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bl 发表于 2011-5-29 19:15 
11# 马甲2号
我说的是萨缪尔森的加速原理,引自《经济学》第十版某处。所举的例子和表格是萨缪尔森用过的。
你说的导函数、原函数,不是萨缪尔森的。
不知你学过统计没有?统计上特别强调“可比性”。
如果拿纺织品和资本品对比不好理解的话,就拿羊和羊圈对比,够简单了吧。
你拿羊的总量和羊圈的增量对比,看会不会得出荒谬的结论。
很简单。对于纺织厂来说,资本商品的确是增量。但对于提供这些资本产品(比如纺织机)的厂商来说,前面的增量却是总量。
即使用羊和羊圈也一样。羊的数量是总量,为增加这些羊的数量而多造的羊圈是增量,但这是对牧羊行业而言的。对于羊圈建造业来说,前述羊圈的增量就是总量了。
其实总量和增量是和
行业相关的,下游 行 业 的资本商品的增量恰好是上游 行 业中这些资本商品提供者的生产总量。这和统计没关系,而是一个business logic的问题。老外都很精的,这种小错误如果有的话他们自己早就发现了,还用的着中国人看着翻译的书再发现。
我自己想了想,其实这就是导函数和原函数的关系。 纺织厂的产量f(t), 根据假设纺织厂维持f(t)产量需要资本商品(纺织机、厂房等)为k*f(t),那么时刻t纺织厂单位时间需要新增的资本商品的量就是 (k*f(t))' = k * f'(t) ,所以说是原函数和导函数的关系。当然f(t)是不是可微,这是另外一码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