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道德监督
2010-5-4 22:22:12
呵呵,要求好高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4 22:34:25
博士,我还是算了吧。难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4 22:34:57
haihaola,要求不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4 22:47:08
河海大学居然对书记、校长、副校长有学术要求,不知道是否落实。没有达到要求的,是否辞职了?

9# sun5162635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4 23:06:43
现在博士不好毕业呀,大家不要读博士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4 23:40:33
博士还是不好毕业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4 23:40:57
谢谢楼主分享   这个博士也不容易读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4 23:57:13
各高校力争将博士生发展为论文民工后备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5 13:25:27
人大、北师大等7所大学取消一项硬指标

  昨天,记者从大学校长论坛了解到,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外交学院、中国农业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7所大学取消了“研究生毕业必须发表论文”的硬指标。学生即使没能发表论文,也能毕业。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提出,现在许多学校的“论文指标”都是自行规定的,当时是为了督促学生学习,避免“混文凭”。此外,因为有评估中心统计各校每年论文发表数量,所以高校逐渐开始功利性地重视论文发表情况。在人民大学,硕士生是没有论文发表要求的,对博士生论文的要求也有很大弹性,每年都有未发表论文的博士生通过答辩拿到学位。

  北京师范大学校长钟秉林说,教育部并没有研究生毕业必须发表论文的规定,高教法中也没有相应的法律。目前北师大的做法是分专业看导师的要求,给导师充分的自主权。如果导师允许学生不发论文就能毕业,学校就同意其毕业。

  “我们鼓励研究生发表论文。”中国农业大学校长陈章良说,研究生的主要任务就是研究,有了成果要发表,而且要尽快发表。但是我们坚决反对必须有论文才能毕业。对于基础学科,学校要求有论文,但一些应用学科,只要拿出证明你成绩的成果就可以,不一定必须要有论文。

  中央财经大学校长王广谦认为,以论文为指标并不科学。现在我们学校这一指标有所通融,不再是硬性规定。我们减少了要求发表论文的数量,希望学生能出一些有研究性的成果。对于硕士研究生,如果没有发表的论文,但只要参与老师的课题,有一定的成绩,就能够毕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6 12:15:40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关于研究生申请学位发表论文的暂行规定

(校学位评定委员会2006年3月24日通过)


学位论文质量是研究生教育的生命线,博士学位论文的学术水平反映了学校的办学水平。学位申请者将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以学术论文的形式公开发表,接受社会评价,对规范学位论文的评价准则、保证学位论文的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校研究生教育和学位授予质量,引导和促进研究生在高水平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参与科技成果的申报,对研究生申请学位时要求发表的学术论文和成果作出如下规定。

一、申请博士学位对发表论文的基本要求

1. 博士学位申请者须至少在国内外重要的学术期刊或学术会议上发表3篇论文(含相当于论文的其他成果),并满足本规定第2至5条对相关学科的要求和第14条的限制。

2. 数学学科要求同时满足下列条件:在SCIE收录源刊物至少发表1篇论文。

3. 物理、化学(含化工)、生物(含生物医学)、材料及力学类学科要求同时满足下列条件之一:在SCIE收录源刊物发表2篇论文;在SCIE收录源刊物发表1篇论文,并且另外在EI、MEDLINE或ISTP收录源刊物发表2篇论文;在EI、MEDLINE或ISTP收录源刊物发表3篇论文。

4. 我校其他工科学科要求同时满足下列条件之一:在SCIE收录源刊物发表1篇论文;在EI或ISTP收录源刊物发表2篇论文。

5. 对于经管、人文社科类学科,要求满足下列条件之一:在SSCI、A&HCI或SCIE收录源刊物发表1篇论文;在EI、ISSHP、ISTP收录源刊物或《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管、人文社科重要学术期刊目录》(见附件1)中的期刊发表3篇论文。

6. 如果申请者在国际著名期刊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或取得重大研究成果,经本学科学位评定分委员会2位委员签署推荐意见和分委员会主席批准同意,则对其发表论文的篇数及收录情况不做具体要求。

二、申请硕士学位对发表论文的基本要求

7. 硕士学位申请者须满足以下发表学术论文(含相当于论文的其他成果)的要求之一:至少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学术会议或我校认可的研究生学术活动上发表1篇论文;在本规定指定的7类收录数据库(见附件2)合作发表1篇论文,且本人署名为前三名。

