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工作经历
2019.11—至今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教授、博士生导师
2016.1—2019.7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与管理研究院 教授、博士生导师
2010.8—2015.12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与管理研究院 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2014.9—2015.8 美国波士顿学院 访问学者
教育经历
2005.8—2010.6 美国印第安纳大学 经济学博士
2003.8—2005.5 美国印第安纳大学 金融数学硕士
1998.9—2003.7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数学学士
发表文章
中文期刊:
12.“信仰与个人捐赠”, 与孙榆婷、成酩、龚强合作,经济学(季刊),已接受,即将见刊
11.“经济增长、结构优化与中国代际收入流动”,与李任玉、龚强、何勤英合作,经济学(季刊),2018,17(3),995-1012
10.“相依结构、动态系统性风险测度与后验分析”,与王锦阳、刘锡良合作,统计研究, 2018, 35(3): 3-13
9.“期望损失的后验分析”,与Juan Carlos Escanciano合作,财经研究,2017,43(12), 74-99 (本文为Backtesting Expected Shortfall: Accounting for Tail Risk的中译本)
8.“关系、保险购买与保险赔付”,与张栋浩、张林、朱光伟合作,管理科学学报,2016,12, 95-109
7.“出国镀金,回国高薪?”,与孙榆婷、赵国昌、李睿合作,金融研究,2016,11,174-190
6.“关系、正规和非正规信贷”,与孙永苑、张林合作,经济学(季刊),2016, 15(2), 597-626 (转载于财经 2016年18期)
5.“匹配法综述:方法与应用”, 与温兴祥合作,统计研究, 2015, 32 (4): 104-112
4.“关系、股市参与和股市回报”,与朱光伟、张林合作,经济研究,2014,11,87-101
3.“富爸爸、穷爸爸与子女代际收入差距”, 与李任玉、何勤英、龚强合作,经济学(季刊), 2014, 14,231-257 (转载于东方早报,南都观察)
2.“我国农村家庭消费行为研究—基于健康风险与医疗保障视角的分析”,与丁继红、应美玲合作,金融研究,2013,10,154-166
1.“需求冲击下的非单调价格调整:来自京沪高铁沿线民航市场的证据”, 与韦锋、张岚、李涵合作,南开经济研究, 2012, 第6期,133-150
科研项目
2017.1—至今,“系统性风险的建模和检验”, 中央高校重大基础理论项目, JBK171117.
2016.1—2017.12,“出国镀金,回国高薪?”,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项目, JBK160144.
2015.1—2017.12,“风险管理模型的设定检验”,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71401140.
2014.4—2015.11,“房产税和限购令对房价的影响”,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项目, JBK140138.
2011.9—2015.9,“金融模型拟合优度的检验”,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 11XJC790002.
2010.10-2012.12,“金融模型的设定检验”, 西南财经大学211工程青年项目,211QN10085.
奖励
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2018-至今
长江学者(青年学者)2016-2018
2017年度王宽诚教育基金会高水平学术会议
刘诗白奖励基金优秀成果奖,2014-2015,2016-2017
西南财经大学唐立新优秀科研教师奖, 2014,2015
西南财经大学经管院优秀导师奖, 2014, 2016
西南财经大学经管院优秀教学奖, 2012, 2014, 2016
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第五届中国社会保障论坛三等奖,2013
西南财经大学经管院优秀服务奖, 2012
会员
Member of the Econometric Society, 2009-present
Member of the Chinese Economist Society, 2010-present
中国管理科学与工程学会金融计量与风险管理研究会, 理事, 2017-至今。
-------------------------------------问答汇总-------------------------------------
Q1坛友小小小庄:
杜老师,您好,有过出国留学得经历,看到您的一个科研项目是:出国镀金,回国高薪?很好奇老师您得到的结论是什么?
A1:只是本科留学归国的话,对收入晋升找工作等各方面都没发现优势,但研究生归国发现明显的优势。
Q2坛友dnq:
杜老师,请问当前小贷公司的爆雷如此之多,如何看待信用制度的建设?
A2:现在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好多团队都在做。之前各种数据的质量不是很好,想完全关联起来也比较困难。但在现在大数据背景下有一定改善。也有一些相关团队在搜集小微企业信用方面相关的信息。当然淘宝等本身对小微企业就有好多数据。
Q3坛友redflame:
杜老师好,新冠疫情对中国经济的负面影响已经非常明显,在您看来,疫情过后,怎样的金融政策有利于将这种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A3:厦大的周颖刚教授做过相关方面的研究
http://mooc1.chaoxing.com/course/205972725.html
一些数据在
https://dataverse.harvard.edu/dataverse/cdl_dataverse。
Q4坛友Taylor-Li:
杜老师好,请问关于实体企业在持有金融资产的问题,您怎么看?
