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经管百科 爱问频道
17996 10
2010-04-20
悬赏 5 个论坛币 已解决
哪位高人能给我解释一下银行券和纸币的区别和联系啊???

最佳答案

enjoynshare 查看完整内容

银行券(bank note)是由银行(尤指中央银行)发行的一种票据,俗称钞票。 纸币是指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 联系和区别:   银行券和纸币本身都没有价值,这一点两者是相同的。   银行券和纸币的区别在于:   (1)纸币是从货币的作为流通媒介的职能中产生的;而银行券则产生于信用关系,是在货币作为支付手段职能的基础上产生的。   (2)纸币是由政府发行、依靠国家权力强制流通的;而银行券则是由银 ...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4-20 23:26:10
银行券(bank note)是由银行(尤指中央银行)发行的一种票据,俗称钞票。
纸币是指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
联系和区别:
  银行券和纸币本身都没有价值,这一点两者是相同的。
  银行券和纸币的区别在于:
  (1)纸币是从货币的作为流通媒介的职能中产生的;而银行券则产生于信用关系,是在货币作为支付手段职能的基础上产生的。
  (2)纸币是由政府发行、依靠国家权力强制流通的;而银行券则是由银行通过短期商业票据贴现方式发行的。
  (3)纸币不能兑现,而银行券可以兑现;
  (4)纸币如超量发行就会贬值,而银行券不会贬值。
  但是银行券不贬值需要一定的条件:一是银行券的发行量要以银行贴现的商业票据为依据;二是银行券必须能随时兑换贵金属货币,即银行券要有信用和黄金双重保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4-20 23:35:16
纸币和银行券的基本区别是:前者是强制流通,而后者是自愿流通的。政府发行的各种分期支付的证券,无论有息或无息,例如英国的财政部证券和法国的清偿证券,虽然在任何地方都不是立即支付的,也决不是纸币,因为每个人都是自愿接受它,人们把它的价格当作某种债权;这种证券也不像货币流通得那样快,而且决不会和货币竞争,因为人们可以直接拿这种证券去交换动产或不动产,犹如用小麦去换毛呢,用房屋去换祖金一样。但是,这种证券决不会有我们在用流通速度除全部货币所得之商,与货币所购买的、用流通速度除一切商品所得之商之同那样大的等差,而这个等差决定着一个国家所必需的货币的价值。

另一方面,一切强制流通的钞票,即会是立即支付的钞票,应该一律视为纸币,因为,自从强制人们接受这种纱票、并以法律宣布它和银价相等以后,这种支付显然毫无意义了。事实上,俄国和瑞典的银行对备该国的纸币仍然是以铜币立即支付的。归根结底,铜币只不过是另外一种协定通用的货币,到了国外,它的价值决不会比纸币的价值更实际些。况且这种铜币还是禁止熔化或输出的,因此,用铜币党换纸币并没有任何实际价值。

同样,奥地利及其他国家流通的、时价高于内在价值的铜币或铜质货币,同样被看作是纸币的辅币。这样的货币只是一种标志,它的全部价值都是由强制人们接受它的法律而来的。我们的关于纸币的一切理论,都同样适用于这种货币。

每发行一次新的纸币,就会使等量的货币成为多余的东西,甚至使这些多余的货币完全流出国外。如果政府适可而上,还可以维持纸币的流通。在这种情况下,危险要比痛苦大,英国就曾有二十四年处于这种情况。英国自己发行了一种纸币;如果人们考虑一下它冒这样大危险所取得的利润是多么微小,就会奇怪为什么英国竟做出这样错误的事情;英国由于无法使票券超过流通所能吸收的数量,它已经从流通量过大所造成的危险方面得到了相当的教训。