三、其他学术成果的计算方法

8. 申请者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或省部级科技奖励一等奖1项,且有个人获奖证书,相当于在SCIE收录源刊物发表1篇论文;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二等奖(排名前七名)或三等奖1项(排名前五名),相当于在EI收录源刊物发表1篇论文。

9. 申请者在国际或国家标准中有重要贡献,相当于在SCIE收录源刊物发表1篇论文;在部门或行业标准中有重要贡献,相当于在EI收录源刊物发表1篇论文;获得授权国内外发明专利1项(排名前三名),相当于在SCIE收录源刊物发表1篇论文;获得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软件著作权或受理国内外发明专利1项(排名均为前三名),相当于在EI收录源刊物发表1篇论文。

10. 申请者参加专著编写,独立撰写5万字以上,相当于在SCIE收录源刊物发表1篇论文;参加教材或工具书编写,独立撰写5万字以上,相当于在EI收录源刊物发表1篇论文。保密学位论文申请者参加中国国防科学技术报告编写,本人为作者之一且独立撰写5万字以上,相当于在EI收录源刊物发表1篇论文。

四、统计方法及相关说明

11. 本规定中的论文及其他学术成果均应是与申请者学位论文相关的成果,而且在论文和成果中申请者的署名单位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术论文要求申请者是第一作者或申请者是第二作者时其指导教师(含副指导教师)是第一作者。

12. 本规定中的7类收录数据库(见附件2)均指网络版。“收录源刊物”是指通过网络在相关数据库可检索到的国内外学术期刊和学术会议,而且对于学术期刊论文要求可检索到学术期刊名称即可(不要求申请者的论文已被收录),对于学术会议论文要求已被录用(有收录号)。本规定中的“发表”是指学术期刊论文已公开发表或正式录用,学术会议论文已公开发表并收入论文集,已出版的学术期刊和论文集要求有符合规定的出版号。

13. 参加专著、教材、工具书或中国国防科学技术报告编写,要求提交第一作者关于申请者在其中独立撰写内容和字数的书面证明;在标准中有重要贡献,要求提交标准采纳的提案,或者相关机构和人员关于申请者贡献内容的证明。

14. 如果申请者的多篇学术会议论文都只被ISTP或ISSHP收录,则只以1篇计;如果申请者参加多份中国国防科学技术报告撰写,则只以1篇计。本规定中的其他论文和成果,在内容不重复时可累加计算。

15. 本规定中的要求只是申请学位的基本要求,故在审核学位时只统计本规定指定的学术成果。

五、其他

16. 本规定适用于学术型学位的申请,不适用于各类专业学位的申请。

17. 在申请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和审核博士学位时,要求至少2篇论文已公开发表,其中1篇论文须发表在本规定的收录源刊物,或相当于论文的学术成果已取得。在申请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和审核硕士学位时,达到本规定第12条对“发表”的要求即可。

18. 如果申请者仅未满足本规定的论文发表要求,经分委员会同意、校学位办公室批准可以组织其学位论文答辩。答辩通过者,可予以毕业,但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暂缓审议其学位。博士研究生毕业后24个月内,硕士生毕业后12个月内,满足发表论文要求后,由本人提出审核学位申请,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查并审核其学位。逾期不再受理其申请。

19. 我校留学生申请学位的发表论文要求见《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关于留学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基本规定》;同等学力人员申请博士(或硕士)学位的发表论文要求见《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关于授予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人员博士(或硕士)学位的实施细则》;我校高级人才研修中心的博士研究生申请学位的发表论文要求见高级人才研修中心制定的相关培养规定。

20. 研究生在申请学位论文答辩时,须提交已公开发表论文的刊物封面、目录和发表论文首页,或录用通知原件和录用论文,以及其他学术成果的相关证明。

21. 本规定自2006级研究生开始执行,2006级以前的研究生仍按原规定执行。如果2006级以前的研究生满足本规定要求,则可以执行本规定。

22. 本规定的解释权在校学位办公室,校学位办公室负责处理执行中遇到的特殊问题,重要事项须在学位审核时向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汇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6 12:17:12
附件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管、人文社科重要学术期刊目录》