A4:不做相关的研究,不好回复。抱歉。
Q5坛友timesever:
杜老师您好!看您本科学数学,为什么后转经济学呢?数学对经济学的真正重要性在哪里?
A5:我发现自己还是不能完全静下心来研究数学,觉得研究数学需要耐得住寂寞,做一些看不到与现实生活有直接关联的研究。而经济学感觉与现实关联更大一些。数学(尤其是概率统计)为经济学提供了重要的研究工具。博士的高级宏观高级微观好多是在已有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严格的数学化。
Q6坛友小小马克思:
杜老师您好,您如何看待金融资产的定价,过高或者过低的危害有哪些?在历史的长河中,作为个人所有者如何配置自己的金融资产呢。
A6:我个人不做这方面的研究,不好做推荐,抱歉。
Q7坛友汗青一木:
杜老师您好!请问您怎么看中国目前的信用风险问题?
A7:感觉越来越重视信用建设。之前各种数据的质量不是很好,想完全关联起来也比较困难。但在现在大数据背景下有一定改善。也有一些相关团队在搜集小微企业信用方面相关的信息。当然淘宝等本身对小微企业就有好多数据。
Q8坛友jinlu310:
杜老师,您好。您的学习经历显示您的本科与硕士阶段都是学数学出身的,到博士阶段改为了经济学。多年来,金融学、经济学学科有大量的理工科背景的学者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很多甚至大部分在国际上排名靠前的华人经济学家都是理工科出身。有种说法甚至提出:要想在经济学、金融学领域取得更大的成就,你本科千万不能是学经济、金融的,而应该是学数学、物理的。您如何评价这种说法?谢谢您。
A8:经济学的训练和技术都很重要。我的导师跟我说过:像是一个光谱,光谱的一端是完全凭经济学直觉(像Granger完全是盯着两个图看,然后就提出了协整的概念),另一端是完全凭技术,别人无法证明的东西,我证明出来了。Granger提出协整概念后,找到了Robert Engle将其严格数学化。那我们要想一想,自己想把自己放在光谱的什么位置?两端恐怕都不容易。大部分人应该是在中间位置。
Q9坛友18249079690:
杜老师您好!请问您在做金融计量分析时,比较经常使用什么软件?常用的几种软件如EViews、GAUSS、Stata等,您有什么评价?
A9:金融计量我用的最多的是Matlab. 首先一些常用的工具Matlab里都有,相关方面的研究者也经常发布Matlab写成的新程序。如果你只是使用一些已经成熟的金融计量工具,又不需要编程可以用Eviews,点击操作就好了。
Q10坛友风舞水寒:
杜老师您好,2019年猪肉价格暴涨,时至今日价格依然很高,您认为疫情期间到疫情结束价格会如何变化?
A10:猪肉是与大家生活息息相关的产品,你也可以进一步研究疫情对一大类产品或CPI, 对一个行业,对就业,对经济的影响。可以参考厦大的一些相关讲座 http://mooc1.chaoxing.com/course/205972725.html,
一些数据在https://dataverse.harvard.edu/dataverse/cdl_dataverse。
Q11坛友17746530805:
杜老师您好~请问医疗行业的保险现在值得买吗?
A11:如果你是说 个人应不应该购买保险,那答案是肯定的。大病险最重要。
Q12坛友兮兮期:
杜老师好,您能否介绍一下国内、外比较优秀和主流的金融计量学和金融风险管理方面的教科书,以及一些优秀的线上课程?尤其金融计量课程,很多实力一般的高校(比如我们学校)可能还开不出来,有深造需求的学生不得不进行自学,希望能得到您的建议,谢谢。
A12:最推荐的是Oxford的kevin sheppard的Notes。此外, Brooks, Chris,"Introductory Econometrics for Finance", 有些章节也可以参考,要更简单一些,基于Eviews。Tsay, Ruey S, "Analysis of Financial Time Series",以及Christian Gourieroux, Joann Jasiak (2001): "Financial Econometrics: Problems, Models, and Methods", 也都是经典教材,更偏技术一些。
Q13坛友愫音丶:
杜老师,您好,互联网金融这几年的发展的很好,但是我们也看到了金融科技的双面性,在增强金融体系适应性、普惠性的同时,可能使金融风险传导更加迅速、金融风险结构更趋复杂,给金融安全带来巨大挑战。对互联网金融存在的风险您有什么看法?
A13:个人做的偏金融风险建模。推荐你看一下中央财经大学 方意教授的一些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