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包括疫情蔓延至全球、最大客戶蘋果(Apple)財測示警,以及華為砍單與美方擴大華為出貨限制等負面傳言困境,台積電迄今仍未調降首季財測,顯見7奈米/7奈米EUV、16奈米和8吋晶圓產能需求依舊強勁。
市場觀察,台積電對於首季業績達標信心不減,也顯見眾多負面傳言並非完全貼近事實。現階段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全面抑制終端需求,但暫未對台積電帶來顯著衝擊。


台積電2020年2月營收為933.94億元,較1月減少9.9%,為自2019年8月以來,單月營收首次跌破新台幣千億元,但仍比2019年同期大增53.4%,累計前2月營收約為1,970.78億元,相較因晶片客戶持續去化庫存致使營收大減的2019年同期,大幅成長41.8%。
台積電先前公布,首季受惠客戶對手機、高效能運算(HPC)等需求持續成長,7奈米、7奈米EUV製程產能需求強勁,營收可達102億~103億美元,略低於2019年第4季103.9億美元,以新台幣兌美元匯率29.9元估算,營收約介於新台幣3,049.8億~3,079.7億元,會是淡季不淡的一季。以此估算,台積電3月營收須衝上1,079.02億元,方可達到財測低標。
另外,近期華為因庫存高達5,000萬支,傳出大砍台積電訂單,還有同時盛傳美方有意將技術含量限制由25%降至10%,以及擬限制外國企業使用美國設備替華為生產晶片等消息。
但據了解,台積電仍是華為最重要代工夥伴,目前僅是訂單調整,台積電亦進行客戶生產排程調配,並未有所謂大幅砍單動作,而美方迄今仍未正式公布擴大對華為的限制,目前並未對台積電有所影響。
據了解,雖然肺炎疫情對中國仍至全球終端需求帶來顯著衝擊,但晶片業者仍不敢輕易對台積電砍單,深怕待疫情解決後,未來恐將花更多費用、時間重新排隊搶產能。
此外,供應鏈亦認為疫情應會在年中就會解決,因此買氣不會消失,只是往後遞延,受惠5G、AIoT等新應用全面起飛,半導體含量持續增加,下半年半導體成長動能將全面轉強。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蘋果財測示警、華為亦進行訂單調整,市場傳出台積電業績恐大減,然據了解,台積電7奈米/7奈米EUV製程產能狀況完全是供不應求,減少給華為海思的產能,馬上就有超微(AMD)、NVIDIA、聯發科等多家大廠搶著要。
此外,台積電5奈米將在4月正式量產,目前接單滿載,包括蘋果(Apple)最快9月發布的新一代iPhone所採用的A14晶片、華為海思新款5G規格麒麟手機晶片,以及高通(Qualcomm)5G數據機晶片X60及新一代Snapdragon 875手機晶片。而在2020年第一季量產的6奈米製程,已有華為麒麟820與紫光展銳5G晶片虎賁T520大單。
另外,氣勢高昂的超微,包括NB、DT、伺服器與客製化晶片等全系列新品也早早預訂7奈米EUV與5奈米產能,成為台積電訂單規模擴增最大且最快的客戶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盛傳英特爾調整最新Xe架構GPU生產規劃,部分型號委由台積電6奈米製程代工,目前未獲證實,事實上,台積電與英特爾合作多年,英特爾於2009年時宣布移植Atom處理器核心至台積電開放創新平台(OIP),並委由台積電代工內建Atom核心的系統單晶片(SoC)。
另在2013年,搶進平板與手機平台市場的英特爾,將整合Atom處理器、3G基頻及WiFi等網路通訊功能的SoFIA手機單晶片交由台積電代工,目前FPGA系列與車用晶片產品亦下單台積電。
市場認為,疫情何時消失仍不明,但台積電持續保持先進製程領先態勢,良率品質表現穩健,已是英特爾、超微與NVIDIA,以及蘋果、華為、高通及聯發科等大廠代工首選,營運表現不至波動太大,目前觀察首季財測應能達標,若第2季因需求抑制而致使業績走跌,下半年仍會有遞延效應,全年業績表現應可如預期持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