(1)本目录中的学术期刊用于我校经管、人文社科的博士学位审核,校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评选。

(2)本目录主要选择了哲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教育学、外国语言文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等一级学科中,与我校研究方向相关的国内重要学术期刊,要求在学术水平上对应于理工科的EI收录源期刊,并且未被SSCI、A&HCI、SCIE和EI收录。对于我校硕士学位审核涉及的心理学、艺术学和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等其他学科,本目录未给出相关的学术期刊,由各分委员会参考本附件选择学术期刊的标准执行。

(3)本目录每4年调整1次,处于调整期间培养的研究生,可执行调整前或调整后的要求。

关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管、人文社科重要学术期刊目录》的详细说明见研究生院网站graduate.buaa.edu.cn。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管、人文社科重要学术期刊目录


综合类重要学术期刊

刊  名
国内刊号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N 11-1561/C

文史哲
CN 37-1101/C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CN 32-1084/C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CN 11-1476/C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N 31-1142/C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N 11-1514/C

思想战线
CN 53-1002/C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N 35-1019/C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N 22-1063/C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N 12-1027/C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N 61-1012/C

中国社会科学
CN 11-1211/C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N 11-3979/C

经济、管理类重要学术期刊

刊  名
国内刊号

经济研究
CN 11-1081/F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CN 11-1087/F

金融研究
CN 11-1268/F

中国软科学
CN 11-3036/G3

管理科学学报
CN 12-1275/G3

管理工程学报
CN 33-1136/N

中国管理科学
CN 11-2835/G3

科学学研究
CN 11-1805/G3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CN 11-2267/N

系统工程
CN 43-1115/N

南开管理评论
CN 12-1288/F

管理世界
CN 11-1235/F

外语类重要学术期刊

刊  名
国内刊号

当代语言学
CN 11-3879/H

外国文学评论
CN 11-1068/I

中国翻译
CN 11-1354/H

外语教学与研究
CN 11-1251/G4

外国语
CN 31-1038/H

现代外语
CN  44-1165/H

人文、法学类重要学术期刊

刊  名
国内刊号

高等教育研究
CN 42-1024/G4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N 11-1736/G4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CN 42-1026/G4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CN 11-1610/G4

中国大学教学
CN 11-3213/G4

中国电化教育
CN 11-3792/G4

中国行政管理
CN 11-1145/D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CN 11-4079/D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N 11-4054/D

自然辩证法研究
CN 11-1649/B

自然辩证法通讯
CN11-1518/N

中国法学
CN 11-1030/D

法学研究
CN 11-1162/D

法学
CN 31-1050

法商研究
CN 42-1664/D

河北法学
CN 13-1023/D




附件2.  7类收录数据库简介

1. SCIE是指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ISI)编制的科学引文索引扩展版数据库(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2. SSCI是指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编制的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

3. A&HCI指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编制的艺术与人文引文索引数据库(Arts & Humanities Citation Index);

4. EI是指美国工程信息公司(Engineering Information Inc.)编制的工程索引数据库(Engineering Index);

5. MEDLINE是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U.S.National Library of Medicine)编制的“医学文献分析和联机检索系统”;

6. ISTP是指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编制的科学技术会议录索引数据库(Index to Scientific & Technical Proceedings);

7. ISSHP指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编制的社会科学和人文会议录索引数据库(Index to Social Science & Humanities  Proceedings)。

关于这7类收录数据库的详细说明见研究生院网站graduate.buaa.edu.cn。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6 20:43:32
北京邮电大学
关于研究生在读期间公开发表学术论文要求的规定

