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微观经济学
8374 8
2006-03-29
<P>请教版主和各位大侠一个问题:</P>
<P>当生产函数是拟凹的时候,为什么两种投入要素之间的替代弹性一定是非负的??</P>
<P>谢谢.</P>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6-3-29 11:34:00

这里规定:要素X1对要素X2的替代弹性=[MRTS/(X2/X1)][d(X2/X1)/dMRTS],其中MRTS不取绝对值。

这里须进一步辅以假设:技术有单调性,则MRTS总非正。

(定义域为凸集的)函数拟凹,等价于其任一函数值的上截集恒凸。

生产函数任一产量的上截集即该产量对应的要素需求集(能生产该产量的所有要素投入组合)。生产函数拟凹,等价于其任一产量的要素需求集恒凸,这种凸性对应的是“MRTS的绝对值递减”(还是根据凸集的性质)。要素需求集的边界(如果有边界的话)即等产量超曲面(二维空间时即等产量线)。

在任一对要素X1与X2空间内,由生产函数拟凹知其等产量线是突向原点的(因为要素需求集是恒凸),或者说,MRTS的绝对值递减。X2/X1即从原点出发的一条射线的斜率。考察该射线斜率变化与MRTS变化的规律即知。

关键在于生产函数拟凹对应了MRTS的绝对值递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3-29 21:12:00

谢谢版主.

可是我自己还是不知道怎样推导"任一产量的要素需求集是凸的"与“MRTS的绝对值递减”之间的等价性.

如果可以的话,版主是否能再指点我一下.

再次感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3-30 00:53:00

严格讲,“递减”的含义是不递增。

同时须有技术的单调性。

因为考虑MRTS,所以只考虑二维情形。

对于要素X1-X2空间内的任一点X,设其对应的最大可能产量(即生产函数值)为y0。过点X分别做垂线与水平线,则这两条线将第一象限分成了四个区域。如果技术是单调的,则左下区域一定不存在能生产y>y0的点;而右上区域的点一定都能实现y<=y0的产量。设产量y0的等产量线上的任一另一点X'(也做类似的两条线分出四个区域),由凸性知,线段XX'上的所有点及其“右上方”(右上方由相应的水平线与垂线划定)的点都能实现产量y0(但y0未必是它们的最大可能产量);由单调性知,直线XX'的斜率必非正。

由凸集分离的性质,我们可以知道,过点X总能做出一条直线x,使要素需求集V(y0)完全在x的一侧,且过点X'也总能做出一条直线x',使V(y0)完全在x'的一侧。比较三条直线x、XX'、x'的斜率(它们都是负值),由凸集性质可知XX'的斜率总在另二条直线的斜率之间。如果点X与X'处存在MRTS,则直线x与x'即过相应点的等产量的切线(直线也有切线),它们的斜率即相应的MRTS,可知MRTS递减(不递增)。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13 01:32:13
我刚才翻了一下之前看过的迪克西特的书,第6章和第7章凹规划很好的解释这个问题,可以参考经济学中的最优化方法 P64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13 16:49:37
2# sungmoo

版主解释的真好,帮我又想明白一点凹规划的内容。
不过下面您回复的凸集分离定理我看的是一头雾水。
版主能否推荐一本凹规划和拟凹规划的书,我想学习一下,dixit的书有这部分内容,我感觉看了理解不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