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休闲灌水
1204 12
2020-03-05

惊蛰,古称“启蛰”,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
动物入冬后藏伏于土中冬眠,不吃不喝不动,古人称之为“蛰”。
惊蛰时节,随着天气转暖,泥土变得松软,冬眠的虫类感受到春天的阳和之气,打破原来的蛰伏状态,伴随着阵阵春雷,从土中钻出来活动。
“惊蛰”这两个字,还包含更深层的涵义——顺时而动、应势而为;破除迷障,觉醒人生。
这是人生的两大修行,也是惊蛰节气带给我们的人生启示。

01

顺时而动,应势而为



古人常说:能大能小是条龙,只大不小是条虫。
大丈夫能屈能伸。
在时运不济的时候,默默蛰伏,积蓄力量。
在环境好转的时候,顺势而为,惊起奋进。



《易经》里讲: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在时机不明朗的情况下,千万不要轻举妄动。
但也不能消极等待,白白浪费时光。不然时机来了,也没有腾飞的可能。

张良曾经在秦末大乱前蛰伏的九年,修炼心性、积累学识。
正是这些积累,才有了他后来的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楚庄王曾说:“三年不展翅,是为了生长羽翼;不飞翔、不鸣叫,是为了观察民众的态度。虽然还没飞,一飞必将冲天;虽然还没鸣,一鸣必会惊人。"
默默蛰伏,是为了有一天可以一飞冲天。

在漫长的冬季里,万物都在寒冷中积蓄着自己的力量。
惊蛰一到,蛇虫惊醒,草木发芽,积蓄一冬的力量,马上爆发出来。

萧索的冬日,不出几日就变成了生机勃勃的春天。
人也一样,只有沉下心来,默默学习,才有机会厚积薄发。


02

破除迷障,觉醒人生



惊蛰,是从沉睡走向苏醒。人生,也需要从执迷走向觉醒。
这种觉醒的背后,是一种大转向,名为“王阳明时刻”。


王阳明小时候立志要成为圣人,一生刻苦读书,不曾懈怠。
被贬到龙场之后,他依然苦读《易经》,希望上天能给他一点启发。
后来,他在石棺中悟道,明了“本自具足,不假外求”,立地成圣。

这便是人生的觉醒。
我们的人生总是在向外求,求名利、求地位,但是人心无限,欲望无穷。
这些东西常常不能带来长久的满足,反而更容易带来深远的空虚。

释迦摩尼出生贵族,是一个国家的王子,有美丽的妻子、美丽的王宫、至高无上的地位。
可是他却毅然出家,菩提树下悟道,创立佛教。

悟道之后,释迦牟尼说: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徳相,只因妄想执著故,不能证得。

和王阳明悟道所得,如出一辙。
无论是佛家的智慧,还是心学的智慧,都强调一切内求。


杨绛晚年的时候说: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世人执迷,总是在外面寻觅名利,希望可以填补内心的空虚。

殊不知,人的内心自足。

一念天堂,一念地狱。只要内心波澜不起,自然从容安宁。

儒风君说:
如果说“顺时而动,应势而为”是入世的智慧;那么“破除迷障,觉醒人生”,就是出世的真谛。
古人说:“以出世之心,行入世之事”,在世间成就一番事业,却又可以保持超然心境不受过多牵绊。

这是人生的两种大修行,也是值得我们学习一生的智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20-3-5 21:35:49
是啊,现在冠状病毒都知道顺时而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3-5 21:44:14
了解,谢谢提供分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3-5 21:44:24
是的,谢谢发表分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3-5 21:57:55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3-5 23:40:46
鸡汤好帖,顶一个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