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裔富豪为何捐款美国母校不捐国内母校?
美国华裔富豪谢明向其母校南加州大学捐款3500万美元,成为该校历史上一次捐款最多的校友(10月25日《广州日报》)。
谢明出生于沈阳,曾考入华南工学院(现华南理工大学)电子工程系,1980年转学到南加州大学电子工程系。谢明在向南加州大学捐出3500万美元之时,为什么不向他的
国内母校捐款?
这些年,国内高校对大楼、大门越来越豪华,学生的学费越来越高。现实背景下,很多学生上学也就是玩几年混张文凭,对学校的认同感归属感越来越差。这样的教育现实,能指望这些学生成功后对母校捐款吗?
近年来,很多高校都提出建设国际一流大学的目标。一流大学,不看高楼,也不仅仅看教授,还要看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如果说我们有差距,我想,关键不在学生身上,而在学校身上。这方面的差距,其实是我们办学理念、大学精神等方面和别人全方位的差距。谢明刺痛了我们的眼睛,可如果不进行彻底、全方位的反思,下一次刺痛距离我们应该不会太远。
中国的高校更像一个ZF行政机构,中国高校盖大楼的速度是"世界第一",但是缺失了大学精神又有何用。以现在的博士后制度为例,在中国被恶搞成什么样了,看看哪些区做博士后的都是什么人(当然也有优秀者),他们的课题都是什么样的课题,够得上水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