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善良心珊版主的提议,打算把我的经验介绍给大家一下。希望对以后参加考研的同学有帮助。
我2010年是第三次参加考研了,三战的困苦历程想必大家也想象得到。尤其对我这种运气不佳的人,前两次觉得最近的运气真是有些不好。先说下我的分数情
况:
年份/政治/英语/数学/金融联考/总分/报考学校/复试线
08/68/69/129/131/397/中山大学岭南金融/406
09/75/64/120/95/354/上财金融/357
10/77/64/140/96/377/上财金融/374
其实我自己感觉前两次真的有点衰的意思,也许我08年选择学校如果能够再慎重一点的话,就不至于有后面的艰苦历程了。
下面我介绍一下自己的历程吧,供后来的学弟学妹参考一下。
一、关于择校准备过程
大家之所以选择考研无非有几种情况,有的是想进一步深造提高自己的学历水平,有的是因为不喜欢自己的本科专业所以想换个专业,有的是想跨进名校为未来的工
作打下好的基础。无论大家的目的是什么但终究要走到考研这条路上来。在择校问题上大家要根据自己的实力和目标好好选择一下。
但总而言之,热门学校的热门专业是最难考的,比如上海财经的金融和会计。尤其当你面对的是三跨(跨学校、跨专业、跨地区)的情况,当然这个风险和收益是正
相关的。
在选择学校和专业的问题,通常我们要注意一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在你做出选择之前,一定要对这个学校这个专业有个清晰的了解。包括保研人数和实际录取统考人数,历年的专业课题目难度,判卷子的宽严尺度,以及报考学校院
系复试时的公平性和其它习惯规则,历年学校划单科线的习惯等等。另外还有学校在该专业培养方式和特色,虽然专业名称相同,但不同学校可能在研究生阶段还是
有区别的,这对以后的继续做学术或者工作都是有些影响的。
我第一年其实本来是打算报考厦大或者南开的,因为本科的学长有考上的,但后来总觉得信心不足,觉得报中山会稳妥点。但08年中山一方面保研人数增加,还有
什么培训在职人员的项目,总之计划的50人留给我们统考生的名额连一半都没有。当时我初试34名,我前面的几个同学也是被调剂到其他专业参加复试了。所以
这方面建议同学考之前要通过各方面途径打听到确切的信息。我第一次考研这方面连一个电话都没给中山打过,因为没经验,总觉得那种招生简章不会有问题。后来
我第一年的成绩去上厦大或者南开都是没问题的,所以很是遗憾。上财这方面做得还算可以,大家可以给研招办老师打电话咨询,或者上我们的论坛。上财在这服务
方面做的是有口皆碑的,大家可以比较一下。不过今年貌似会计专业的统考生名额也不多。所以这就要靠自己通过各方面的渠道来获取这个信息了。
另外关于专业课难度。因为这个不像公共课是统考,所以每个学校难度参差不齐,大家不妨寻找以前的真题来看看。千万不要觉得专业课考120对每个学校都是一
个概念。
还有就是阅卷宽松程度,一般大家都感觉上海北京的公共课判的比较严格,但我考了两次上海觉得还可以吧,没有故意压分的感觉。至于专业课,每个学校的风格不
一样,所以最好给考过的学长交流一下。不过实事求是的说,2010上财对金融联考的专业卷子确实判的比较严,因为我参加复试的同学大部分是 90---110之间。而根据浙大、南大、复旦学生的成绩来看。我们上财专业课起码要比他们压了20分。所以不要看我们今年复试线只有374,但其实肯定
是高于390的。因为我们参加复试的学生大部分公共课都是285以上。不乏有290多甚至更高的。所以建议来年考上财的同学认真比对一下。
关于复试的公平性,上财在这方面大家可以去打听。我自己亲身经历感觉是很公平的,后面我会说到。在选择专业方向上,我们金融有点特殊,我们分三个方向:货
币银行、国际金融、证券投资。我们复试面试时分方向录取和面试,以历年情况来看,证券投资是最热门,也就是说刷人要比其它两个方向狠,所以建议大家慎重选
择。关于方向选择和复试情况后面也会详细介绍。
关于单科线划定习惯,我举个列子,大家可能比较头疼英语。但厦大和南开金融这几年一直是60分。考研英语划线60分是个什么概念,大家以后会知道。财大这
方面比较实在,一般是55。不过其他院校,比如人大或者南开管院一般都是60分。所以这个大家也是要考虑的因素。
二、关于初试准备的具体过程
在这里,我主要分科目给大家介绍一下,像这方面的经验网上很多,每个人说的也不尽相同,大家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我主要是以考上财金融的标准
和要求来介绍一下,如果考上财其它不太热的专业或者其他学校可能也不需要这么高的要求,看这么多的书。
㈠
政治科目
政治科目满分为100分。准备政治感觉要不能忽视但也不能过分重视。因为毕竟大家精力有限,尤其对于一战跨专业的同学。复习政治主要还是靠零碎的时
间,要划整为零。除了报政治辅导班需要集中大块的时间,平常复习就每天找自己状态不好的时间来看政治。
主要是要注意零碎的知识点,这对选择题很重要。其实考研政治高分的同学大多数是选择做得好才会把总分拉上去,至于主观题感觉大家应该都差不太多的。
主要用书:任汝芬系列。我这三次准备都用的任汝芬系列。感觉书还可以,尤其是如果报的是他的辅导班就更要买这个书了,因为是按照这个书讲的。另外基础阶段
也有人用一本红皮的应试精华,就是张剑锋编的。还配有2000题。感觉应试精华要比任汝芬系列写得还要详细,对于不报班的同学可以看这本书。但它配套的 2000题的出题方式和真题相差太大,不建议做。习题建议还是用任二。不要只做一遍,自己错的或者重点的题要反复看。看到网上有评论任汝芬系列不好的,我
自己感觉可能是没好好看吧。任汝芬系列不能说最好,但要应付考研想考80分左右也是足够了。
大家可能在准备政治的过程中总是会问,这个怎么背啊,大题怎么办啊,都不知道写什么啊,其实大家都是一样的。零碎的知识点主要对付选择题,至于大题那些
大的理论自己只要记住大概就可以了。选择题知识点要记准,尤其对于纲要和毛邓三以及后面的思修。有的没有什么因为所以,大家只要经常翻看就行了。大题最后
一个多月着重准备就行,当然前提是你在第一轮基础和第二轮习题上有个好开端。准备大题大家可以看些海天的28题和启航20天20题之类,其实都差不多。背
背大的主干和答题点就行,考试也不一定就能真碰到。主要锻炼自己答题的答题思路和语言组织方式。现在教育部反命题很高明,今年政治各大辅导班都说自己如何
押中题目了。其实没那么准的。
所以说准备政治是一个长期零碎的过程。有的人说政治不要准备那么早,准备得早就忘了之类的,这个看个人习惯。我认为如果9月份以后才开始真正看政治就
有点晚了。毕竟大家是要考上财金融的,要求高啊。再说后面还要准备其它三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