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180 5
2010-04-26

    赖伟民,教授,今年40岁,

北京大学企业商学院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企业战略》课题组组长,中国企业联合会特聘专家,清华大学客座教授。曾经在多家知名企业任高管,并且担任多家企业的管理顾问,实际操刀企业的战略规划、营销策划和制度建设。



    从2009年开始,他实地走访了全国60多个城市的150多个楼盘。在与这些楼盘的“对话”中,他试图解开楼市“火爆”背后的谜团。


  发现
  不少企业主拿贷款炒房

  “别看我厂里的机器在转、工人在忙,可那是亏本的,但我得做给银行看,这样才能拿到贷款,才能去炒楼。

”当听到有企业主这样描述自己的“生财之道”时,赖伟民大吃一惊。



  2009年初,赖伟民在各地讲课时发现,来自不同行业的企业家都对楼市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兴趣,而对企业经营反应冷淡。问题究竟出在哪儿?带着疑问,他开始了调查走访。
  有北京购房者称,政府政策每次出台,对投资者来说确实会增加成本,可成本一增加,销售价格也会随之更高。

  赖伟民与数百名售楼小姐、购房者的对话显示,有相当部分购房者以投资甚至投机为目的。“楼市新政出台后,二手房中介出现大量刚买不久的房子、没有装修的房子,以及同一个卖家的多套房子。”赖伟民说,这都说明楼市的投资气氛相当浓。

  探因


  炒房已成击鼓传花游戏

  房价高企不下,为何还受到追捧?投资客、企业经营者向赖伟民给出一种答案:“人民币升值预期、劳动力成本上升、出口退税减少、原材料上涨,加上金融危机的冲击,许多企业便顶不住了。”一些曾经是企业主的“炒房者”告诉赖伟民。

  由于国际国内的形势变化,一些传统出口型制造业陷入困境之后,停产观望,但他们又有强烈的投资冲动,楼市成了自然选择。“炒房已经成为击鼓传花的游戏,只是谁也不信自己会接到“最后一棒”。”赖伟民说。

  建议
  要引导资金进入实体经济

  “需要正视和尊重资金的投资需求,抑制炒房的根本是要让这些资金有良好的投资渠道。”赖伟民说,“此次楼市新政有力地打击了“炒房者”,但要让资金有效撤离楼市,还必须为它创造健康的投资渠道,特别是要引导资金进入实体经济,变堵为疏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揭秘

  炒房“四攻略”

  经过对60多个城市150多个楼盘的调查,赖伟民教授发现了更多的炒房“秘密”:

  同时下单 当“炒房者”要购买多套房产时,他便会面临较高的首付比例和房贷利率。因此,“炒房者”一旦决定买下多套房产就要同一天下单,由于银行的征信系统无法实时更新,“炒房者”所购的每一套房产都被当作“第一套房产”。

  无本炒房 开发商卖房时并不收取房款,只是挂个名,说明某套房产已经售出,等房价上涨后,买家便将房产抛售,赚取差价。这类买家常常是与开发商有利益关系的人员。

  自卖自买 开发商发动员工和朋友以按揭方式买房,一旦银行把房贷发放给开发商,由开发商控制的买家便把房产以二手房的形式出售。这不仅可以帮助开发商回笼资金,还有助于把房价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上。

  阴阳合同 在二手房交易中,如购房合同的真正价款为100万元,假合同做成150万元,三成首付,原本可从银行贷70万元,现在则变成105万元。据新华社“新华视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4-26 21:57:38
还真是开眼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4-26 22:16:41
呵呵,学到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4-27 08:24:08
很牛的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4-27 10:29:20
我记得很久以前看过一篇郎咸平的文章,里面说的就是实体经济不行了,钱都去了楼市和股市。
现在看看这个调查,好像有点道理了。
那么,那些用屁股决定脑袋的学者,都是错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4-27 11:29:28
总算发现了一个用脑袋决定脑袋的学者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