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新闻:江苏民办高校布局调整,大批三本院校(附名单)将被整体搬出南京 (祥见南京日报)
按照国家要求,民办学院必须有独立的法人、独立的校区、独立的财务等,我省部分民办二级学院不符合这一要求,与母体学校‘住’在一起,‘用’在一起。此次调整的目的是促进高校办学更加规范。”一权威人士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透露,这同时也是省里对高校布局进行调整的举措之一。“江苏好的高校全都集中在南京,优质教育资源全都‘窝’在一起,这对高校的自身发展不利,对省内其他各市的地方经济发展也不利。”他说,此次我省教育主管部门建议高校,民办二级学院在与母体脱离的过程中,条件合适的可以到南京以外的地方寻求发展空间。
据介绍,为了吸引南京高校的民办二级学院,省内不少地方政府提供了无偿给地、无偿建设等优惠政策。部分高校对这些优惠条件也十分“动心”。
记者了解到,也有部分高校民办二级学院基本确定不搬离南京,如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院、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等。
搬还是不搬 不少高校左右为难
“搬还是不搬?这让我们大伤脑筋。”南京一所高校负责人透露,学校为此讨论了多次,目前的决定是,再观望一段时间。
“舍弃南京就是舍弃生源。”这位高校负责人说,“南京的民办二级学院经过10多年的发展,已经有了很大的规模和良好的声誉。而这些规模和声誉,都是建立在母体学校的实力和南京这个城市的区域优势上的。每年招生季节,南京高校民办二级学院的分数线比省内其他地方的民办学院都要高出一截儿。高考生源已经出现了下降趋势,将学院搬离南京,岂不是自投死路?”
“我们学校内部的争议也很大。”另一所高校的负责人说,“不搬,学校现有的办学资源有限,民办二级学院的发展没有空间;搬,问题又是一堆,生源质量会否下降?师资怎么解决?学校的教学质量如何保证?”
南京工业大学党委副书记高明说,学校也预见到了搬离南京可能面临的“生源减少”这一弊端,但从长远看,高校的发展还应依托相关的产业。江阴的机械、化工、生物、轻工等产业都发展得不错,很有潜力,而这些专业正是该校的特色。双方合作,学校不仅可以依托企业开始一系列的产学研,还可以为该市培养急需的人才。“我们认为,学生进了学校,就业应该不用发愁了。短期看来,学校确实失去了南京这一区域优势,但是只要出口顺畅了,不怕招不到学生。”高明说。
而南京中医药大学翰林学院之所以搬到泰州,也正是考虑到泰州正在新建“中国医药城”。“该医药城是国家级的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成后需要大量医药相关人才。我们设置的专业将和产业相对接,将来学生的就业不是问题。”南京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黄成惠说。
南京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龚放:
民办学院应依托地方产业发展
“民办学院肯定是要脱离母体,独立发展的。而且,民办高校应该依托产业、地方经济进行发展。”南京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龚放说,从这点来说,先行动的高校先得利。
龚放介绍,江苏一直施行的是“高教强省”战略,“高教强省”的一个重要标志,在于高等教育对所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或者说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依存度”。
龚放认为,高等院校的学科建设和专业改造,不能仅仅着眼于认识发展的维度,更重要的是,应当根据社会变革,特别是经济发展和产业升格、技术更新的需要,及时打造新的品牌,形成新的专业特色。
“离开南京,短期内可能会面临生源减少的风险,但只要加强内涵建设,提高自身质量,并不一定会真的面临生源危机。”龚放说,反而是那些没有着眼长期发展,盯着眼前利益的学校才会被考生所淘汰。
“这也是高等教育资源经过市场合理配置的结果。”龚放说,南京现有高校40多所,其中部属院校、公办院校占了大头,搬走几所民办院校,对南京发展不会有什么影响,而这些学院搬到地级市、县级市,发展空间则变得更大。
独立学院搬迁名单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扬州
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 --扬州
南京晓庄学院行知学院--扬州
河海大学文天学院 --马鞍山
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 --无锡江阴
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常州
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 --不搬
南京林业大学南方学院 --淮安
南京审计学院金审学院 --盐城
南京邮电大学吴江学院 --苏州吴江
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 --无锡
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 --镇江
南京艺术学院尚美学院 --镇江
南京艺术学院演艺学院 --镇江
南京中医药大学翰林学院 --泰州医药城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院--不搬
南京工程学院康尼学院 --南通通州
金陵科技学院龙蟠学院--南通通州
南京农业大学长江学院(筹)--连云港新浦
东南大学成贤学院--徐州
三江学院天目湖学院(筹)--常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