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金融投资论坛 六区 金融学(理论版)
2866 6
2010-04-28
做市商机制在银行间市场,以及银行对外报价运用已久,但是我国金融投资领域上还没有真正引入,股票、期货、现货、外汇,这么多产品,有没有那个适合做市商机制呢?请各位多多指教!
        天津贵金属交易所,专做黄金白银现货投资的交易所,实行的就是做市商机制,但是本人作为其中的一个工作人员,心里一点底也没有。网上看的资料说做市商机制主要是活跃市场,增强流动性,但是也相当于是风险投资。而天津贵金属交易所的二十多家会员,财力均不强大,能撑得起这一片天地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6-5 17:14:24
股票很适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6-9 10:14:52
中国的股市应该不好做啊!毕竟是单向操作的,做市商操作起来就更加麻烦了,必须利用融资融券来配合使用,但是我想券商也会谨慎参与的!制度不完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6-10 11:53:26
因果关系应该是一个市场发展到了一定程度,必要会产生做市商。而不是人为滴“指定”做市商去“活跃”市场。国内的做法很多是从行政出发,作为某职能部门“加强市场基础建设,完善市场交易机制,防范和引导市场风险”这样的政绩目的。也就是说只管开场敲锣,然后就和我没关系了。
引入做市商,起码要考虑这些方面:
是否形成了一级、一级半、二级以及零售市场这样的大概划分
市场本身的流动性到了什么程度,是个深度的问题
市场的产品或者交易品种是否完备,是个广度的问题
交易行为是否趋同?(特别是存在政策影响强烈的市场上)
交易商数目是否达到一定程度
交易商是否已经自然滴出现层级(非人为划分)
交易商的报价能力(这个和财力无关)
潜在做市商的赢利模式是否已经存在
潜在做市商的风险敏感度在哪个阶段(部分和下面的最终做市商相关)
众多交易者是否对议价敏感
在出现单边市的时候,是否存在“最后”的做市商,或者政府干预者
以及针对特定品种的交易平台和投组、风险管理等系统,包括提供厂商
等等
国内、台湾和新加坡等已经有很多失败的案例可供参考。国内目前唯一比较成熟的做市商模式应该是在外汇交易中心市场,非常值得借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6-19 12:19:35
4# stqidian
顶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6-19 17:57:01
中国的投资银行不发达,处于初始阶段。还有一段路要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