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新商科论坛 四区(原工商管理论坛) 商学院 人力资源管理
1444 3
2010-04-21
准时生产管理的原则是所有的原材料和产品都应该不早不晚的在生产流程需要它们出现的时候出现。这个方法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生产过程连续步骤中的瓶颈问题。过多的检验、缓冲库存和扩大的质量控制程序都被视为“浪费”。基本的理念就是不断努力减少这些在工厂中常被“隐藏”的成本。
JIT认为如果没有需要就不会有生产。生产流程实际上是由客户的订单拉动的。客户实际上是指下游的组织实体,因此这个定义也和企业中别的部门相关。当然,也包括了外部客户、外部组织。如果没有客户的订单,生产活动就终止了,空闲的时间可用来修理和维护机器或准备物料计划。空闲时间还可以用来讨论组织内部绩效提升的方法。没有生产,并不意味着时间是没有效率的。
由于许多大的日本公司将许多的工作外包了出去,它们的生产是与一些有限的供应商紧密联系的,大多数的物料都是由这些供应商提供的。因此,一个制造商占用了供应商50%以上的周转就显得很正常了。与此同时,同一个供应商将配送生产商需要80%的特殊的物料需求。这种情况就导致了制造商和供应商之间相互依赖的程度很高,这点与欧洲有着明显的差异。结果,日本制造商将从供应商的专业性和能力中获益很多。另一方面,日本的制造商主要是从事零部件的组装,所有的零部件都由专业供应商提供。由于制造商是供应商的主要用户,因此供应商的积极性就可以得到保证。显然,这种关系对供应商而言是有一定风险。如果客户没有产品的需求,供应商的工作很少了。这样,一部分的商业风险就转嫁给了供应商。然而,如果制造商能在几年内保证一定的生产数量,就会让供应商有愿望去投资一些新的技术。日本的供应商关系是通过它们的长期合同(3 ~ 5年)来维系的。


注: 文章来自 厚朴管理研究院(www.houpu.com.cn) 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    欢迎有兴趣的朋友加入管理精英俱乐部群107254691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4-21 11:52:25
JIT其实是为了适应20世纪60年代消费需要变得多样化、个性化而建立的一种生产体系及为此生产体系服务的物流体系。 所以它的出发点就是不断消除浪费,进行永无休止的改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4-23 14:55:08
很好的资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4-25 00:07:30
顶一个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