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856 0
2010-04-20

股指期货第二个交易日,市场以沪指大跌近5%,深证暴跌6%收场。全线飘绿的行情在2007年一波大阴线以后似乎很难见到,25只股票集体跌停的现象也许近期罕见,在预期经济指数全面向好的同时,我们不禁要问,中国的股票市场到底是怎么了?

基本面的利空消息无疑是下跌的导火索。一是高盛的欺诈门事件,二是国务院下发的停止第三套住房贷款政策。

有关房价的政策出台历来是很小心的,甚至一度中央打压房价的信号被人们指责为作秀,或是雷声大雨点小的空消息。投机者们表面上像传热红薯一样,将一间间空房子从左手的买入右手卖出,实则是依仗着中央难以割舍房地产的心理,趁机做市。住房与中国12亿人民息息相关,并且中国人天生对房子有一份偏执的爱好,继而近年来降价的呼声越来越高。诚然,与民意背道而驰的政策向来不是当权者所喜欢的,中央也不会置百姓于不顾,而这所有的一切,究其原因,无外乎这一大批高价房背后的支柱不仅仅是一架架国有银行的天量信贷与大型国企的巨额投入,更多的,是作为投资数据,一个重要的经济经济指标在拉动着整个国家经济总量的飞速扩张。

时下,很多人把中国和二战以后的日本做对比。飞速发展的经济,巨大的资产泡沫,以及传统中国文化所遗留的思想,确实让中国和日本有很多相同之处。近期网上流传的房价崩盘表,不得不说是有一定道理的。可是这些人却忽略了两个重要的不同。第一,日本的经济结构大体可以用一张有中心的蛛网来表示。以大型商业银行为中心,各个企业团聚在其周围。与此同时,各个企业互相交叉持股,企业股份结构复杂,政府通过银行对经济施加影响。而中国的经济是以大型国有企业,与政策性银行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模式。相比当时的日本政府,中央能够通过发布指向性政策,直接干预经济,以政策为防火墙,控制一种或多种商品的流动性,造就真实价值与当前价值的偏离。这就好比是治理洪水,日本政府只能去指定一个人,让他来建造大坝,疏通河道,而中国政府却能直接以中国经济总体作为墙体,直接堵在缺口上,任其内部积水有多高,只要不足以没过浩大的经济总量,那么就足以保证安全和谐。也就是说,日本当时资产的高价一方面是由供需关系决定的,一方面有大量炒房资金在运作,而中国的高房价究其原因还是政策面的宽松导致的。第二,日本房地产与股票的泡沫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同时破灭的,日本政府几乎无法从历史中获取任何信息,而2010年的中国却经历了07年的股市神话,拥有了相当多处理资产泡沫的经验教训。在解释第二个不同之前,我们先思考两个问题。
1.07年股市本盘的原因
2.为什么中央现在调整房价
我想第一个问题不必多说,07年股市崩盘的原因大家已经有比较广泛的共识。这里不得不提一个重要的东西——热钱。随着06年央行宣布人民币利率不在与美元保持同步,转而参考一篮子货币政策,人民币加快了升值步伐。07年5月18日,央行宣布自2 1日起,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由千分之三扩大至千分之五,为升值加了加速器。继而,大量的,海外资金涌入制度并不完善的中国。然而,受政策约束与流动性偏好,他们最终把目标投向股市。一时间,这些贪婪的人不仅仅洗劫了中国散户,还随着中国汇率的升高,在外汇市场上还赚取了巨大的一笔。
所以说汇率的提高,诱发了07年股票泡沫的破灭,和日本如出一辙。
汇率也是当下世界级的热点问题,美国对中国的步步紧逼,不仅仅是要抹杀中国巨大的外贸,还要刺破岌岌可危中国房地产泡沫。通过紧逼人民币,造成美元对人民币贬值,减少国债的实际价值,热钱疯狂进入中国市场,投资房地产,继而崩盘,让中国重复当年日本所走的道路。中国当然不会接受美国华尔街的阴谋,这就是上文我提到的第二个不同,我们拥有更多的教训与经验。不过近期关于汇率政策的报道,都是引用的基本保持不变这个含糊不清的词语,我猜想央行为近期为保护劳动笔记性的出口企业,与美国做了单方面的妥协。通过让步来换取调整产业结构的时间。使中国一定程度上摆脱对低利润加工业的依赖,从而转向技术密集型的出口模式。然后再一个时间点上通过一次性小幅升值,再转而参考一篮子货币的汇率政策,既防止短期内高失业率所带来的恐慌,其次也很大程度上抑制了通胀的危险,降低房地产泡沫的威胁,优化自身的经济结构,获取长远利益。美国也不敢再进一步抬高人民币汇率,因为有大量的国债依旧在中国手中,集中抛售的结果会使美国政府背后的各大财团损失惨重,流动性几所带来的高失业率会让奥巴马政府提前结束任期。虽然在美国看来这是一个自损1000伤敌800的政策,但美国人和中国人一样,都认为中国政府是有能力做出这样的事情。
因此,中国的房地产不会发生日本式的崩盘,虽然美国个我们的时间不多,但房价在依旧会在政策的引导下,有序下调。所以说今天股市的大跌,是必然会发生的,以后也很有可能会重演。在今后一段时期内,除了银行和地产类会依旧保持低迷的状态,市场的流动性会继续炒作小盘股(风险系数在CAPM里被低估),低市盈率,低市净率的股票,还有一些高送转配的除权与填权。当然,周末效应和一月效应依旧会被无数次的上演,希望大家保持仓位,控制风险,适当利用股指期货规避系统性风险,获得良好的收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