斥的核力发挥作用,依靠正负电荷对偶聚集作用力,也没有万有引力的身影,万有引力是不存在的。

因此,银核永远不会吞噬太阳,太阳永远不会吞噬地球,地球永远不会吞噬月球。双子星的内核虽然接近,也不会合二而一。所谓黑洞合并、中子星合并(假设中子星真的存在),不过是人们的一厢情愿。核内质子、中子可以合并吗?核外电子真的可以压缩到核内吗?如果不能,宇宙怎么可以聚集为一个奇点呢?“万有引力”害人不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