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新商科论坛 四区(原工商管理论坛) 商学院 创业论坛
3608 11
2010-04-21
接过他递来的名片,很难将他的头衔与眼前稚气的面孔相连——成都市锦江区登峰节能环保灯厂董事长王博豪。
  而他的经历与他的年龄反差更大——18岁即获发明专利,有人出3000万元买专利,被他拒绝;19岁自己创业,投资30万元差点血本无归;到现在21岁,刚上大三,他已经卖出了上百万只灯泡,并逐步做大低碳商机,将LED灯泡卖进了上海世博会,甚至有望点亮伦敦奥运会。

  创业梦想

  “破坏大王”高二发明LED节能环保

  王博豪从小就是个“破坏大王”,家里的各种家电都被他拆了个遍。而他发明LED节能环保灯的经历,颇有些偶然。

  “当时我读高二,一次家中的灯泡突然坏了,我妈换灯泡的时候,手被烫着了。当时我就想‘灯泡为什么发烫?如果不发烫不是可以节约很多能量吗?’”王博豪说,那之后,他开始着手搜集资料,寻找解决方案。

  在父母和老师的帮助下,他成功研制出一种特别的LED节能环保灯。

  在王博豪的专利产品中,一盏节能灯由不同数量的LED组成后,能产生不同的亮度。更独特的是,只要一盏灯的LED数量在100颗以内,它的功耗都是1.7瓦。

  王博豪以自己公司的办公室为例,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荧光灯管的功率是40瓦,24根灯管的总功率是960瓦;更换为功率只有1.7瓦的LED节能灯后,办公室40个LED节能灯,总功率只有68瓦,节电率高达93%。

  拒绝3000万诱惑他坚持自己的创业梦想

  诱惑总是伴随成功而来。获得国家专利没多久,王博豪就收到了一封来自北京一家研究所的信。对方开口大方,说要出3000万元买王博豪的专利。王博豪拒绝了。

  一个高二的学生,如何面对3000万元不动心?王博豪说,说不动心肯定是吹的,他只要一想那一点头就能到手的“3000万”,都是一种煎熬。可是,以前一段自己做生意的经历让他向往创业,创业的梦想最终支撑他扛住了诱惑。

  当时还是高中生的他,倒腾起了生意,“也没什么项目,什么赚钱干什么。”每个周末,他到成都进货,然后回家乡广汉卖给同学。太升南路、荷花池、五块石、盐市口都是他的根据地,“卖耳环戒指,卖台式电脑,冰箱电视我也卖。”靠赚取差价,王博豪在高中就已经是个小富翁了。

  显然他的志向并不是小摊小贩。因此当自己手上有了专利,并有出价3000万的商业价值,他经过慎重考虑,选择了自己创业。

  创业挫折

  首批10万只灯泡只卖出1000只差点赔本

  第一笔创业资金,全是跟亲戚朋友借的,凑了30万元。

  2008年,王博豪考入四川师范大学外事学院。

  他租了一个小房子,作为装配工厂,买来材料,和几个同学自己装配灯泡。“当时脑壳一发热,就做了10万只灯泡出来。”

  他所卖的LED节能灯,最便宜的要15元左右。几个月下来,10万只灯泡只卖出去1000只,王博豪的雄心壮志,几乎被残酷的现实击垮。

  幸运的是,他一个做外贸生意的朋友听说了这种LED灯,决定销到越南、老挝等地。王博豪几乎以成本价将剩余的灯泡全部卖了,库存终于变回了现金。

  找上千学生发传单逐渐打开销路

  这次教训让王博豪意识到,公司要想活下去,必须打开销路。

  他开始从多方面发力,首先找大学生兼职,到成都大街小巷去散发传单,让更多的人了解LED节能灯,“至少找了上千名学生来兼职,成本低,效果还不错。”
  他还在网络推广,到各贴吧、论坛发帖,鼓动大家来讨论低碳问题,并适时介绍自己的产品。此外,他还开始与建材工程商合作,向客户推荐他的产品。

