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人简历
李卫东,男,中共党员,现为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经济系副主任,中国城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技术经济与管理、统计与大数据分析。多年来从事应用统计学、多元统计分析、时间序列分析、计量经济学、高级计量经济学、数据模型与决策等课程的教学工作,先后主持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统计科学研究计划重大项目、北京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80余项课题研究。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SCI论文5篇,EI检索论文1篇,ISTP检索论文15篇,编著有《应用统计学》、《应用多元统计分析》、《计量经济学》、《企业竞争力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等。获得中国铁道学会铁道科技奖一等奖1项、全国统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项,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现为中国统计教育学会理事、北京统计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大数据协会理事、教育部学位中心通讯评议专家。
主要课题
1.社会科学横向项目,邮电用户满意度问卷统计分析,主持,2019
2.社会科学横向项目,京沪高铁“每日一图”效率与效益评价研究,主持,2019
3.基本科研业务费(人文社科),中国综合交通运输分析(4),主持,2019
4.社会科学横向项目,推进公共服务供给侧改革、提高公共服务质量研究,主持,2018
5.社会科学横向项目,北京市朝阳区养老服务体系规划,主持,2017
6.社会科学横向项目,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影响因素分析,主持,2017
7.教育部“专项任务”,中国交通综合发展报告,参加,2017
8.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工业化建筑检测与评价关键技术,子课题主持人,2016
9.中国铁道总公司,中国高铁创新发展的深远影响研究,参加,2016
10.中国铁道总公司,西部铁路运营技术研究-青藏铁路运营对经济社会作用研究, 参加,2016
11.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2016YFC0701809-01,建筑工业化政策模拟系统研究, 主持,2016
12.北京市哲社办,基于大数据的北京市雾霾形成机理与综合治理对策研究,主持,2015
13.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大数据的北京市雾霾形成机理及治理对策的研究,主持,2015
14.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重大课题,城镇化质量测评体系及演进机制研究,主持,2014
15.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重大课题,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研究,参加,2013
16.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路权分配的北京小汽车出行需求研究,参加,2012
17.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快速发展中的城市轨道交通政府补贴机制研究---理论、政策与模型,参加,2011
18.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重点课题,基于统计的组合评价的理论与方法研究,主持,2009
发表论文
1.        Weidong Li, Olli-Pekka Hilmola,Yulia Panova.Container Sea Ports and Dry Ports: Future CO2 Emission Reduction Potentialin China, Sustainability, 2019.11(6):1-21
2.        Weidong Li,Olli-Pekka Hilmola.OneBelt And One Road: Literature Analysis    ,
3.        Transport And TelecommunicationJournal,2019(20):260-268
4.        Weidong Li,Olli-Pekka Hilmola.Beltand Road Initiative and Railway Sector Efficiency Application of Networked BenchmarkingAnalysis,Sustainability,2019, 11(7), 2070
5.        李卫东.城市交通拥堵成因及治理研究.合作经济与科技,2019(09):10-13
6.        李卫东,黄霞,贾洛.高速铁路技术创新对推动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影响.铁道经济研究,2019(03):1-5
7.        李卫东,黄霞.北京市雾霾的社会经济影响因素实证研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8,20(04):58-68
8.        Weidong Li,Xin Qi, Xiaojun Zhao.Impactof Population Aging on Carbon Emission in China: A Panel Data Analysis, Sustainability,2018,10(7):2458
9.        Weidong Li,Xiaojun Zhao.Multiscalehorizontal-visibility-graph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stock time series, EPL,2018,122 (7): 40007
10.    李卫东,余晶晶.基于面板数据的中国城镇化对碳排放影响的实证分析,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17, (2): 50-56
11.    Olli-Pekka Hilmola, Weidong Li.Throughput accounting heuristics is still adequate: Response to criticism. Expert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 2016, 15: 221~228
12.    王稼琼,肖永青,李卫东,吕晓峰,家庭生产函数视角下的时间偏好与储蓄率决定,经济研究,2012.10,p41-54
13.    高莹;李卫东;尤笑宇. 基于网络DEA的我国铁路运输企业效率评价研究,中国软科学,p176-182,2011.5
14.    李卫东,刘莉,城际铁路网对城市竞争力的影响研究,物流技术,2010.9,Vol 29, 17期,23-24。
15.    李卫东,保持合理建筑密度,促进城市建设科学发展,中国国情国力,2010.1,P10-11,一类
16.    李卫东,黎群等,铁路运输企业创建学习型组织的研究,中国铁路,2009.8
17.    李卫东,预测铁路旅客运输市场发展趋势的研究,《铁道运输与经济》,2006年第2期
18.    李卫东,王稼琼,公路交通运输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应性评价,《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05.3
-------------------------------------问答汇总-------------------------------------
Q1:redflame
请问李老师:这次重大疫情面前,不同平台和部门的大数据为决策部门提供了有力的帮助,也暴露出一些信息孤岛的过度封闭带来的数据价值失效,您以为,从应对重大公共危机的角度看,国家对于各类数据源的掌控力度到什么样的程度比较合适?
