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上市公司的年报披露制度,上市公司(t-1)年财务报告的对外公告与其在t年是否被ST几乎是同时发生的,如果直接用(t-1)年的财务数据来预测t年是否被ST没有多大实际意义。一般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的构建都是采用上市公司(t-2)年的财务数据。
像通常的偿债能力指标、盈利能力指标、成长能力指标、营运能力指标和现金流量指标就是采用(t-2)年的数据。那么,像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关联交易、CPI、失业率这类指标,是否也要根据其披露时间来确定采用(t-1)还是(t-2)年的数据呢?如果是的话,分布要用哪年的数据比较符合实际呢?
希望大家慷慨赐教噶~~正在找数据过程中,这个不确定下来,数据不好找。~~~多谢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