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休闲灌水
559 1
2020-02-28
创业是带着一群未知的人去一个未知的地方干一件未知的事,再有能力的创业者也无法在出发之前就想清楚所有的事情,即便是你已经想清楚,一旦开始做也会发生很多变化,所谓“枪声一响预案作废”,绝大多数公司成功时的方向和最初设想的产品都大相径庭。创业者需要在前进的过程中根据市场的情况以及消费者的反应,甚至是竞争对手的动态来随机应变。
创业的这种特性决定了创业之路开始容易,过程很难,收场更难,煎熬是创业的典型状态,创业路上,最常见的不是成功和失败,而是长时间的苦苦挣扎。
10年前,成就一家全国规模的知名公司需要15年甚至20年的奋斗,后来有了风险投资的介入,七八年时间就可以成就一家互联网知名公司。但对于多数创业者来说,不经历5~8年、每周7×12小时的创业奋斗很难有大成。
文章来自《创业36条军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20-2-29 21:25:49
但是比之国外起步较早、比较完善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我国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起步较晚,基础相对薄弱,在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存在资源错配和效率低下的问题。我国应积极借鉴国外的成功案例的经验,实现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多方位、多层次的快速发展。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以及创新创业战略的推进涉及多个要素和主体,这些要素和主体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如果将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作为单一的作业来操作,势必会遇到阻碍。从系统观视觉下考量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就不仅仅是高校或科研机构等单一组织的任务,而将成为一个多组织协同完成的目标。ZF、企业、孵化器等都将成为创新创业型人才的重要培养机构,并为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持续不断地提供资本供给和智力支撑。而创新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又将进一步为这些组织机构的发展持续地输出人力资本,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文章来自《创新创业型人才协同创新培养机制及系统设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