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社会,人们讨论得越来越多的便是大学生就业问题。每年看到无数西装革履的高校毕业生涌向几道狭窄的应试门,而最后又有多少人能够顺利从这些门进入公司的门,这条路上又有多少不为人知的血与泪,恐怕只有在门边“挤出血”的“圣斗士”才清楚,甚至连他们也只是一知半解。面对这样的就业压力,我们开始思考,作为一个大学生,到底是人力资本更重要呢,还是社会资本更占主导地位呢?这是一个纠结的问题。
众所周知,“关系”一词对于社会生活的重要性,尤其是在中国社会,更是将它演绎得淋漓尽致。在庞大的人口压力之上,本就艰难万分的毕业生,再加上“关系考核系统的严酷筛选”,更是难上加难。所以,这里所说的社会资本就是指自身所连带的一张张关系网,而人力资本就是我们的专业技能和自身所具有的工作能力。
个人认为:
从就业的方向层面上看,选择去私营企业、外资企业的毕业生更需要的是人力资本,毕竟这些公司关心最多的还是企业价值最大化,利润最大化。所以那些“背背”不硬的毕业生更愿意去这些企业,当然他们要的是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所以人力资本的积累就至关重要了。而选择去国营企业或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的人就需要具有相当的社会资本了,这里面的斗争之剧烈程度绝对不亚于市场竞争,所以“背背”不硬的很少有机会踏入这些门槛,即使有幸进入了也大多是一边替社会资本雄厚的同事做跑腿,一边欣赏他们上网看报品茶。
从远近角度来看,就近期而言,社会资本是高于人力资本的,因为万事开头难,很多人千辛万苦才挤进去,而有的人却只需一个电话就可以昂首阔步迈进去了。而且由于政策对市场经济的影响,往往社会资本较厚的人能在短期内青云直上,而一步一个脚印的劳苦大众就没那么轻松了。但就长期而言,还是人力资本比较重要些,毕竟路遥知马力,社会进步还是要靠有真才实干的人,所以除了一些“与政策挂钩性”极强的一些人员,大部分还是靠积累的人力资本获得成功。
最后,我想说的是,出于保险起见,最好还是二者兼顾,从小就培养双重资本,当然天生就具有社会资本的幸运儿就更要努力了,虽然这么说有些功利化,单就目前而言还是先把物质生活搞好再去讲精神上的超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