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891 8
2005-01-01
海啸对印尼等国的经济造成影响是必然的

除去硬件上和人员上的损失 我们还可以从哪些角度来考虑计算这次灾难带来的影响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5-1-1 18:06:00

存量的损失有时不可怕,可怕的是损失创造新存量的能力。

不能或没有机会亡羊补牢,就是真正的损失了。灾害考验每个政府应付突发事件的能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1 18:26:00

灾害考验每个政府应付突发事件的能力。

同意...

有网友说了这么句话-=-

每次灾害有时不是突显人类在自然面前的脆弱性(人类在自然面前总是很弱小的),而是突显政府在public goods方面的脆弱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1 18:34:00
那么这次海啸究竟又对创造新存量能力造成了什么样的破坏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2 08:31:00

粗糙地说,海啸首先给一国的基础设施带来破坏,而这些基础设施大部分带有public goods的性质,是一国经济增长不可缺少的因素。基础设施的重建,将是较长期的过程。

受灾国面临生产与生活双恢复的艰巨任务。如果生产能力破坏较少,只是生活设施破坏,经济的恢复相对会更快一些。如果遭到双破坏,经济的恢复将很漫长。生产能力的破坏不能单以已破坏的存量来计算,还要考虑到因破坏而减少的未来收益。生产能力最大的破坏是对人力资源的破坏,生产能力恢复中最重要的也是人力资源的恢复。

如果本地居民对本国经济失去信心,国外居民也对该国经济失去信心,经济恢复将变得更为严重。受灾国不应该只是单纯地接受他国的援助,因为援助只起到“第一推动”的作用,受灾国如果没有形成自我维持的机制,初始投入不管有多大,都会最终流于无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5 09:04:00
人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