第一条 学位授予质量特别是博士学位授予质量代表了一个学校的学术水平。研究生在读期间公开发表学术论文证明其学术水平,是其获得博士、硕士学位的必要条件。为了保证和进一步提高我校博士、硕士学位授予质量,特制订本规定。
第二条 研究生在提出学位论文答辩申请时,必须提供其攻读博士或硕士学位期间,以北京邮电大学为署名单位,与其学位论文相关的,正式发表的学术论文、获得的科技奖励或发明专利等能反映其学术水平的相关证明材料。
第三条 博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应达到以下要求:
(一)        工学、理学、军事学门类:
在重要刊物或会议上以第一作者或第二作者(第一作者必须为导师)身份正式发表符合以下要求之一的论文:
1、在SCI、SSCI收录刊源上正式发表论文至少1篇;
2、在EI收录刊源或一级学会的学报或Frontiers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ngineering in China:Selected Publications from Chinese Universities (SPCU)(《中国高等学校学术文摘•电气与电子工程学卷》)上正式发表论文至少2篇;
如果论文未发表在SCI、EI、SSCI收录刊源上,但已被SCI、EI、SSCI检索,可等同于发表在其相对应的刊源上;
在《北京邮电大学学报》、同一次国际会议上发表的论文(即使被SCI、EI收录)不论多少篇,在申请学位时分别只按1篇计。
(二)        管理学门类:
以第一作者或第二作者(第一作者必须为导师)身份正式发表2篇以上(含2篇)论文,其中至少1篇发表在SCI、EI、SSCI收录刊源上,另1篇被一级学会的学报或指定核心刊物刊登(清单附后)。
在指定核心刊物清单中检索栏标有“CSSCI、*”标志的刊物上发表的论文、已被ISTP检索的论文,2篇可等同于发表在SCI、EI、SSCI收录刊源的论文1篇。
在北京邮电大学主办的刊物上发表的论文(即使被SCI、EI、SSCI收录)不论多少篇,在申请学位时只按1篇计。
(三)今后新增的其它门类博士研究生,其在读期间公开发表学术论文的要求参照以上(一)、(二)两款执行。
第四条 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应达到以下要求之一:
1、至少在公开发行的学术性刊物或全国性学术会议或国际学术会议或国内外二级以上学会会议论文集以第一作者或第二作者(第一作者必须为导师)身份发表1篇学术论文;
2、至少在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网站或我校网络刊物上以第一作者发表1篇学术论文。
3、外语类专业硕士研究生也可在学术专著中署名完成1万字以上工作或署名完成译稿5万汉字或2万英文词以上的译作。
第五条 研究生获得科技奖励或发明专利按以下方式认定:
1、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工作成果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署名北京邮电大学,有证书)1项,可等同于在SCI收录刊源上发表论文1篇;
2、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工作成果获得国内外发明专利或省部级科技奖励(署名北京邮电大学)1项,可等同于在EI收录刊源上发表论文1篇;
第六条 如果研究生申请答辩时未满足上述发表学术论文要求,但已有论文录用证明并已合格完成其它培养环节及学位论文工作,经审核通过后允许组织学位论文答辩。答辩通过者,可先予以毕业,但学位评定委员会暂不审议其学位。如研究生在规定期限内(博士生毕业后四年,硕士生毕业后两年)达到上述发表学术论文要求,可由本人申请审议其学位授予问题,逾期不再受理。
第七条 本规定适用于全日制研究生。
第八条 本规定的解释权在研究生院。
第九条 本规定经2008年7月4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定,自2008级研究生起执行。2008级以前的研究生可按照原有要求执行,也可按照本规定执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7 17:42:26
华交研[2006]189号

华东交通大学关于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

公开发表学术论文的规定


第一条 学位授予质量代表了一个学校的学术水平。研究生在读期间公开发表学术论文证明其学术水平,是其获得博士、硕士学位的必要条件。为了保证和进一步提高我校硕士学位授予质量,特制订本规定。

第二条 研究生在学位论文正式答辩前,必须提供与其学位论文相关且能反映其学术水平的相关证明材料,最低要求为符合第三条规定的学术论文1篇。获得的科技奖励或专利等按第四条规定折算。

第三条 研究生发表的学术论文必须满足下述条件:

1、以华东交通大学为署名单位;

2、独著;或研究生为第一作者;或导师为第一作者,研究生为第二作者;

3、论文是研究生在读期间撰写的;

4、论文在公开发行的学术性刊物上发表;或收录至全国性学术会议论文集或在会上宣读(提供宣读证明);或收录至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或在会上宣读(提供宣读证明);或在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网站上发表。

第四条 研究生获得科技奖励或专利等按以下方式认定:

1、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工作成果获得国家级或省部级科技奖励(署名华东交通大学,有证书)1项,可等同于在SCI、EI收录刊源上发表论文1篇;

2、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工作成果获得国内外发明专利(署名华东交通大学)1项,可等同于在SCI或EI收录刊源上发表论文1篇;

