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015 3
2010-04-13
  市场里的买家与卖家,为争取各自利益,会采取各式各样的行为方式。一般来说,不同商品,卖家会订不同的价格。但现实中存在形形式式的市场,在那里,不同的商品,订价相同。比如CD,刘德华的、齐秦的、邓丽君的、王菲的等等,无论男女,不分长幼,不管大牌不大牌,一律30元一盒。比如服装,有的羊毛衫,不同的牌子,不同的款式,不同的料子,同样68元一件。前面的例子,还可以算是同类商品,有某种相似性。不同类的商品,比如汤勺、筷子、碗、头饰、文具盒、签字笔、笔记本、脸盆、水果刀等等一律2元一样,这种2元超市、8元超市或者柜台,在真实世界中大量存在着。知其然,我们不竟好奇,想知其所以然。

  与生产行为一样,有投入才有产出,为获取消费者剩余,市场里的订价行为也有投入,也需成本。一般来说,每种商品的质量都是多维度的,对每种质量的度量与订价行为,只有订价成本低于收益,卖家才会对质量进行订价。与斯蒂格勒研究消费者搜寻商品最低价格现象的结论类似,对卖家而言,商品越贵重,投入度量与订价成本越高,度量商品质量的维数越多,订价维度越多。边际上,订价成本与收益相等,商品按质订价的维度数量就决定了。钻石昂贵,像重量、色泽、切工、瑕疵等等质量均被度量并订了价格。上述异物同价商品一般比较便宜,度量与订价成本也较低,订价的质量维度往往只有一维,比如件、只、支、盒等,这种订价成本很低的量往往靠近张五常定义的委托量,而把其他质量委托到这种简单的量上。

  问题是一般价格不贵的商品,卖家也往往把它们分门别类,不同商品制订不同的价格,比如文具店里的书包、笔、本子等。像件、只、支、盒等这种订价方式成本是很低的,要是分门别类订价能带来更多收入,卖家没有理由不再分类。从订价收益与成本角度,只能解释同一商品订价质量的维度,无法解释为何不同商品也采用同样价格这类现象。那么,异物同价现象又该从什么角度解释呢?

  根据阿尔钦《大学经济学》里的观点,商品价格不是买方与卖方竞争决定的,而是买方与买方竞争,卖方与卖方竞争,这两种竞争共同决定了商品的价格。买方竞争越剧烈,价格越高;卖方竞争越剧烈,价格越低。买方竞争超过卖方竞争,价格上升,反之则下降。现实世界中,对于在市场里竞争的买家与卖家而言,对他们有价值的信息,包括关于商品质量与价格的信息,也包括交易对手的信息。卖方与卖方不旦竞争对商品质量与价格的了解与把握,也竞争对买方信息的判断与把握。对商品质量、价格信息掌握越多越准确的卖家,在竞争中越有利。对不同消费者偏好哪类商品,不同的消费者关于商品品质、价格及对卖方竞争程度的了解等等这类信息,卖家掌握得更多更准确,在卖方竞争中也更有利,更能攫取较多的信息租金。

  回到异物同价现象。要了解形形式式,数量繁多的消费者对汤勺、筷子、碗、头饰、文具盒、签字笔、笔记本、脸盆、水果刀等等价格便宜商品的偏好与需求,了解他们对各种商品的估值,卖家无疑要化费大量成本。卖家在增加度量商品质量维度无法再更多攫取信息租金时,采取同“件”同价的订价方式,把不同商品的质量委托到“件”上,把对不同商品质量的再考核再度量权利让渡给了买家。由于买家相对于卖家拥有各自商品偏好与估值信息优势,让买家在挑选购买过程中,自动考核显示其对各类商品的偏好与估值,比卖方考核度量来得更节省。这种异物同价的安排,带给买方的是较低价格引起的租金,买家信息租金提高,对商品的需求增加,卖方也能因此提高信息租金。

  简而言之,商品的价格是买方竞争与卖方竞争共同决定的。卖方与卖方的竞争,不仅仅竞争对商品质量与价格信息的了解与掌握,也竞争对买方的了解与把握。在卖家充分利用其对商品信息优势度量商品质量,订好商品价格后,卖家商品信息优势决定的租金就一定了。当卖家采用异物同价方式,把不同类商品的质量与估价权利部份让渡给更具信息优势的买方,节省考核度量消费者偏好的成本,能提升商品需求,提高卖方信息租金时,卖方就会采用异物同价的订价策略。现实世界中,谁喜欢刘德华,谁更爱邓丽君,这类信息买家优于卖家,因此,不同CD采用同一价格,让买家在挑选与购买过程中,考核显示各自需求与偏好,比卖方考核量度更节省,卖方也会从提升CD需求中攫取更多的信息租金。

  卖方竞争攫取消费者盈余最大化的方式,可以是关于商品信息的租金,也可以是关于买方信息的租金。现实中的卖方行为是选择攫取这两种信息租金最大化的结果。对于商品信息,一般情况下卖家多于买家,所以,商品质量一般由卖家考核,商品价格一般由卖家制订。当卖家相对于买家在买家偏好哪类商品,对商品估值如何这类信息存在严重不对称条件下,把部份商品质量的度量与估价权利让渡给买家,让买家在挑选购买过程中自动度量显示其买家信息,在买家获取信息租金的同时,卖家也可能提升信息租金。二元超市、八元超市,不同羊毛衫价格相同,刘德华、邓丽君唱片同价的现象,是卖家让渡部份商品质量考核与估价权利,攫取更多信息租金的表现。

  在生产领域,劳动分工,然后各自专业化生产往往能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率。在市场领域,采取专业化考核度量,让拥有信息优势的一方来考核度量商品质量,往往能降低考核费用,提升买卖双方的信息租金,各自获取更多的消费者剩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4-13 18:27:52
太有才了撒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4-13 23:03:48
有点意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4-14 17:47:32
推理过程看样子太复杂了,应该是我自己没想清楚。结论是简单的:拥有信息优势的专家来度量考核经济物品,能节约成本。举几个例子:商品一般是卖方定的价格;病者有没有生病,生了啥病,用啥药是由医生定的;学生的考试成绩,论文等级是由老师定的;古董、字画是不是真品,价值几何是由专家定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