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糙地说,海啸首先给一国的基础设施带来破坏,而这些基础设施大部分带有public goods的性质,是一国经济增长不可缺少的因素。基础设施的重建,将是较长期的过程。
受灾国面临生产与生活双恢复的艰巨任务。如果生产能力破坏较少,只是生活设施破坏,经济的恢复相对会更快一些。如果遭到双破坏,经济的恢复将很漫长。生产能力的破坏不能单以已破坏的存量来计算,还要考虑到因破坏而减少的未来收益。生产能力最大的破坏是对人力资源的破坏,生产能力恢复中最重要的也是人力资源的恢复。
如果本地居民对本国经济失去信心,国外居民也对该国经济失去信心,经济恢复将变得更为严重。受灾国不应该只是单纯地接受他国的援助,因为援助只起到“第一推动”的作用,受灾国如果没有形成自我维持的机制,初始投入不管有多大,都会最终流于无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