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金融投资论坛 六区 金融学(理论版)
3560 4
2006-03-31
<P > </P>
<P ><o: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o:p></P>
<P >市场经济下,为什么银行总存在呆坏帐,呆坏帐是多少?在这里我用一个公式来说明一下:</P>
<P ><o: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o:p></P>
<P >银行呆坏帐数量(不计贷款利息)<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存款总额<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银行已收回的贷款利息<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 </FONT>未到期的贷款数额<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银行已付给客户的存款利息……(<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FONT>)</P>
<P ><o: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o:p></P>
<P >下面对这个公式说明一下。要理解这个公式,大家最好先看看我前几天写的《我来证明市场经济里有赢就必然有亏》,如果你没看,我再简要地重复一下。</P>
<P ><o: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o:p></P>
<P >要理解这个公式,当然只能从货币进入社会的源头开始看。货币是怎样进入社会的呢?是通过贷款。我们假设一开始大家都不用货币,都是物物直接交换,那么这时社会上当然没有货币。后来货币造出来了,ZF鼓励大家用货币进行交易。这时有一个做帽子的商人张三去贷款,假设他贷了<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0000</FONT>圆。他就用这<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0000</FONT>圆去购买原料、设备等。这时就有<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0000</FONT>圆钱进入了社会,开始流通。如果我们假设这时只有张三一个人贷款,那么也就只有<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0000</FONT>圆进入了社会,即社会上只有<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0000</FONT>圆。</P>
<P ><o: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o:p></P>
<P >如果除了张三贷款外,还有李四贷款,他也贷<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0000</FONT>圆,他也用这<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0000</FONT>圆来买原料等,那么这时总共就有<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0000</FONT>圆进入了社会,社会上总共有<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0000</FONT>圆钱。由此可以看出,社会上的总钱数等于总贷款量。</P>
<P ><o: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o:p></P>
<P >什么是存款总额呢?这里的存款总额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客户存到银行里的钱;另一部分是散落在各家各户、各个企业、以及ZF手里,没存到银行里,大家存在自己家里的钱,总之这一部分是没到银行里。</P>
<P ><o: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o:p></P>
<P >下面我用一个具体的例子来解释上面的公式。还以上面的张三和李四作例子。</P>
<P ><o: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o:p></P>
<P >假设现在社会上只有张三和李四两家贷款,各贷<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0000</FONT>圆,他们买了原料、设备后,总共有<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0000</FONT>圆进入了社会,也就是说,现在社会上总共只有<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0000</FONT>圆。张三生产出来帽子后,他要卖了,假设他总共卖出去<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5000</FONT>圆的帽子,他就收回了<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5000</FONT>圆。他还了贷款,并支付了<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000</FONT>圆的利息,又发给工人<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000</FONT>圆的工资,交了<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00</FONT>圆的税,自己还余下<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900</FONT>圆。因为社会上总共只有<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0000</FONT>圆,这一被张三收回<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5000</FONT>,只剩下<FONT face="Times New Roman">5000</FONT>圆,那么李四最多能卖出去<FONT face="Times New Roman">5000</FONT>圆的产品,他最多只能收回<FONT face="Times New Roman">5000</FONT>圆。为了简单起见,我们就假设他收回了<FONT face="Times New Roman">5000</FONT>吧,那么他还亏<FONT face="Times New Roman">5000</FONT>。这时他就还不起贷款了。假设他带着这<FONT face="Times New Roman">5000</FONT>圆逃跑了,这时银行这一笔<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0000</FONT>圆的贷款就收不回来了,呆坏帐当然是<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0000</FONT>圆。下面我们来看看怎么用公式来计算。</P>
<P ><o: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o:p></P>
<P >这时社会的存款总额是多少?张三工人的手里有<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000</FONT>,张三有<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900</FONT>,ZF那儿有<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00</FONT>,李四那儿有<FONT face="Times New Roman">5000</FONT>,那么总共就是<FONT face="Times New Roman">9000</FONT>圆。还知道,银行已收回张三的贷款利息是<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000</FONT>,所以银行的呆坏帐数量<FONT face="Times New Roman">=9000+1000-0-0=10000</FONT>圆。正好与李四欠的呆坏帐相符合。</P>
<P ><o: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o:p></P>
<P >这个公式会用了吧。</P>
<P ><o: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o:p></P>
<P >可见,只要社会上有存款,就必然有银行的呆坏帐,想完全解决呆坏帐是不可能的。</P>
<P ><o: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o:p></P>
<P >这个公式可能还有不确切的地方。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对金融学没有研究,至今还不知道银行放贷是不是货币进入社会的唯一渠道。如果还有另外的一个渠道,那么我这个公式就不正确了;如果没有另外的渠道,那么这个公式就正确了。那么还有没有另外的渠道呢?</P>
<P ><o: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o:p></P>
<P >我怀疑还有另外一个渠道,就是ZF直接把钱投到社会。例如,现在钱造出来了,ZF把钱从造币厂那里拿过来,直接给它的工作人员发工资,或者直接用来买东西、投资等,这样这一部分钱没有经过银行放贷就进入了社会。我把这个渠道叫第二渠道。究竟有没有这个第二渠道呢?请知情的朋友告诉我。(这里提醒一下,这个第二渠道是违背经济学原则的)</P>
<P ><o: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o:p></P>
<P >如果有这个第二渠道,那么上面的公式应该改为:</P>
<P ><o: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o:p></P>
<P >银行呆坏帐数量(不计贷款利息)<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存款总额<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银行已收回的贷款利息<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 </FONT>未到期的贷款数额<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银行已付给客户的存款利息<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第二渠道投放的货币量……(<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FONT>)</P>
<P ><o: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o:p></P>
<P >当然,我上面的公式是经济学上的公式,是针对整个社会建立的一个普适公式。如果应用到具体的国家中,即应用到局部社会上,必须对公式中各项的含义能正确理解。这就象一个普适的物理公式,应用到具体例子上,也必须能对其中各项的含义正确理解,不能死套公式一样。</P>
<P ><o: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o:p></P>
<P >上面的公式,如果应用到某个国家上,即计算这个国家内银行的总呆坏帐,要知道下面的情况:</P>
<P ><o: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o:p></P>
<P >一<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这个国家内的银行有可能向外国提供贷款。所以这时存款总额就不能只计算这个国家内的存款总额,还要计算向外国贷出去的那一部分。</P>
<P ><o: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o:p></P>
<P >二<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外国也可能向这个国家提供贷款。</P>
<P ><o: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o:p></P>
<P >三<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外国资本家可能从这个国家赚走一部分钱。这部分钱可以看作是在外国人手里存放的。</P>
<P ><o: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o:p></P>
<P >四<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这个国家也可能从外国赚一部分钱。</P>
<P ><o: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o:p></P>
<P >上面的四项中,一、三项应该归到“存款总额”里去;四项应该归到公式(<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FONT>)中的“第二渠道投放的货币量”里面去;二项要分情况考虑。如果外国给的贷款直接给ZF,由ZF直接发放,那么这部分应该归到公式(<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FONT>)的“第二渠道投放的货币量”;如果这个贷款是交给银行的,由银行往下放贷,那么这部分就不能归到“第二渠道”里去。</P>
<P ><o: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o:p></P>
<P >请大家试着用上面的公式来计算一下中国的银行的呆坏帐是多少。当然,很多数据我们都不清楚,可以估计,有的也可以忽略。例如,存款总额就可以估计一下。</P>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6-4-2 22:44:00
方法很特别,不过感觉还是有漏洞的地方.呵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4-5 18:03:00