其他国家的政府没有这样谨慎,或者说它们与更困难的处境作过斗争。没有一个政府不是为了一时需要而牺牲未来的安全和放弃它对属民所应主持的正义的;没有一个政府不使本国的纱票超过货币的名义价格两倍、三倍甚至往往十倍、二十倍的。除了我们在论银行时所提到的那些国家,人们还看到西班牙那种叫做vales reales的纸币,1805年,这种纸币的流通量达一亿二千万比塞塔,其中有百分之五十八已经遗失。在1819年,由于这种纸币的遗失率达到百分之八十八,它的流通量至少应为二亿八千万比塞塔。撒丁国、教皇国、那波利国,也都发行过本国的纸币,革命以后,它们才摆脱了由此造成的困难。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4-20 23:35:34
纸币和银行券的基本区别是:前者是强制流通,而后者是自愿流通的。政府发行的各种分期支付的证券,无论有息或无息,例如英国的财政部证券和法国的清偿证券,虽然在任何地方都不是立即支付的,也决不是纸币,因为每个人都是自愿接受它,人们把它的价格当作某种债权;这种证券也不像货币流通得那样快,而且决不会和货币竞争,因为人们可以直接拿这种证券去交换动产或不动产,犹如用小麦去换毛呢,用房屋去换祖金一样。但是,这种证券决不会有我们在用流通速度除全部货币所得之商,与货币所购买的、用流通速度除一切商品所得之商之同那样大的等差,而这个等差决定着一个国家所必需的货币的价值。

另一方面,一切强制流通的钞票,即会是立即支付的钞票,应该一律视为纸币,因为,自从强制人们接受这种纱票、并以法律宣布它和银价相等以后,这种支付显然毫无意义了。事实上,俄国和瑞典的银行对备该国的纸币仍然是以铜币立即支付的。归根结底,铜币只不过是另外一种协定通用的货币,到了国外,它的价值决不会比纸币的价值更实际些。况且这种铜币还是禁止熔化或输出的,因此,用铜币党换纸币并没有任何实际价值。

同样,奥地利及其他国家流通的、时价高于内在价值的铜币或铜质货币,同样被看作是纸币的辅币。这样的货币只是一种标志,它的全部价值都是由强制人们接受它的法律而来的。我们的关于纸币的一切理论,都同样适用于这种货币。

每发行一次新的纸币,就会使等量的货币成为多余的东西,甚至使这些多余的货币完全流出国外。如果政府适可而上,还可以维持纸币的流通。在这种情况下,危险要比痛苦大,英国就曾有二十四年处于这种情况。英国自己发行了一种纸币;如果人们考虑一下它冒这样大危险所取得的利润是多么微小,就会奇怪为什么英国竟做出这样错误的事情;英国由于无法使票券超过流通所能吸收的数量,它已经从流通量过大所造成的危险方面得到了相当的教训。

其他国家的政府没有这样谨慎,或者说它们与更困难的处境作过斗争。没有一个政府不是为了一时需要而牺牲未来的安全和放弃它对属民所应主持的正义的;没有一个政府不使本国的纱票超过货币的名义价格两倍、三倍甚至往往十倍、二十倍的。除了我们在论银行时所提到的那些国家,人们还看到西班牙那种叫做vales reales的纸币,1805年,这种纸币的流通量达一亿二千万比塞塔,其中有百分之五十八已经遗失。在1819年,由于这种纸币的遗失率达到百分之八十八,它的流通量至少应为二亿八千万比塞塔。撒丁国、教皇国、那波利国,也都发行过本国的纸币,革命以后,它们才摆脱了由此造成的困难。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4-20 23:36:20
纸币和银行券的基本区别是:前者是强制流通,而后者是自愿流通的。政府发行的各种分期支付的证券,无论有息或无息,例如英国的财政部证券和法国的清偿证券,虽然在任何地方都不是立即支付的,也决不是纸币,因为每个人都是自愿接受它,人们把它的价格当作某种债权;这种证券也不像货币流通得那样快,而且决不会和货币竞争,因为人们可以直接拿这种证券去交换动产或不动产,犹如用小麦去换毛呢,用房屋去换祖金一样。但是,这种证券决不会有我们在用流通速度除全部货币所得之商,与货币所购买的、用流通速度除一切商品所得之商之同那样大的等差,而这个等差决定着一个国家所必需的货币的价值。

另一方面,一切强制流通的钞票,即会是立即支付的钞票,应该一律视为纸币,因为,自从强制人们接受这种纱票、并以法律宣布它和银价相等以后,这种支付显然毫无意义了。事实上,俄国和瑞典的银行对备该国的纸币仍然是以铜币立即支付的。归根结底,铜币只不过是另外一种协定通用的货币,到了国外,它的价值决不会比纸币的价值更实际些。况且这种铜币还是禁止熔化或输出的,因此,用铜币党换纸币并没有任何实际价值。

