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微观经济学
3023 4
2006-03-24
我们一定能确保在生产的第二阶段比第一阶段更有利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6-3-24 17:48:00
应该能吧。如果MR=MC点在第一阶段,生产者剩余会小于0,生产者肯定会停产。只有MR=MC点在第二阶段生产者剩余才大于0,生产者才会进行生产。画出图来比较容易理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3-24 23:17:00

完全竞争市场可以证明第二阶段比第一阶段有利如下(买方垄断和卖方垄断的情况请高手来说明吧)

在产量-劳动空间中,生产函数Q=Q(L),短期成本函数C=wL(Q),为了更直观可以暂设工资率w=1,则成本函数C=L(Q)。商品价格p=1,很容易推广到w=w0的情况。

不难发现,Q=Q(L)与C=L(Q)互为反函数,在同一空间内关于Q=L45度线对称。

回忆一下生产函数和成本函数的图形,我们就会注意到二者在从原点出发之后将再次相交(后面可能还会有交点),这一点,可以证明,正是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分界点,即MP、MC顶点,也就是TP和STC的第一个拐点。

这样就可以发现,第二阶段比第一阶段有利,因为第一阶段利润为负。

事实上,当w=w0,p=p0时,结论一样,因为厂商利润最大化的冲要条件之一是VMP=w,这必是R=pQ(L)和C=wL(Q)斜率相等的点。这样的点在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都有,但是同样容易证明第一阶段的点不满足最大化的二阶条件,因此厂商产量必出现在第二阶段。

至于不完全竞争市场……楼下继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3-26 11:13:00

谢谢二楼、三楼的指点。

不过我有点不理解的是成本函数里为什么没有考虑资本(不变要素),

最关键的是即使总产量与总成本存在这样的对称关系,

在第一阶段也未必利润为负,而只能说利润没达到最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3-26 21:04:00

假设MR=MC点在第一阶段,产量必然小于AP曲线的最高点,相应的在成本曲线上,MR=MC点也在AVC的最低点的左边,即AVC的下降阶段,而此时必然有MC<AVC,又由AR=MR=MC,所以AR<AVC.厂商的可变成本得不到弥补,所以不会在第一阶段生产.

以上只是对完全竞争市场的分析.非完全竞争市场的MR不等于AR.可能能在第一阶段生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