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2006-4-6 15:39:00
近20多年来中国,GDP的高速增长更多的是依靠远比欧美和日本高出数倍的投资规模和资源消耗(涵盖能源、原材料、土地、劳动力、环境等综合消耗)来实现的,这种经济增长模式当然是不可持续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4-6 16:05:00

国民素质和学术能力是2个概念

教授是高端人群不能代替普遍,再落后的国家也有值得骄傲和一定水平的科研势力,况且一个10亿人口的国家有一批高水平的教授不足为特

印度民族素质普遍偏低一来是广大留学人员实践接触的直观,也可以是说主观表述

在客观上也存在依据.印度经济刚起步阶段,国民素质很低也属于正常.

我很不明白这个论坛很多人为了个印度老来批判中国的经济不合理.中国以高环境和能源代价维持高速经济增长.的确不可持续.这好比短期PILLIPS曲线用高通货膨胀来维持低失业率不可持续一样.一旦达到长期的至高点,政府会通货政策工具进行微调,来降低环境成本,赢得可持续发展空间.这又好比90年代新兴的0通货膨胀目标制度.但是要达到最终目标制度.需要一段数十年的时间和相应的代价.这一切都和宏观经济制度有一种暗中的和谐与一致.这种一致在理论上并不完全挂钩,也许在哲学上暗示了潜在的万物一致性. 中国走的路线在长远看来是在自己能力范围内.根据自己国情.选择的最优路线.

我不清楚为什么那么在这里那么多人故作深沉,盲目自卑,不根据科学来分析符合中国国情路线的长期正确性.眼光着眼于短期现象.作出非理性的跨国比较,素不知中国经济制度目前表现的不足是在情理之中.是长期发展必须付出的代价.印度的短期长处无法在中国情况下使用的道理

难道财政部.央行精英都不如在座眼光长远?没有在座学识广博?什么时候论到楼主来对中国经济盲目自卑和批判?

不过没关系.言论自由.言论自由.

谢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4-6 16:09:52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4-6 16:58:0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4-6 17:38:00

不能否认印度是非常具有经济潜力的大国之一

中国的经济的腾飞是在改革开放之后早于印度

印度经济的增长从一开始就没有选择中国经济的发展模式

我们的基础工业比他们强很多

但是他们却选择了高科技产业

这一点是绝对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可能现在看来我们的经济实力要高出他们很多

但是大家有没有想过未来经济发展的领头羊产业

如果是软件和IT的话

我们对于印度还有优势可言吗

如果有兴趣可以关注一下印度的班加罗尔

然后和我们的中关村比较一下

我们能够很惭愧的说

中关村从创业10年以来

仍然不是中国的硅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4-6 20:29:00
以下是引用操你妈逼在2006-4-6 16:58:00的发言:

楼上说的有一定道理

相反楼主的思维有点荒谬

不知道你指的荒谬体现在哪?请指出来,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4-6 23:52:00
大家讨论一下又有什么问题呢?为什么只相信财政部的“精英”?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4-7 03:02:00
都说了言论自由.随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4-7 12:06:00

难道财政部.央行精英都不如在座眼光长远?没有在座学识广博?什么时候论到楼主来对中国经济盲目自卑和批判?

他们的知识广博与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能不能把他们的知识应用到我们国家的发展中去,有时候知道很多东西不对,他们也不敢或者不会去纠正。当然这与我们讨论的话题无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4-7 13:55:00
说得好.这个说到重点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4-8 13:09:00
当然是中国的好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4-8 16:21:00

说得好.最近论坛的兄弟门觉悟变高了

是个好现象

大家一起打击伪理论.伪正经.伪谦虚.对中国盲目没信心.盲目批评中国经济体制的"经济学人". 其实给这类人的建议是转个专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4-8 16:26:0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4-8 16:32:0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4-8 19:31:00

说印度人素质低我不敢说正确与否,因为我没见过,但是上面的人说了说明他见过,要不然不会这样一副素质很高的样子,这样说有意义吗?

难道说印度人很勤劳就没有危机意识?平等的看其他民族的人就会灭亡?

啥逻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4-9 00:38:00

楼上师兄的帖子不杂看的懂

不知道是不是说的国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4-9 00:42:00

其实说句实在话

很诚恳的

大家如果真的切身和印度人有一定面积的接触

会体会到上面那为师兄引用的笑话的.有一定道理

总之感觉中国制度在完善自己的同时也在学习其他国家的经验.大家也可以从G7里面多学习.不一定非要印度真的.有时候国外呆久了跟印度人接触多了.现在一提到印度就条件反射的恶心.

这是真的.希望大家理解我们的心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4-9 01:00:00
以下是引用zhangkaili1984在2006-4-9 0:42:00的发言:

其实说句实在话

很诚恳的

大家如果真的切身和印度人有一定面积的接触

会体会到上面那为师兄引用的笑话的.有一定道理

总之感觉中国制度在完善自己的同时也在学习其他国家的经验.大家也可以从G7里面多学习.不一定非要印度真的.有时候国外呆久了跟印度人接触多了.现在一提到印度就条件反射的恶心.

这是真的.希望大家理解我们的心情

看来你和印度人接触得比较多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4-9 23:13:00
我无法比较中国和印度经济增长模式孰好孰坏,但我知道中国现在的经济增长模式是不好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4-13 08:51:00
To do comparative studies between China and India, we need to refer to political economy. Because India has a number of ethnic religion groupds, where each group works for their own benefits. This caused a lot of drag on their development, expecially on forming a uniform long term developmental state policy.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4-13 10:28:00

印度的模式好,更多的是从制度层面上进行的理解,中国的模式好 更多的是从现实的角度理解,我倾向于认为 印度搭建好了一个发展的框架和行为规范,但是还没有很好地走上正轨 中国恰恰欠缺这些东西, 更多的需要制度的改进与更新 否则 前面的路可能并不好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4-13 12:21:00
个人觉得49楼和50楼分析的非常到位,特此表扬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4-13 12:38:00

个人觉得印度是有很多优势的。比如:劳动力富余,软件业的发达,讲英语。还是要提防印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4-13 12:50:00
印度在某些产业上的确比较强,比如软件业,但是也要认识到,其软件业出于国际分工的最低层,是从事机械的开发工作。其他地方值得借鉴的是比如医疗保障体系,这也是最近在谈的比较多的。没有说那个制度就一定比另外一个好,只有适合本国的发展才行,而且要不断的与时俱进,不断的吸收别国的有点,摒弃不好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4-13 12:53:58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4-13 19:59:00
以下是引用yahoo1984在2006-4-13 12:38:00的发言:

个人觉得印度是有很多优势的。比如:劳动力富余,软件业的发达,讲英语。还是要提防印度。

堤防印度压着中国?是这个意思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4-13 20:46:00

劳动力丰富市印度最大得优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6-18 01:40:00
我认为中国目前发展的比较好,中国是兔子,但是中国的改革有些停滞不前,或者说,当我们很穷的时候,改革总是大步向前,但是变富了就畏首畏尾阻力重重,中国是兔子跑得快,可是体力可能不够,但是如果乌龟慢慢爬,乘着我们停滞,我们就会落后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