同样,奥地利及其他国家流通的、时价高于内在价值的铜币或铜质货币,同样被看作是纸币的辅币。这样的货币只是一种标志,它的全部价值都是由强制人们接受它的法律而来的。我们的关于纸币的一切理论,都同样适用于这种货币。

每发行一次新的纸币,就会使等量的货币成为多余的东西,甚至使这些多余的货币完全流出国外。如果政府适可而上,还可以维持纸币的流通。在这种情况下,危险要比痛苦大,英国就曾有二十四年处于这种情况。英国自己发行了一种纸币;如果人们考虑一下它冒这样大危险所取得的利润是多么微小,就会奇怪为什么英国竟做出这样错误的事情;英国由于无法使票券超过流通所能吸收的数量,它已经从流通量过大所造成的危险方面得到了相当的教训。

其他国家的政府没有这样谨慎,或者说它们与更困难的处境作过斗争。没有一个政府不是为了一时需要而牺牲未来的安全和放弃它对属民所应主持的正义的;没有一个政府不使本国的纱票超过货币的名义价格两倍、三倍甚至往往十倍、二十倍的。除了我们在论银行时所提到的那些国家,人们还看到西班牙那种叫做vales reales的纸币,1805年,这种纸币的流通量达一亿二千万比塞塔,其中有百分之五十八已经遗失。在1819年,由于这种纸币的遗失率达到百分之八十八,它的流通量至少应为二亿八千万比塞塔。撒丁国、教皇国、那波利国,也都发行过本国的纸币,革命以后,它们才摆脱了由此造成的困难。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4-20 23:36:56
纸币和银行券的基本区别是:前者是强制流通,而后者是自愿流通的。政府发行的各种分期支付的证券,无论有息或无息,例如英国的财政部证券和法国的清偿证券,虽然在任何地方都不是立即支付的,也决不是纸币,因为每个人都是自愿接受它,人们把它的价格当作某种债权;这种证券也不像货币流通得那样快,而且决不会和货币竞争,因为人们可以直接拿这种证券去交换动产或不动产,犹如用小麦去换毛呢,用房屋去换祖金一样。但是,这种证券决不会有我们在用流通速度除全部货币所得之商,与货币所购买的、用流通速度除一切商品所得之商之同那样大的等差,而这个等差决定着一个国家所必需的货币的价值。

另一方面,一切强制流通的钞票,即会是立即支付的钞票,应该一律视为纸币,因为,自从强制人们接受这种纱票、并以法律宣布它和银价相等以后,这种支付显然毫无意义了。事实上,俄国和瑞典的银行对备该国的纸币仍然是以铜币立即支付的。归根结底,铜币只不过是另外一种协定通用的货币,到了国外,它的价值决不会比纸币的价值更实际些。况且这种铜币还是禁止熔化或输出的,因此,用铜币党换纸币并没有任何实际价值。

同样,奥地利及其他国家流通的、时价高于内在价值的铜币或铜质货币,同样被看作是纸币的辅币。这样的货币只是一种标志,它的全部价值都是由强制人们接受它的法律而来的。我们的关于纸币的一切理论,都同样适用于这种货币。

每发行一次新的纸币,就会使等量的货币成为多余的东西,甚至使这些多余的货币完全流出国外。如果政府适可而上,还可以维持纸币的流通。在这种情况下,危险要比痛苦大,英国就曾有二十四年处于这种情况。英国自己发行了一种纸币;如果人们考虑一下它冒这样大危险所取得的利润是多么微小,就会奇怪为什么英国竟做出这样错误的事情;英国由于无法使票券超过流通所能吸收的数量,它已经从流通量过大所造成的危险方面得到了相当的教训。

其他国家的政府没有这样谨慎,或者说它们与更困难的处境作过斗争。没有一个政府不是为了一时需要而牺牲未来的安全和放弃它对属民所应主持的正义的;没有一个政府不使本国的纱票超过货币的名义价格两倍、三倍甚至往往十倍、二十倍的。除了我们在论银行时所提到的那些国家,人们还看到西班牙那种叫做vales reales的纸币,1805年,这种纸币的流通量达一亿二千万比塞塔,其中有百分之五十八已经遗失。在1819年,由于这种纸币的遗失率达到百分之八十八,它的流通量至少应为二亿八千万比塞塔。撒丁国、教皇国、那波利国,也都发行过本国的纸币,革命以后,它们才摆脱了由此造成的困难。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