上面两个公式可以用集合的方法理解

假设截止到某年月日,银行共发放贷款N元,则社会上共有钱数是N元。社会上的这N元,有一部分可能又被存到银行里,有一部分在社会成员手里,即在银行外。故这个N元包括社会成员在银行的存款和散落在社会上的两部分,这个N统称为社会总存款数。再假设截止到上个时刻,未到期的贷款有N1元;到期未还的,即呆坏帐有N2元,那么N=N1+N2。再假设截止到上个时刻,银行共收回了贷款若干,收回的贷款利息是N3元,那么这时实际上的社会总存款数是N=N1+N2-N3。如果再考虑银行向存款客户支付存款利息N4元,那么社会上又多出N4元,那么这时N= N1+N2-N3 +N4。所以呆坏帐N2=N+N3-N1-N4。即呆坏帐(不计利息)=存款总额+银行已收回的贷款利息-未到期的贷款数额-银行已支付的存款利息。

以上不考虑第二渠道发放的货币,即政府向社会发放的货币。

以上内容可以用图来表示:

银行呆坏帐数量 = 存款总额……
上图中,长方形ABCD的面积表示的是社会总存款数N(包括人民在银行内的存款和自己手里的钱)。它来源于未到期的贷款N1、到期未还的贷款(呆坏帐)N2、客户存款利息N4。

上图的意思是:截止到某年月日,假设社会总共贷款若干笔。在这之前,虽然发生了许多笔贷款业务,但是被还掉的贷款的所有权已归银行,故这些已经被还掉的贷款不在社会存款总额里。所以这时社会总存款数是N1+N2。可是,银行收回的贷款利息N3要从余下的没归还的贷款(或叫社会存款总额)里出,所以这时的社会存款总额要比N1+N2的值少N3。那么此时社会存款总额是(N1+N2-N3)。在这之前,也可能发生许多存取款业务,可是存取款数目都在社会存款总额里,故存取款不影响社会存款总额。但是,银行要支付存款利息,这笔钱N4要从银行里出来,到社会里去,所以这样就使社会存款总额增加了N4。所以,社会存款总额N= N1+N2-N3+ N4。

故呆坏帐N2=N+N3-N1-N2。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0-20 17:34:32
大致是这个意思吧,总觉得漏洞忒多,现实中还是复杂得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2-5 21:00:46
觉得不合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