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微观经济学
1838 3
2006-03-26

经济学新生弱问

曼昆的“经济学十大原理”中有一条,政府可以“改善”市场的结果。是否可以这样理解:市场本身只是追求效率,而政府考虑到其它非经济因素,所以在公平与效率之间寻求平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6-3-26 19:47:00
市场存在失灵,政府只是市场的补充。政府干预经济,只有在市场无法发挥效力的时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3-26 20:26:00
从宏观基础来看,西方学者认为市场具有多方面的不能逾越的界限:政治界限,分配界限,社会化界限,伦理界限,生态界限。市场本身也有自发的消极和破坏因素。由此可见,市场的运行和效益的发挥必须借助于国家干预。罗奈·勒努阿认为“没有国家管理的市场将导致二元的,甚至四分五裂的社会,它不仅会埋葬市场经济,使市场成为万恶之源,而且还会使自由遭到毁灭。”就微观失误而言,西方经济学者指出,当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是低效率的时候,就会出现市场失灵。阻碍市场按照理想化方式运行的主要因素是:不完全竞争、外部效应、公共品、自然垄断、信息的非均衡、次优问题等。由于这些因素的存在,市场失灵就是不可避免的。萨缪尔森指出:“市场可以是我们驾驶下的一匹好马。但是马无论怎么好,其能量总有个极限……如果越过这个极限,市场机制的作用必然蹒珊不前。”这些观点对我们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神化”市场的作用,是极为有益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3-27 18:01:00
谢谢大虾指导,小弟明白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