  几种方法齐下,销路渐渐打开,王博豪说,创业三年时间,他卖出了上百万只灯泡,去年销售收入超过百万元。

  创业思维

  低碳概念包装灯泡卖进世博会

  尽管做的是低碳生意,可知道“低碳”这个词,王博豪还是在去年哥本哈根会议之后。

  “以前都是卖一个灯算一个灯,哪儿想到有低碳这种概念。”他说,自从知道低碳之后,他看了很多书和新闻,懂得了用“低碳”来包装自己的产品。
  他很快尝到了做低碳生意的甜头。

  首先是政府的大力支持,让公司入驻了锦江区大学生创业园,享受相关优惠政策,并得到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帮助的“金翅膀工程”100万元信贷额度支持。
  不久前,前来视察锦江区大学生创业园工作的成都市有关领导,看到LED节能灯后十分感兴趣,指示相关部门采购一批。现在,政府采购量不断攀升。

  然后是许多大型采购。不出意外的话,这次上海世博会将会采购他们的LED节能灯,而伦敦奥运会也有望采用这种LED节能灯。

  两宗交易的详细细节,因签署保密协议,王博豪称不方便透露。

  还有灾后重建的许多项目,也因低碳考虑选择了LED节能灯。都江堰、绵阳等地王博豪都在做市场推广。

  将引入风投向偶像刘永好看齐

  “我恨不得把自己掰成两半用。”一边是学生,一边是公司老板,王博豪在两种身份中穿梭。

  “选供应商,谈判,交货时间能拖就拖;价格要尽量谈高,货运过程担心损坏;培训工人手艺,销售、库存、发货……全部都要管。”王博豪说,为了赶时间,他把自己的哈飞路宝当赛车开。

  谈到公司发展,他的思路很清晰。“现阶段我必须自己做,以后做大了可以请职业经理人,我什么环节都懂,职业经理人才忽悠不了我。”


  王博豪说,现在公司的运作模式已经得到认可,有好几家风投找过他,希望注资。

  “你知道新希望集团旁边那块地吧,以后就是登峰集团的所在地。”王博豪毫不掩饰他的野心。他的奋斗目标,将是做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那样的成功企业家。来源:华西都市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4-21 11:47:32
很好很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24 15:02:46
这新闻我觉得有点不是很靠谱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24 19:26:30
第一,三年前LED就开始炒爆了,此前申请的LED专利更是数不胜数。
第二,专利的种类记者未提,LED涉及的技术分为五大类,又如LED材料技术、芯片技术、封装技术、灯光技术等记者也未提,所以可想而知记者的行业知识水平如何;
第三,发明专利按价值的重要性可分为核心类专利和非核心类专利,核心类专利需要很高的技术含量和极其多的工作量,一个大学生几乎不可能完成。
第四,一个非革命性的发明专利本身不值千万级,何况研究所不可能出这么多的钱,最多只有生产企业会出这么多的钱,而且实验室的专利与产业化的专利不可同日而语,企业感兴趣的只可能是能产业化LED生产线的技术,专利一般都固化在生产线中;
第五,网上核实了,其专利为实用新型,实用新型——发明专利——核心技术级发明专利;可想而知其价值会大大的缩水。
第六,世博会的规则不是记者想象中的那样。“将会采购”的水份有多大,可想而知。想进世博会LED企业很多,很多有实力的(如中国五百强)LED企业都进不去,而且就是成都的LED企业,原因就是世博会特殊的规则。
第七,发明专利很好拿,有钱有技术常识头脑即可,何况实用新型专利。发明专利中的95%是垃圾专利,没有任何价值,何况实用新型专利。而且实用新型专利只对有实力的企业有较高商业价值,对于其它实力一般的企业则大打折扣。
第八,以上说得够多的了,对于非行业内人士,都不想再反驳了,没有意义。
第九,估计记者的目的有二,一是鼓吹自己发现了很大的新闻价值,为自己加分;二是为别人炒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24 19:48:33
版主果然是版主。。。这些知识我还第一次知道……多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24 23:28:10
5# 心情晴朗

呵呵,还好另一个版主注明是案例,是可以讨论和批驳的,要不我这个版主这样拆台就不称职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