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教师之家与经管教育
4403 2
2020-03-05

第五章  不完全竞争市场

一、教学目的

不完全竞争市场更为接近于现实经济生活,对不完全竞争各种状态下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收益曲线及其均衡过程和均衡状态的分析,更有利于理解现实经济活动,并且可以和完全竞争市场做出比较。通过本讲的学习,使学生明确完全垄断厂商均衡的有关基本理论,理解ZF管制政策的效应以及垄断和完全竞争市场结构效率的比较。理解完全垄断的含义和行业特征;比较垄断和竞争的效率问题。掌握完全垄断形成的原因,完全垄断市场的均衡,完全垄断市场的价格歧视:一级价格歧视、二级价格歧视和三级价格歧视的相关理论与应用,垄断与ZF管制的分析;把握完全垄断与完全竞争市场结构的差异;明确垄断竞争的含义,垄断竞争厂商均衡的有关基本理论;理解垄断竞争市场结构的效率问题;明确寡头垄断厂商均衡的有关基本理论,理解4种市场结构效率的问题。了解寡头垄断市场的特点;理解寡头垄断市场的需求曲线——拐折的需求曲线;掌握古诺双寡头模型和寡头垄断竞争的含义,寡头垄断市场的价格领导模型,卡特尔模型以及寡头垄断市场的效率,博弈论与纳什均衡。

二、课型:新授课

三、课时:6课时

四、教学重难点

1.自然垄断产生的原因。

2.完全垄断的短期和长期均衡。

3.完全垄断的价格歧视。

4.完全垄断与完全竞争的比较。

5.垄断竞争企业的主观需求曲线和客观需求曲线。

6.垄断竞争企业长期均衡的条件。

7.古诺均衡的概念和求解。

8.拐折的需求曲线。

9.价格领导模型。

10.卡特尔模型。

11.博弈论与纳什均衡。

12.不完全竞争市场不存在供给曲线,只有完全竞争市场才存在供给曲线。

五、教学方法

重难点讲解、学生课堂讨论、案例分析、PPT课件、动画演示和视频资料相结合。

六、教学内容

1.内容摘要

第一节 完全垄断。

第一节讨论垄断企业的行为特征。垄断是与竞争相对立的另外一个极端,在这个市场中只有一个企业在经营,因而没有任何的竞争因素。

①垄断及其原因。垄断意味着在整个市场上“只此一家”。由于垄断企业是市场上独一无二的生产者,故它生产的产量在市场上的占有率为100%。按形成垄断的原因分,可以把垄断分为四类,即资源垄断、特许垄断、专利垄断和自然垄断。

②垄断企业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垄断企业是整个市场中唯一的生产者,因此,对垄断企业的产品的需求就是整个市场的需求,垄断企业面临的需求函数就是整个市场的需求函数。

① 垄断企业的短期均衡。1)利润最大化产量和价格:

2)盈亏状况。

3)垄断企业的供给曲线:不存在。

④垄断企业的长期均衡。首先来看企业规模调整,其次来看行业规模调整。

⑤垄断和价格歧视。(1)价格歧视的含义及条件:所谓价格歧视,就是将相同成本的一种产品以不同的价格来出售。成功地实行价格歧视至少需要两个方面的条件:一是生产者之间不存在产品的竞争,二是消费者之间不存在产品的转售。(2)一级价格歧视:垄断企业对每一单位的产品都按照消费者愿意接受的最高价格来出售,即将价格总是定在消费者的意愿支付水平上。(3)二级价格歧视:是把全部的产品分成若干“堆”,对每一“堆”产品按消费者的边际意愿支付来定价。(4)三级价格歧视:三级价格歧视针对的是具有不同的需求价格弹性的消费群体,并根据这些不同的需求价格弹性对这些消费群体收取不同的价格,特别是,对需求价格弹性较大的消费群体收取较低的价格,对需求价格弹性较小的消费群体收取较高的价格。

**注意:

基本概念

不完全竞争,(完全)垄断,自然垄断;价格歧视,一级价格歧视,二级价格歧视,三级价格歧视。

基本原理

1)不完全竞争市场中,企业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2)不完全竞争市场中,边际收益低于平均收益和价格。

3)不完全竞争市场不存在供给曲线。

4)在短期,不完全竞争市场中的企业与完全竞争市场中的企业一样,利润最大化决策有可能带来四种不同的利润情形:获得超额利润、获得正常利润、亏损但继续营业、亏损并停止营业。

5)在长期,垄断竞争企业与完全竞争企业一样,只能获取正常利润,垄断和寡头企业有能力获得超额利润。

6)垄断企业有能力进行价格歧视,包括一级、二级、三级价格歧视。

7)在一级价格歧视(完全价格歧视)下,利润最大化的条件也是价格等于边际成本,这是因为此时边际收益与价格相等。

课堂讨论

《西方经济学》精要与案例解析95页案例5.1 自然垄断:中国电信行业的变化

第二节 垄断竞争。

回顾完全竞争市场理论和完全垄断市场理论的主要内容,要求学生比较两种市场的差异,提问:完全垄断市场的均衡条件,然后提出不完全竞争市场的概念,引出垄断竞争市场理论要讲授的主要内容。讲授垄断竞争市场的特点,主要与前面所讲内容对比讲授,重点突出差异性;重点分析垄断竞争市场的需求曲线:两条需求曲线,动画演示两条需求曲线的形成,垄断竞争市场的需求曲线有自身的特点,和前面的两种情况都不一样;讲授垄断竞争的长短均衡,垄断竞争的均衡比较接近完全竞争,要比较讲授,动画演示:“垄断竞争市场短期均衡的形成”;讲授垄断竞争市场的评价,案例分析,例题讲解;互联网连接,小结本节内容。

