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廉价的漂亮话
任何高妙的理论都是在理想、纯粹的条件下推演出来的,因此无法提供太具体的指示。这倒不是猪诉诸泛泛而谈的理想、现实两分,然后暗中用一套利己主义、社会达尔文主义、功利主义的标准替代——比如说——康德式的标准,而仅仅是说,虽然我们还是受这些标准的制约,但现实情况很复杂,现实中很多人不那么通情达理,面对这种情形,重复那些空洞的标准毫无意义,它们只是些廉价的漂亮话、正确的废话。
更糟糕的情况是因为无知或粗心或其他原因而混淆现实条件和理论条件,误以为现实中的行动者了解一切信息,有充分的判断时间,面对的是一群通情达理的人,并据此来批评他的所作所为。此时,这些“正确的废话”甚至都并不正确,而是不公正且会带来糟糕的实践影响的。
我们依然应该在抽象层面接受这些标准,但现实的制约导致我们必须根据紧迫性、现实性等因素具体设定目标、研究手段,使抽象的理论具体化。
如果一个人习惯用一种空洞、抽象的理想标准来衡量现实,特别是衡量现实政治,那么他多半会变成一个“永远的反对派”。他的批评反对不无道理,因为无论如何,现实中的人确实都还会有进步的空间。但与此同时,他的批评极不公正,而这主要是因为无知,无知于现实世界、现实人性是什么样的,由此把太高的标准当成了理所当然应该做到的标准。
我们怎么才能在评判别人时变得公正些呢?不如多问问自己,在现实条件的限定下,有没有很容易想象的、更好的替代选择?事非亲历不知艰,代入行动者的处境,我们的思考就会变得具体,就能体会到行动者面临的许许多多的难处,而不会再困惑、愤怒于“怎么连这个都做不到”。
有一种保守主义不是觉得现状很好,而只是觉得,其他替代选择大概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