3、科技出版物(署名华东交通大学)参编2万字以上相当1篇国内核心期刊论文;

4、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工作成果获得国内外发明专利外的其他专利(署名华东交通大学)1项,可等同于在一般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篇。

第五条 如果研究生在答辩时未满足上述发表学术论文要求,但已合格完成其它培养环节及学位论文工作者,可准予答辩。已有论文录用证明并经审核证实后,答辩通过者,可予以毕业和进行学位授予审议;不满足上述发表学术论文要求且不能提供论文录用证明者,不能进行学位授予审议,如在毕业后两年内达到上述发表学术论文要求,可由本人申请审议其学位授予问题,逾期不再受理。

第六条 为调动我校研究生的科研积极性,多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和多出成果,学校对满足第三条规定的成果对研究生按下列标准进行奖励(本校在职教师除外),文章奖励不区分第一、二作者。

期刊级别
奖励金额(元/篇)
备   注

Nature、Science杂志
30000
国家级科技奖励署名前7位可参照执行(每项)

SCI、SSCI检索
1000
省部级科技奖励署名前5位可参照执行(每项)

EI、ISR、ISTP检索
700
发明专利署名前3位可参照执行(每项)

国际学术期刊、国内学位期刊
500
国际会议论文集或宣读论文可参照执行(每篇)

国内核心期刊
300
实用新型专利署名前3位可参照执行(每项)

科技出版物每2万字相当于1篇国内核心期刊论文

第七条 本规定适用于全日制研究生,自2006级研究生起执行。《华东交通大学研究生科研奖励试行办法》(华交研[2003]288号)同时废止。2006级以前的研究生发表论文要求可按照原有要求执行,奖励办法按本规定执行。

第八条 本规定的解释权归学校研究生处。

二OO六年九月十四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8 13:24:44
中北大学关于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的说明
根据2008年12月校学位会讨论修订的《中北大学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现就我校研究生在读期间需发表的学术论文说明如下:
        从2008级研究生开始,我校博士、硕士生答辩时提交的学术论文必须为正式发表,录用通知无效。具体规定如下:
        1、博士生申请学位论文答辩时在读期间需在核心刊物正式发表学术论文3篇,且其中至少1篇为SCI、SSCI收录。要求为第一作者,且第一署名单位为中北大学。发表的论文为SCI、SSCI收录期刊源的可先准予答辩。
        2、硕士生申请学位论文答辩时需在读期间在学术刊物上正式发表学术论文2篇或在核心刊物正式发表学术论文1篇。要求为第一作者,且第一署名单位为中北大学。
        3、高校教师研究生申请答辩时,需在读期间在学术刊物上正式发表学术论文1篇。要求为第一作者,且第一署名单位为中北大学。
        4、工程硕士或同等学力申请答辩时,需在读期间正式发表学术论文1篇。
        本说明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中北大学研究生培养处

○○九年三月一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13 20:21:48
全是在害人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14 15:48:11
好像东北师范大学对博士要求不高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6-8 23:01:26
东华大学关于“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的要求

                                 
经东华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2004年第3次全体会议讨论决定,对我校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作如下规定。

一、基本要求

“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在国内外核心期刊或国际学术会议上公开发表与其博士学位论文内容相关的学术论文若干篇,积分数达到10分(参见附表)。

积分计算方法:博士研究生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论文,按表中积分计;以第二作者身份(第一作者必须是该博士生的导师)发表的论文,按表中积分的1/2计。第三作者及以后不计。

二、质量要求

博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在附表的1~4类刊物上发表至少一篇与其博士学位论文内容相关的学术论文,并且必须有一篇用外文发表的论文。

申请答辩前,必须有一篇论文已投1、2、3、4类刊物,并被告知“收到并将进行专家评审(received)” ,且已发表论文积分数达到6分以上。

申请学位前,已投1、2、3、4类刊物的一篇论文必须被告知“通过专家评审即将发表(accepted)” 。

三、署名要求

列入统计范围的学术论文必须以东华大学名义发表。且均需要第一作者(或本人导师为第一作者、博士生为第二作者)。

四、本规定由研究生部负责解释。

附表:

