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5098 20
2006-03-27

今天上课的时候听老师说起政经和西经的对立,以前没有听说过,可能因为不是学理论经济学的吧,所以在这儿问问。

政经和西经的对立到底在哪儿?是因为看待问题的不同角度吗?老师说从不同的角度看一张桌子,最后得到的结论一样——那就是一张桌子,但是政经和西经看待同一个问题,却能得到两个不同的结论。真的差距有这么大嘛?

它们的对立到底体现在那些方面?敬请讨论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6-3-27 14:44:00

西经:市场机制的运行规律

政经:生产方式的演变规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3-27 16:46:00

1、双方都是西经。一种是马氏封闭西经,一种是开放西经。

2、关于人性的假设不同。马经:大公无私,反理性;西经:理性与不完全理性。

3、价值观不同。马经:劳动价值,死价值。西经:效用价值,活价值。

4、方法不同:马经属于远古的说客类比法和简单归纳法,而西经采用现代数学分析。

5、在中国的地位不同。马经是国家机器的一部分,地位如同日月,逾过炎黄,具有超国民待遇。西经是开放的,任你批,任你骂,越批越发达。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3-28 01:42:00

新古典的西经是“两定”前提下求最大效率,即偏好与禀赋既定下求禀赋的最大效率;政经则考虑禀赋在人群中的分布,而马克思的政经,论述了不均禀赋分布的一种——资本雇佣关系下的剥削性,给出了私有制存在的危害性,论证出共产主义的解决方案。

个人目前的水平理解并认为:

“新古典”基本正确地给出了既定禀赋最大效率满足既定偏好的理论分析方法;但是社会实际中偏好是变化的,禀赋的分布也对社会的经济运行影响巨大,因此,仅仅以新古典理论解释社会经济现象就存有盲点。帕累托效率不是社会的全部目标。

马克思的政经,则在理论逻辑上存有错误,等价交换与等量劳动交换并不等同,前者推不出后者,所以劳动价值与剩余价值理论有问题。所以,消灭私有制的解决方案也就失去基础。

但两者都承认,只要交换关系存在,清晰财产权都是必要的。马克思强调了所有制关系对整个经济制度的决定作用,这是正确的,且并不以劳动价值理论为逻辑前提。新古典也是以产权清晰为当然前提的,否则,效率问题谈不上。

禀赋的分布是影响社会演进方向的,由于禀赋分布涉及了市场以外的调节机制,所以这方面的研究应当属于政治经济学。如果社会的文明已经从以往的经验中得出效益最大化的社会演进方向或目标,就应当相应地给出禀赋分布的规则。如果传统的理论没有将这个问题作为研究对象或研究的方法有误,新的“政治经济学”就应当涵盖这个内容。

一个放任的资源分布的动态的演变是否符合社会多数人的愿望(效率增长与稳态的维持),好象还需要分析证明。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3-28 17:37:00

关于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对立!

   关键在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认为资本主义制度是历史的,西方经济学认为资本主义制度是永恒的.因为是历史的,所以存在着矛盾.因为是永恒,所以不存在矛盾.

其他一切论点都是围绕这个差别而产生,在具体问题上,只是经济范畴不一样,背后思想实际上是一样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3-28 18:19:00

所谓的“西经”又不是铁板一块,撇开马歇尔之前的历史学派不谈。新老制度学派,凯恩斯,甚至包括新奥地利的很多经济学家,都不会认为资本主义是永恒,完美,并且一成不变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