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休闲灌水
2198 2
2010-05-02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题记


(一)



三月的校园,叶子一片一片鹅黄变成了浓绿,冬日留下的苍树老枝不知何时葱茏了草坪小路,主楼门前的主干道洋溢着年轻的喜悦和蝶群般的曼妙身影。悄悄地,杏花桃花开过了,走在路上,不经意间抬头看去,已是繁花似锦。那片绿意掩映下的老房子散发着古朴、悠远的韵味,每次走过它们,总让人有一种难以言状的感觉:这里发生过多少故事?




那天刚好走过崇学楼后面,一位同学正向旁边几个人讲一棵树:“这棵树是*大最老的一棵树(侧柏),有***年了,看,上面还有树牌,是清朝***时候的树!”像小孩子仰望老人一样,一双双年青的眼睛亲切地注视着它——一颗老树,它知道,这群年青人在欣赏它,因为它依然那么茁壮茂盛。再往前走就是孔二小姐的故居了,有多少次了,新生初到、朋友来玩,我们总会到这里,这里很老,几乎和那棵老树一样久远,小小的几出四合院,无声地迎接了一个多世纪的人,它依然在这里,等着更多的人。


在崇学楼的前面是两块草坪,草坪的旁边是两幢飞阁流檐的古楼。左边的草坪里有两棵枫树,一到秋天,在古楼彩瓦的衬托下,这两棵枫树满满的都是秋韵。这里很安静,也许是因为这两幢老楼吧,它们需要安静,大度的校园在容纳得下青春浮躁、喧哗的同时,也心思细腻地给两位老者了应有的安静。安静是因为知识的沉淀,是因为知识海洋的深沉宁稳。电视剧《李大钊**》曾在这里取景,是啊,一代大师,唯有这里才能够使人们体味到一代大师的兢兢业业的求学求知求真的风度。当然这里还拍摄过很多历史题材的电视剧,它们要的正是这种切合史韵的古朴、典雅、安详。


再往前走,不远处就看得见图书馆了。这里几乎已经到了学校的大门口了。而其实上,在伟岸的校门往外去还有很大的地方的,不过现在图书馆算是边缘于这座美丽的象牙塔了。这里是我常去的,而到这里当然是要学习。在一二年级时我是偶尔才来这里的,没有看多少书增进多少知识;还好,那时我几乎看遍了所有阅览室的书架,具体没看多少书但记住了很多书的名字,认识了很多在知识匮乏而求知欲强烈的高中时根本没机会看的书。


记得一年级来报到时,我独自一人从省城坐车从家乡来到这个陌生的省份,从榆次下车后茫然对着火车站不算大的广场四周,心里对自己说:新的生活开始了!抿了抿嘴,按捺着心里的兴奋,重又在售票厅买了到学校的车票,路很近,近一个小时后我走出了太谷火车站地道出站口。看见校车了,还有高年级的学长在那里忙碌着接新生。小小的车站用挤满了来报到的新生。我提着自己的行李上了一辆载满人的校车。车开了,算是启程吗?


看见了,不远处一根孤独的电线杆上擎着“×××大学”的路标牌。汽车拐下铁道立交桥,透过清晰的车窗,整个暑假都萦绕在脑海里的大学终于呈现在了面前:她完全出乎了我的意料,完全。太美丽了!不是奔放不是魅力四射不是给人如蹬高殿的神秘激动,她静默、谦虚、婉约、幽深、干净,甚至有些空灵;来这里很久以后我才深深的体会到,其实她更具吸引人的地方是她的博纳宽容。


走进来不及细细品味的校门,就是图书馆了。我心里终于还是难以抑制这份心情,哪里顾得上领着我们报到的学长对报到程序的介绍,我提着行李傻楞着仰望图书馆,根本没听到这噪杂的热闹场面。大家肯定都是很兴奋的——九月对很多人来说就是生活中普普通通的一个月份,可是对考上大学同学来说,那是一生都忘记不了的心情。是啊,九月就是一个心情,一个像九月的天空一样,辽阔、爽朗的心情。


逝者如斯,匆匆几年弹指一挥间。


每天坐在图书馆四楼的自习室里,谨慎地以求知识的精进。这美丽温馨如家的校园赋予了我很多,也接纳了我的很多——懂事的不懂事的。现在我强烈的感觉到的也最感到幸运的是,她给了我最弥足珍贵的胸怀和求真信念,这将是我一生受用不尽的精神食粮和求索动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5-2 20:44:01
逝者如斯,匆匆几年弹指一挥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4 20:59:05
1# 屈指 (二)

        这几天一直在读鲁迅先生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纪念刘和珍君》------我身边也是有百草园也是有藤野先生也是有刘和珍君的。

       图书馆的后面是一片开阔的试验田,从四楼自习室隔窗向外望去,这片绿油油的田野尽收眼底,而这份开阔也一下子就驱走了书桌、凳子和厚厚的书本带个同学们的疲累。与这片试验田毗邻的就是学校的植物园了,那里有移植于全国各地的树种和蜿蜒曲折的小路、亲切舒适的石凳,一到夏天就成了葱郁的避暑好地方。同学们或席地而坐或干脆躺在草坪上读书看报,幸福的情侣们一对对留连于安静清幽;你高兴了可以来这里赏心悦目你不高兴了可以来这里仰天看看调皮的透过葱茏密树的丝丝阳光,总之,这里就是一个使人忘忧的心灵氧吧。无数次地,我和好朋友在这里高谈阔论,天南海北,无形中,在精神上我一次又一次地得到这片绿意的洗涤和升华。到了秋天,这里就是另一番生动风景了。“金色的秋天”,我想,秋天里每个人到这里来最先的感受肯定是这样的,明朗的秋风里,一片片叶子飘下,使人一下子就想到了刘禹锡的“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不是在画里,却胜似丹青妙笔。谱一首蝶恋花,不,这个词牌有些婉约,应该是《采桑子-重阳》这样的胸怀和诗意。我曾经也写过一些的,只有一首它的灵感正是来自这片园子。