A1: 为应对重大公共危机,应以解决危机问题的实际需要,按照各部门、各地区职责确定数据管理及共享的义务和权利,明确各部门、各地区数据共享的范围边界和使用方式,实现数据共享与使用,同时还要保护公民隐私。
Q2:小瓶九阳丹
李老师,您好!在统计分析中,课业练习过程中可决系数往往高达0.9以上,但在有些论文中,数值在0.4或0.5左右甚至更低。请问您认为当其他变量处于适当范围的情况下,样本的可决系数和调整后的可决系数最少达到什么值才能展开研究?是否有规定的数值界限?谢谢老师!
A2: 李老师,您好!在统计分析中,课业练习过程中可决系数往往高达0.9以上,但在有些论文中,数值在0.4或0.5左右 ...
主要看研究目标。若是用于预测目的,可决系数要求高一些,达到0.8以上。若要说明变量的相关性的显著性,可决系数可以低一些,如0.3。并没有规定的数值界限。但可决系数低于0.3,说明变量的回归系数大小已没有多大意义,只能看其方向了。
Q3:说好不哭吖
李老师您好!交通拥挤是多数城市的一种“常见病”,无论是大城市还是规模适中的中等城市,交通拥挤现象也是非常普遍的,由于我国各大城市规划预见性不强,建筑密度过高,导致交通拥堵,环境恶化,生活空间被压缩。中国还在发展,还会形成许多的城市,请您谈谈未来的城市建设方向有哪些好的建议,或者说为城市规划建设的未来指明方向,谢谢!
A3: 城市交通拥挤不仅仅是交通问题,还和城市规划、布局等有着密切关系。建议可考虑以TOD为导向的城市发展模式。以人为本,宜居乐业、智能化、生态化、可持续是城市建设未来的重要方向。
Q4:bgynice
李老师,您好!2013年,中国爆发了严重雾霾,2016年北京共发生重污染39天,2016年3月份李克强总理强调,要“重拳治理大气雾霾”,再到今年2020年为止,北京的雾霾天气已经大幅度减少了。想问您,迄今为止,治理雾霾的哪些政策和措施是最有成效的?贡献率是最高的?
A4: 近年来我国雾霾治理取得了明显成效,这是多种举措有机结合、共同作用的结果。首先,政策引领。出台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系列政策,对雾霾治理提出了相关治理目标,引入区域联防联治内容,加大机动车尾气治理力度,通过立法修订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等。
其次,管理到位。加强和完善雾霾防治工作的立法、执法是治理雾霾问题的关键。控制重点行业、企业污染和扬尘治理。强化各类烟粉尘污染物治理,加快重点企业脱硫、脱硝设施建设。推进使用清洁能源,从源头上减少污染排放。
再有,达成共识。加强宣传,示范引领,增强民众的环保意识,使环境治理理念深入人心。倡导全社会形成文明、节约、绿色环保的生产、消费和生活方式。
贡献率最高的应是管理执行到位。通过严格执行相关政策,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环境治理的关系,对雾霾治理发挥了有效作用。
Q5: 加尔鲁什
李卫东老师您好!轨道交通的发展改变了大都市地区的发展,交通的投资还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城际铁路是城镇化发展战略的需要。自从北京到天津的高铁开通后,极大的缩短了两个城市之间的距离,产生的经济效益巨大,请问轨道交通在未来的发展空间有多大?带来的经济效益您能具体讲讲吗?