在垄断竞争市场上,存在着非常多的企业,它们生产的商品虽然是同类的,但是有区别。因此,这些企业既在同类产品上展开相互竞争,同时又因自己产品的独特性享有一定程度的垄断。

①垄断竞争的特点。在垄断竞争市场上,存在许多企业,其中每一个企业在整个市场中所占的份额都微不足道,而且它们所生产的产品略有差异。这里所说的差异,不仅包括商品的质量、规格、品牌,还包括购物环境、售后服务等。

垄断竞争企业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1)需求曲线:垄断竞争企业的需求曲线有两条,一条是“想象“的需求曲线,另一条是市场份额的需求曲线。

2)收益曲线。垄断竞争企业的收益曲线应当由哪一条需求曲线来决定?答案是应当由曲线来决定。这是因为,垄断竞争企业在整个市场上占的份额非常小,因而它的行为不会引起其他企业的反应。据此,垄断竞争企业在改变自己的价格(或产量)时,就可以合理地认为其他企业并不会因此而跟着改变价格(或产量)。换句话说,垄断竞争企业可以把其他企业的价格(或产量)视为固定不变的。于是,它所面临的需求曲线就是而非或其他曲线。

③垄断竞争企业的短期均衡。

② 垄断竞争企业的长期均衡。

注意:

基本概念

垄断竞争,主观需求曲线,客观需求曲线。

基本原理

1)在长期,垄断竞争企业与完全竞争企业一样,只能获取正常利润,垄断和寡头企业有能力获得超额利润。

2)垄断竞争企业面临的需求曲线存在主观和客观两种。

3)垄断竞争企业总是会出现生产能力过剩。

课堂讨论

视频资料“从可口可乐和星巴克咖啡看垄断竞争”

第三节 寡头。

回顾垄断竞争市场理论的主要内容,引出寡头垄断市场理论要讲授的主要内容,简单介绍本节的基本要求。寡头垄断市场的特点,对比前面的内容进行讲授,加深理解,把握差异;结合福特公司案例进行分析;讲授斯威齐模型,要让学生充分理解拐折的需求曲线和有缺口的边际收益曲线;接下来介绍古诺模型,这是本节的难点,必须结合实例讲授这部分内容,要让学生搞清楚模型的推导,动画演示双寡头均衡的形成;分析价格领导模型,理解其含义,动画演示大厂商价格领导均衡的形成;讲授卡特尔模型,分析其利润最大化问题和不稳定性,案例应用“彩电价格同盟”;互联网连接。

寡头或寡头垄断的含义及特点。寡头是少数几家厂商左右了整个市场。这里的少数是指企业数量少到每一个企业都是足够的市场份额,从而对市场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显然,寡头企业比垄断竞争企业更有能力影响价格。由于企业数量少,所以这些企业相互之间有可能相互勾结。相应地,寡头企业的均衡特点也会因为是相互勾结还是相互竞争而有所不同。

第四节 博弈论和策略行为。

回顾上一节课程的重点内容,通过课堂思考“为什么《芈月传》中要交换人质?为什么做广告的通常总是行业内的大企业?”导出本章要讲授主题;应用“一家小旅馆的故事”初步让学生认识博弈论是什么,然后从囚犯的困境开始讲授博弈的基本构成要素、上策均衡,相同市场份额的价格战、两厂商的广告战;思考题:设计苏宁对国美的囚徒困境;以好莱坞2002年奥斯卡奖电影《美丽的心灵》导出纳什均衡,讲授纳什均衡、协调博弈和混合策略,以浪漫的“关于蟋蟀的故事”拓展博弈论在生物学中的应用;案例分析“万元陷阱”和史玉柱的“征途”;分析重复博弈和序列博弈,主要强调市场进入的博弈;讲授威胁和承诺,阻止市场进入的威胁,承诺和可信度以及最低限价策略;博弈实验,小结本章内容。

说明了寡头垄断市场只有少数几家企业,因此它们的决策会相互影响,决策时就应该考虑对方的反应。这个特点使得寡头企业行为的分析主要以博弈论的方法为主。博弈论是用以分析各个决策者在决策相互影响时如何做出选择以实现各自利益最大化的一个强大工具,其基本要素包括参与人、决策(或行动)与收益。

第五节 不同市场的比较。

对竞争、垄断竞争、寡头垄断和完全垄断的长期市场均衡从“效率”的角度进行了比较。对四种市场结构进行总结和比较,小结本节内容。

第六节 本章评析

**注意:

基本概念

古诺模型,反应函数,反应曲线,价格领袖制,卡特尔,扭折的需求曲线,博弈论,纳什均衡。

基本原理

1)寡头垄断企业可能会相互竞争,也可能会相互勾结。当他们相互勾结时,受到反垄断法的限制,它们可能进行暗中勾结。公开勾结往往采取卡特尔的形式;暗中勾结往往采取价格领袖制的形式。

2)寡头垄断市场中价格具有稳定性。

3)博弈论是分析寡头垄断的强大工具,其解是纳什均衡。

4)在具备一定条件下,完全竞争市场能够实现资源的有效率配置,不完全竞争市场不能实现资源有效配置(完全价格歧视除外)。

5)从动态的角度考虑,垄断和寡头垄断企业更有能力促进技术进步和发明创新。

课堂讨论

《西方经济学》精要与案例解析16页案例5.5 电信业的寡头市场:移动与联通的竞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20-3-5 21:26:41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3-5 23:45:52
不错,顶一个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