浪淘沙      重阳

重阳今又到,黄花香飘,一片秋风扫寂寥。万里长空云渺渺,雁失碧霄。

有情人不老,心阔志高,敢向人间探正道。古今兴亡多谈笑,滚滚浪淘。

      

        每个人的求学道路都不会是坦荡如砥的,学习生活中总会有百思不得其解的难题。幸运的是在求学的每一个阶段我总会遇到一个给我醍醐灌顶春风沐浴的老师,他们点悟我的困惑,是我一次次逾越生活的障碍。

        在学校东南面约四公里的大佛山有一座天宁寺,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那里谒见了寺里的方丈老师。他使我彻底改变了对宗教的传统观念,因为他的思想从根本上就没有局限于宗教。在数次的谈论中,他更多的思想是从客观上对社会各个方面的深刻见解。我终于明白:在常人眼里他们的避世与世无争,其实并不是消极。我们会各执己见强烈争论也会在某个地方心灵共鸣共悦。在心灵上,我无数次地对这个世界俯瞰,真可谓是“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他的点拨,使我的很多思想得以拨云见日。我们谈论辩证法谈论唯心论谈论哲学的不同学派——他的佛学理念似乎仅仅是他整体思想的一部分。而我的很多思想也籍于跟他辩论才逐渐系统化和趋于完善成熟,使我的心灵腾出更大的地方来认识更加广阔的世界追求更远的真理。

       三月的校园渐渐热闹起来了,告别了冬日的胶柱鼓瑟和沉闷。各个社团又开始繁忙了,仿佛春风吹醒了花儿,宣传栏里又有了更多的新观念新话语。我和朋友走在这一路的新繁华里。青年的血是热的,情是挚的,所以才叫热血青年。近一段时间以来,校外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时代在日新月异,大学也在随时代向前。西南干旱、青海地震,世界许多地方也都发生了令人痛苦的事情。强烈地感应到这些剧烈的变化的当然是青年,他们在行动,身在远方,心系灾区。

        朋友要走了,不是要离开学校,是要走一条更踏实的路。我们默默地看着这个校园,谁也没有说话,或许这时只需用心去感受。此时的一切也都化为了一首晦涩的《水龙吟》。

烟雨苍茫春意,换了幅乾坤天地。

万象更新,百花怒放,盎然朝气。

墨客多叹,惜春伤怀,笑他太痴。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览万年,争朝夕。

男儿志在四方,又何惧,劳燕分飞。

一杯春光,会当再聚,明媚胸怀。

笑谈古今,指点江山,舍君其谁?

(三)

       要想用一篇数千字的短文来纸上呈现校园的姿彩似乎显得有些贪心了,农大一百年的厚重沉淀是大部头的作品也难以尽致的,她本身就是一篇跌宕起伏的作品,总会在不经意里给你以相见恨晚的遗憾和珍惜情怀。

        从植物园往北走,穿过环状柏树林,紧接着是一块紧凑的花园,花园过去也就是当初的崇学楼了。其实农大真正的内涵就在这里。如果修养是一个人后天的积累而内涵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气质的话,那么农大的自然内涵就是这里的静谧、恬静所赋予的,抑或说,是农大的内涵使这里显得静谧、恬静。这里是由一幢幢红墙青瓦的独立的阁楼组成的。其实成它们阁楼并不准确,它们大多是一层。当然除了古朴典雅的阁楼还有的就是参天的白杨树以及矮处的花花草草,反正到了这里总使人眼花缭乱,随处都是一道美丽风景,你知道看哪里?这里使人联想到“天人合一”,如果不是坐落在学校里,或许人们会想到远离尘埃的某个道家或佛家静地。其实,这里是学校外教的住宅区。我想,这里的环境洋溢着的特有的文化气息也许正是那些老外们来中国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吧!红墙绿瓦隐苍翠之于农大就好比月夜荷塘之于清华园好比一塔湖图之于燕园。

        崇学楼两旁的古楼依然矗立,每每走过它也依然会被勾起很多的往历史深处去的幻想,它静静地,安详地看着每天从身旁走过的老师、同学------

        孔家二小姐的闺阁故居也依然默在,很多探访农大的人也依然会在一句句耳熟能详的指路的话语的引导下抑或一个个自豪的身影的带领下来到这里,拍照合影,很认真地谈论这段不算很长依稀了解的历史。在这里,军事电视剧《亮剑》曾多处取景;在这里,有年逾古稀的崇圣楼;在这里,曾经作为后花园是某个名门望族的心情落脚地。

        它们就这样默默地在那里,在那里看着这么多年的人来人往这么多年的花开花谢这么多年的风风雨雨这么多年的日升日落这么多年的月缺月圆------

        它们就这样安详的在这里,在这里等待着多少的莘莘学子等待着多少的桃李天下等待着多少的繁花似锦等待着多少的春夏秋冬等待着多少的沧海桑田------

        它们看着,等待着,看着这个世界,等待着下一个世纪等待着你我等待着这个时代给它们的变与迁,等待着下一个春暖花开时------

后记:写一篇文字是很痛苦的事,不写的时候,有一种压抑着思想的痛苦,写出了有一种决堤溃坝的痛苦。总想写出好文章,可至今仍没有搞明白什么样的文章叫做好文章,或许我的寥寥数语仅仅是一些文字的堆砌吧!但正如艾青先生说的:“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我并不是在试图写一些文字,而是在用一些文字表达一种泪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