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环境经济学
3798 1
2020-02-22

一、 Thereal effect of legal institutions: Environmental courts and rm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xpenditure

张琦教授、郁智博士和孔东民教授合作撰写的这篇论文聚焦环保法庭对企业环保投资决策行为的影响,指出城市设立环保法庭显著地提升了当地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的环保投资水平。其中,环境司法保护水平的提升、环境行政执法力度的增强,以及地方政府对污染企业保护程度的缓解,是环保法庭设立提升企业环保投资水平的三种可能作用路径。上述发现在地方保护严重的地区、国有企业样本,以及具备政治关系的私有企业样本中尤其显著。在城市层面,环保法庭的设立显著提升了当地的空气质量,并有利于该市更早跨越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拐点。总体而言,该文揭示了环保法庭设立在微观企业环保投资行为方面的实际影响及其背后的作用机制,从环境司法保护视角,为环保政策制定者提供了可行的治理建议。

摘要

This paper evaluates the real effects ofenvironmental justice reform on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at the rmlevel. Using the establishment of environmental courts in China as a quasi-naturalexperiment, our difference-in-differences estimation shows that: (1)envi-ronmental courts signicantly enhance environmental investment by rms,and this relationship is robust to different specications and alternative measures; (2) threepossible channels are the improved levels of justice and enforcement of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the mi tigation of local government intervention; ( 3) our ndingsare particularly pronounced in subsamples with severe local protectionism,state-own ed en-terprises (SOEs), and non-SOEs with pol itical connec tions;(4) at the city-level, environ-mental courts signi cantly increase air quality and promote cities tocross the in ectionpoint of the 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 earlier. Overall, this paper reveals the micro-mechanisms behind the real effects ofenvironmental justice on rm environmental investment, thus providing timely implications for regulatorsconcerned with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1.摘要:故事引入的思路和结构

工业活动的污染重,企业不愿意投资环保。

environmental publicinterest litigation(环境公益诉讼)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之一。

法律制度的实际效果未知。

中国试验场,故事背景。

本文的研究内容、发现和贡献。

2.制度背景:结构性讲故事,轻文献述评,可能是因为研究中国环保法院设立的文章,目前在top刊物上还没有,因为法学的文章基本上发表在中文期刊上,我国的大陆法体系跟欧美的海洋法体系有较大差别,这个应该引起我们深思。

2.1.The institutional and legal framework of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in China中国环境治理的制度与法律框架

2.2The dilemma of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in China中国环境治理的困境

2.3.Environmental courts in China中国环境法院

3. 数据:工作量也不是很大,但是尽力做了

2004 到 2014的中国上市公司重污染企业,有效样本为531 firms in 137 cities,一共约3980样本。公司环保投资来源于公司财务年报,位于“在建工程”栏目下面,使用总投资额进行标准化以降低规模效应;环保法院的设立来源于地方人民法院网站新闻报道;其他数据来源于CSMAR,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

使用多点DID方法,环保法院建立的时间每个地区是先后的,构成准自然实验。

城市层面控制变量:城市总人口的自然对数;GDP的自然对数;金融机构贷款总额的自然对数;城市建筑面积占城市面积的比例;固定资产投资的自然对数;在岗工人的自然对数;logfdi;以市委书记换届衡量政治不确定性;

企业层面控制变量:资产的自然对数衡量企业规模;杠杆率;所有制结构;管理层持股比例;sales;环保补贴;股票回报率;董事会规模;股权集中度;

4.实证结果和分析

4.1. Environmental courts and corporate environmentalinvestment/环保法院设立对公司环保投资的影响:基准回归

4.2. Endogeneity内生性问题

4.2.1. Parallel trend assumption/平行趋势检验

4.2.2. Dynamic DID/动态效果

4.2.3. Placebo test/安慰剂检验:随机性样本

4.2.4. 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 (PSM)estimation/PSM

4.2.5. Alternative explanations/其他竞争性假设的排除

4.3. Alternative measure of expenditures onenvironmental protection/环保投资变量的稳健性

4.4. Potential mechanisms/机制讨论:结构呈现的艺术性

环境司法效率:环境民事讼案件数量;环境保护的行政司法问责:行政环境诉讼案件的总数;执行力:执行的环境案件

5. 地方政府的庇护对于环境污染的影响:基本上属于异质性分析类别

5.1. Local government intervention/地方政府的干预

5.2. Ownership and political connection/所有制结构和政治关联

6.进一步讨论:城市层面的证据

6.1. The economic consequences of environmentalcourts

6.2. The impact of environmental courts on EKC

7.研究结论:做了什么工作,发先了哪些结果,非常简洁

总结:

这是一篇定位于微观数据的研究。一般的同类研究,主题如果是政策出台对于企业环保投资的影响,一般会停留在企业层面,但是本文并没有如此,进行了高度的提升。因为环境法院的设立是政府意志的体现,所以以地级市为单位,又重点探讨了地方政府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从法学专业的角度,分三类指标探讨问题,这一做法需要很好的设计。

从工作量上来讲,环保投资数据的整理需要很大工作量,每个具体问题的研究也很到位,方法的应用很严谨。

原文信息:Zhang, Q.;Yu, Z.; Kong, D. The real effect of legal institutions: Environmental courtsand firm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xpenditur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2019, 98, 102254. JEEM是环境与资源经济学领域国际公认的顶级期刊(Impact Factor: 4.1755-Year Impact Factor: 4.556,在SSCI经济学大类的363本学术期刊中排23名)。本文将地级市数据和公司数据有机结合,对我们后续研究比较有参考价值。

二、法治强化能够促进污染治理吗? 来自环保法庭设立的证据

长江学者范子英和研究生赵仁杰这篇文章,在地级市层面检验了环保法院设立的减排效果,思路清晰,结构完整,内容连贯。

内容提要: 强化法治是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保障,也是确保环境法律法规发挥作用的关键所在。本文利用中国2007年开始在中级人民法院设立环保法庭这一准自然实验,运用283个地级市2003-2014年的面板数据和双重差分方法,评估了环保司法强化对环境污染治理的影响。研究表明: 第一,环保法庭有效降低了工业污染物的排放总量和人均排放量,法治强化能够促进环境污染治理 第二,环保法庭的污染治理效应受到环保法庭的组织效率和该项制度的执行情况的影响; 相比于环保合议庭,环保审判庭的减排效应更加明显,实际运行良好的环保法庭更能够促进环境污染治理 第三,在作用机制上,设立环保法庭能够有效改善地区环境污染纠纷司法处理水平,提升政府环境行政处罚和公众环保参与度; 在居民司法维权、公众环保参与和政府环境监管程度越高的地区,法治强化的污染治理效应更加明显。本文的结论意味着,在完善环保法律法规体系的同时,还应该不断加强环境司法的能力建设和法治水平,实现中国环境污染治理 有法可依 有法必依的同步推进。

1.引言

    中国的环境污染很严重,为此,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但是“当前我国环境污染治

理仍缺乏长效机制,而促进污染治理常态化的关键就是法治建设”,引出本文主题。

“在污染治理中,法治是环境污染治理的基础,并会影响到其他制度效应的发挥”。

国外70年前就开始探索环保法庭制度。

中国设立环保法庭的这一政策试验为本文研究提供很好的契机,本文的工作。

本文的贡献:政策评价,作用机制,异质性现象。

2. 制度背景与理论假说

假说1 : 环保法庭有助于推动环境资源案件审判,促进工业污染物减排;

假说2 : 在环境行政规制更强,社会公众环保参与和司法诉讼水平更高的地区,环保法庭的污染治理效应会更加明显,法治强化能够与政府规制和公众参与形成良性互动。

3. 数据、变量与描述性统计

本文工业污水和工业二氧化硫作为地级市环境污染的衡量指标,并从排放总量和人均排

放量两个方面分别进行度量,来源于《中国城市统计年鉴》。

受地级市数据限制,在机制识别中,本文所用到的环境行政处罚、环保问题来信总数、环保问题上访人数、环境污染治理投资等均来自《中国环境年鉴》的省级指标。

环保法庭设立的数据一方面借鉴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环境资源法研究所张宝副教授的统计,另一方面根据法制网和各地市中级人民法院网站信息手动整理。(工作量

4. 计量模型及实证分析

1)环保法庭对工业污染物排放的影响

2)环保法庭影响环境污染治理的作用机制和异质性检验

根据中国裁判文书网搜集整理了地级市环境污染侵权责任案件审判基础数据,还将文书网数据与北大法宝收录的案件文书数量进行了核对补充,最后还结合各中级人民法院的工作报告对数据进行了补充。(工作量

5.稳健性检验

1)平行趋势与动态效应检验

2)反事实检验:通过构造假想的处理组

6. 结论与政策建议

法治在污染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本文的工作和直接结论。

本文的间接结论和政策含义。

总结:这篇对环境绩效研究的文章,是一篇基准性研究,以后注定也会有很多引用。虽然在内容丰富度上,尚不及前面一篇,但是一定程度上是因为企业级污染减排数据的难以获取导致,在这个方向上已经很有贡献了。

原文信息:范子英,赵仁杰.法治强化能够促进污染治理吗?——来自环保法庭设立的证据[J].经济研究,2019,54(03):21-37.


附:本文转自公众号:环境与资源经济学研究方法,部分内容未整理,完整版请移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23-2-15 10:30:17
感谢分享两篇环保法庭的典范文章。楼主,有没有环保法庭设立的信息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