诫句,对联句法之一,即含有警戒的语气。如格言联:“修心须悟存心妙;炼性当知养性难。”
问句,对联句法之一,即含有设问、反问的语气。如题弥勒佛联:“日日携空布袋,少米无钱,却剩得大肚宽肠,不知众檀越,信心时将何物供养?年年坐冷山门,接张待李,总见他欢天喜地,试问这头陀,得意处有甚事来由?”
隐句,对联句法之一,即将所表达的意思,隐藏在句中,须再三玩味琢磨,才能知晓联文所隐的深意。如咏煤联:“一味黑时犹有骨;十分红处便成灰。”
禁句,对联句法之一,即含有禁止的语气,但又不用命令式的口吻。如格言联:“同是肚皮,饱者不知饥者苦;一般面目,得时休笑失时人。”
递句,对联句法之一,即含有逐渐传递的语气和意思。如:“衍圣公县县令;琉球王国国师。”
环句,对联句法之一,即运用顶真、回文、回环等法使句势形成环绕回转。如双忠祠联:“国士无双双国士;忠臣不二二忠臣。”又如道家联:“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呼应句,对联句法之一,即句中有上呼下应的意思。有的呼应明白、直接,如:“风翻白浪花千片;雁点青天字一行。”“花千片”是与风呼应,“字一行”是与雁呼应。有的呼应隐蔽、迂回,如:“水月寺鱼游兔走;山海关虎啸龙吟。”鱼与水、兔与月、虎与山、龙与海,都是暗相呼应的。
直书句,即连贯句。
推句,对联句法之一,即含有逐层推进意思的句式。如居室联:“松竹秀而古;山水清且闲。”
倒句,对联句法之一,即倒装句,将本应置于前面的字词反置于后。如:“芳草斜阳外;落花流水间”,便是“斜阳外芳草,流水间落花”的倒装句。
迭句,对联句法之一,指相同句式的句子重迭而成。如格言联:“柔日读经,刚日读史;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转句,对联句法之一,即有转折意义的句式。如家具店联:“不但铺垫美;而且坐卧安。”参见“串对”条。
省句,对联句法之一,一般指省略主语的联句。如:“是名教内老头陀;与尼山有香火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