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坛友说 一带一路
691 1
2020-03-08
被历史忽略的独特楹联家张大千(二)

被忽视之三:冯幼蘅的模糊误读

冯幼蘅女士何许人也?她是大千的英文秘书兼助理。她以在大千身边的亲见亲闻,写过一篇题为《大千居士谈对联艺术》的文章。文中称大千“是标准的对联迷”,讲他在家、在医院,都对来客大谈对联艺术,把他记得的一些前人妙对佳联,吟诵给朋友听。冯文在段落标题“张大千喜书集句联”下,列举了几副大千常写的对联。这些对联中有集句联、摘句联,也有大千的自撰联,不过这位精通英文、却并不一定精通中国古文的秘书,又哪能辨别得清这种联、那种联?而只能模糊笼统地概括为好像都是古人的句子了。在如此情况下,冯秘书除封赠大千为“对联迷”外,对大千楹联的结论是:“他本人虽然不创作联语,但却喜欢书写对联。”

如此,楹联圈内人梁羽生与大千身边人冯幼蘅,观点一致,且有意思的是:冯秘书的观点,还被梁大侠引用在了自己的著作中。


被忽视之四:联界传播梁、冯观点

一个楹联圈内人,一个大千身边人,他们的观点和结论,被许多大部头的楹联专著所采用和传播。在《详说对联》一书中,将梁题“张大千常写的对联”,改为“张大千的集句联”,除删掉了梁的人称表述若干字外,其余全部借用梁文。《古今对联故事大观》一书中,对大千定下的评语是:“张大千不大撰对联,但却是‘对联迷’,喜欢‘话联’、‘书联’。”《中华对联大全集》一书,收入大千对联一副,而在“联外闲话”栏目下,用五百字介绍了大千,其文详说了张的绘画成就后,接着写“无论是诗词、篆刻、书法等,他都无所不通。”这就是说,大千的诗、词、书、画、印等全部点到了,但就是不肯加进一个字:“联”!

有本《张大千诗词集》专著,特列专章收录了大千对联七十一副(有重复和不合格的两副我们未计),看来是很重视大千对联了,但在作者二点四万字的长篇之前言中,提及对联的份量之轻(仅是一笔带过而已),显然与他列对联专章的初心,极不相匹配!作者尊封给大千的桂冠有:画家、诗人、书家、篆刻家、收藏家、旅行家、探险家、摄影家、美食家、烹饪家、美术家理论家、美术教育家、古书画鉴赏家、中国园林艺术家等共十四顶,但就是缺少词人和楹联家!

大千的若干集句联、摘句联,还被一些人误读为是抄写前人的诗句、文句。

综合上述所列,张大千“虽然不做对联”、“不大撰对联”,但却是个“对联迷”,喜欢“话联”、“书联”。如此而已,岂能期望称他为楹联家呢?真是历史误会了张大千!


三、独特出众的联家

鉴于大千在楹联方面的杰出作为,他入列楹联家当之无愧!

一九九二年出版的《中国楹联家大辞典》,对张大千评语四句话:“工绘画,精书法,娴诗词,擅楹对。”

一九九九年出版的《中国近现代名家名联》,收入张联十三副,其评语为:“联语与书法并存,多简短而含蕴,格调清新。”

二零零三年出版的《楹联》,收入大千联十二副。

二零一四年出版的《中国对联集成·内江卷》,杨方德担任了编委,书中收入大千联一百一十多副。

根据我们近些年的又多方收集,眼下定稿的《张大千楹联集》,已集有大千楹联作品四百多副。鉴于此,我们对大千楹联地位问题的判定是:

张大千是位独特出众的楹联家!


张大千对联的独特之处是:一、题画联最多,在他的对联作品中占了过半。二、古色古香的国学韵味极浓,大千联中集句联、摘句联甚多。 三、大千还善于运用古人轶事、典故。

鉴于以上所述,张大千楹联,实乃起源于读万卷书,扎根于广知博识,运用于灵活贯通,落实于传承创新。读大千楹联,颇有古今交融、时空穿越的美好感觉和享受。这里,既有千百载传统继承的基因,又有数十年开拓创新的元素。

所以我们敢说:张大千是位当之无愧的楹联家!而且是位杰出的、与众不同的独特楹联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20-5-5 21:18:28
感谢楼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