A5: 轨道交通是我国新型城镇化和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素,其大力发展是我国交通强国战略和交通运输现代化的具体体现。轨道交通未来发展空间无疑是巨大的,市场规模可达到数千亿元级别。
轨道交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由于时空压缩效应,有效地促进了人员流动、信息流动和资源配置,有效拉动投资,促进房地产、旅游、物流等交通敏感性行业发展,带动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Q6: hanlin66
李卫东老师您好!作为计量经济学的初学者,你能系统的指导一下学好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吗?
还有计量教材三千,当取哪瓢?
A6: 看学习目标是什么了,是偏理论型还是应用型 。由于计量经济学涉及内容多,原理复杂,方法多。一般应用的话,建议从基本的回归分析入手,把它吃透,并结合一门软件,如Stata,R等掌握其实现,然后再拓展。偏理论的话,原理是关键,重要的要把公式之间逻辑关系搞清楚。
计量经济学教材较多,初学者的话建议可看一下斯托克的教材。
Q7: nice生活圈
李老师您好,请问您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产业政策整体有什么评价?哪些产业的产业政策我们执行的比较成功与到位,而哪些产业政策做的还不太好。未来的一段时间,将是中国产业升级的重要关口,一旦突破了高端制造业,中国的国力将大幅加强,您认为突破高端制造业的瓶颈在哪里,国家层面的产业政策对哪些产业进行扶持将会更有效果?
A7: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总量已排世界第二,成为第二大经济体。其中,产业政策发挥了积极和重要的作用,已成为我国经济管理与经济调控十分重要的工具。
对于战略新兴产业政策执行的比较成功。标志性文件为2010年9月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该决定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选择了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等七个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2012 年 7 月,国务院又发布了《“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对重点发展领域及其重点发展方向、主要任务、重大工程进行了部署。近年来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取得了较快的发展。
我国突破高端制造业主要瓶颈包括:企业核心技术能力亟待加强;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有待加强;高端装备供给能力不足,核心部件依赖外部。
国家层面产业扶持政策,可重点支持高端装备与智能制造、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5G信息装备产业等。
Q8: 花落若相惜
李老师您好,请问您目前“产业经济学”专业中,“产业经济学”课程与“产业组织”课程,这两门课程相似程度有多高?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在哪里?作为普通的学生,在报考产业经济学硕士专业时,在复试时需要多准备产业经济学课程相关内容还是多准备产业组织课程的相关内容?
A8: 产业组织是产业经济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产业经济学除产业组织外,还包括产业结构、产业关联、产业管理、产业发展等相关内容。
建议多关注产业经济学课程相关内容。
Q9: q7151515
李老师,您好。您能否介绍简单一下“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的现状,以及未来发展方向?我曾经学习过一些“技术经济学”的教材,但发现国内这方面的教材种类繁多,而且内容和框架也比较不统一,学习起来感觉有点无所适从。
传统上,似乎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在理工类高校中开设较多、实力较强,而财经类院校开设较少。经管之家论坛上财经类高校的坛友较多,想借这个机会,向您请教“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的一些背景知识。谢谢您。
A9: 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原属于经济学科,后归属于管理学科。研究内容跨越经济、管理等多个领域,目前研究领域主要包括技术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项目评价、技术创新、创业、价值评估、技术经济政策等多个领域,研究范围涉及宏观、中观和微观各个层面。
未来发展将围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而不断引入新的研究方向和领域,预计在价值评估、创新创业上有大的发展空间。
Q10:奈姆希
李老师您好,诺奖得主萨金特有一个很著名的提法:“人工智能其实就是统计学”,好像任正非也说过类似的话。请问您如何评价这句话?
A10: 十分同意此提法。人工智能是通过对人的行为进行统计、学习、模拟基础上进行的,其发展是以统计学为基础的。把统计学做扎实是人工智能发展的前提条件。
Q11: 情有毒盅
李老师,您好。很高兴能够在经管之家论坛上和您交流。交通网络也是社会网络分析学中的一个重要应用部分,想请问您,您在做交通经济学领域的研究时,采用的是什么方面的研究工具与研究方法?您认为未来大数据分析的思维与方法会对系统性解决交通难题有帮助吗?
A11: 交通经济学研究目前主要采用面板数据分析、空间计量经济学、网络经济学。
未来大数据分析的思维与方法会对系统性解决交通难题有很大帮助,运用好大数据技术可实现交通的精细化管理、智能化管理。
Q12: bgygreat
李老师您好,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您认为会对中国经济带来何种正面和负面的影响?很多学者都在担忧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会对劳动力产生挤出效应,造成比较大面积的失业现象,您对此是如何看法?产业政策方面会对吸纳劳动力最多的服务业有所支持吗?
A12: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带来深刻的影响。正向影响包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精细化管理,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手段。负向影响就是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对劳动力有一定的挤出效应。
基本同意上述看法。
建议对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如服务业等给予一定的扶持政策。
Q13: jinlu310
李老师,您好。您对当前中国的高铁网络布局有什么意见与建议吗?在有些地市和县,高铁站成了地方ZF拉动经济的的一项重要业绩,但在某些地方,是否也存在网点建设过密、效率较低的情况?
A13: 高铁网络建设布局已在国家铁路发展规划中有所体现,建议在网络布局设置时考虑区域均衡性以及与传统交通运输方式的有效衔接。
交通建设会适度超前于社会经济发展,高铁的优势在于速度快,长距离运输,形成网络后会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更大的影响。不存在网点建设过密情况,但由于上座率不高而导致运营效率较低的情况存在一些,但随着高铁网络化、城市群、区域一体化水平的不断发展,这种情况会不断得到改善。
Q14: eda-1
李老师您好。请问您常用的计量统计分析工具是什么?是stata吗?这几年,python成为很重要和主流的数据分析工具,也有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们用python做计量分析,您对这方面有没有了解?Python会将来取代stata成为最主流的计量分析工具吗?
A14: 用的工具主要有Stata和R。目前正在学python。python功能更为强大,适用多种语言编程,应用领域更宽,python+R极有可能成为主流的计量分析工具。
每种软件都有自己的优势,只要深入了解、掌握一门计量分析软件即可。
Q15:堂堂Sugar
尊敬的李教授,您好。统计学本身就是大数据分析的基础,现在全国多所高校已经开设了本科生的大数据专业,不知道您对大数据专业是否有所了解,您认为本科生的大数据专业的发展难点在哪里?曾经有位老师和我提出了一个他的看法:非结构数据分析是大数据分析的一个核心内容,但本科生阶段可能学不到非结构数据分析,因此,他对本科生大数据专业的前景比较悲观。想听一下您的看法,谢谢您。
A15: 本科生大数据专业发展是适应市场发展需要而建立的,有其必要性,我对其前景还是看好的。大数据分析内涵丰富,产业链比较长,涉及到统计、信息、计算机等多个专业,培养的学生具备对企业、行业等数据信息进行采集、处理、加工、分析的能力,可很好地为行业、企业管理决策提供支持。该专业发展难点在于大数据如何需要落地,能和具体的行业、企业、区域等相结合发展,才有生命力。对于非结构数据分析,是大数据当前研究前沿和热点,可通过与实业界联合、引入专题分析等方式加以解决。
Q16:兮兮期
李教授,您好!请问您认为此次严峻疫情过后,再加上美国对中国经济的各种制约手段,中国今年会出台哪些有力的产业政策来保六呢?对于高铁等“铁公基”建设,是不是又要和当年的四万亿一样掀起一轮新的投资热潮?
A16: 此次严峻疫情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特别是交通运输、旅游、文娱、零售、制造业等行业和中小企业。但这种影响是短期的,暂时的,是可控的。目前我国已出台多项应急政策,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对冲疫情影响。如推动有序复工复产、减税降费、金融服务、租金减免和稳岗补贴等政策措施不断出台,将会缓解经济运行特别是中小企业面临的困难。为对冲疫情冲击,保持经济增长,预计今年会出台加大对新技术产业的支持政策力度,如5G、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促进产品和服务创新的“新基建”,而非传统的“铁公基”建设。对于高铁等“铁公基”建设,应不会和当年的四万亿一样掀起一轮新的投资热潮。
Q17: Bii666
李老师您好,想问您,作为一名应用统计的研究生,研究生期间要注意培养什么能力?那如果考研考专硕的研究生,还能读博吗?谢谢
A17: 可重点培养数据处理分析能力,可以读博,只要有潜力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