发表论文的对应积分表


类别   学术期刊类别                                        对应积分
1       SCI、SSCI(国外)源刊                                   8
2      EI (国外)源刊                                           6
3      SCI、SSCI、EI (国内、校外)收录(有检索号) ISTP检索    5
4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期刊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CSSCI收录期刊                           4
5       一般国外外文期刊                                         3
6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扩展库期刊        
      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外文)                              2
7         一般源刊                                                1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6-9 01:06:25
sun5162635 发表于 2010-5-7 17:42
华交研[2006]189号

华东交通大学关于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

公开发表学术论文的规定


第一条 学位授予质量代表了一个学校的学术水平。研究生在读期间公开发表学术论文证明其学术水平,是其获得博士、硕士学位的必要条件。为了保证和进一步提高我校硕士学位授予质量,特制订本规定。

第二条 研究生在学位论文正式答辩前,必须提供与其学位论文相关且能反映其学术水平的相关证明材料,最低要求为符合第三条规定的学术论文1篇。获得的科技奖励或专利等按第四条规定折算。

第三条 研究生发表的学术论文必须满足下述条件:

1、以华东交通大学为署名单位;

2、独著;或研究生为第一作者;或导师为第一作者,研究生为第二作者;

3、论文是研究生在读期间撰写的;

4、论文在公开发行的学术性刊物上发表;或收录至全国性学术会议论文集或在会上宣读(提供宣读证明);或收录至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或在会上宣读(提供宣读证明);或在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网站上发表。

第四条 研究生获得科技奖励或专利等按以下方式认定:

1、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工作成果获得国家级或省部级科技奖励(署名华东交通大学,有证书)1项,可等同于在SCI、EI收录刊源上发表论文1篇;

2、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工作成果获得国内外发明专利(署名华东交通大学)1项,可等同于在SCI或EI收录刊源上发表论文1篇;

3、科技出版物(署名华东交通大学)参编2万字以上相当1篇国内核心期刊论文;

4、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工作成果获得国内外发明专利外的其他专利(署名华东交通大学)1项,可等同于在一般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篇。

第五条 如果研究生在答辩时未满足上述发表学术论文要求,但已合格完成其它培养环节及学位论文工作者,可准予答辩。已有论文录用证明并经审核证实后,答辩通过者,可予以毕业和进行学位授予审议;不满足上述发表学术论文要求且不能提供论文录用证明者,不能进行学位授予审议,如在毕业后两年内达到上述发表学术论文要求,可由本人申请审议其学位授予问题,逾期不再受理。

第六条 为调动我校研究生的科研积极性,多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和多出成果,学校对满足第三条规定的成果对研究生按下列标准进行奖励(本校在职教师除外),文章奖励不区分第一、二作者。

期刊级别
奖励金额(元/篇)
备   注

Nature、Science杂志
30000
国家级科技奖励署名前7位可参照执行(每项)

SCI、SSCI检索
1000
省部级科技奖励署名前5位可参照执行(每项)

EI、ISR、ISTP检索
700
发明专利署名前3位可参照执行(每项)

国际学术期刊、国内学位期刊
500
国际会议论文集或宣读论文可参照执行(每篇)

国内核心期刊
300
实用新型专利署名前3位可参照执行(每项)

科技出版物每2万字相当于1篇国内核心期刊论文

第七条 本规定适用于全日制研究生,自2006级研究生起执行。《华东交通大学研究生科研奖励试行办法》(华交研[2003]288号)同时废止。2006级以前的研究生发表论文要求可按照原有要求执行,奖励办法按本规定执行。

第八条 本规定的解释权归学校研究生处。

二OO六年九月十四日
这奖励标准真让人无语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6-9 16:13:00
[b]西安理工大学PHD论文范围
[b]西安理工大学PHD论文范围

毕业条件:至少四篇,其中A类至少一篇、B类至少三篇。这是基本要求,且要求盲审。如果A类四篇及以上,才可避免盲审。
A类(30)
管理工程学报*
管理科学学报*
经济研究*
管理世界*
会计研究*
控制与决策*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系统工程学报*
中国工业经济*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中国管理科学*
国际金融研究*
经济管理
科学学研究
科研管理
南开管理评论
情报学报
数理统计与管理
系统管理学报
运筹学学报
研究与发展管理
预测
金融研究
经济学动态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经济学家
统计研究
管理评论
中国软科学
系统工程
B类
管理类(14)
商业经济与管理/外国经济与管理/科技进步与对策/管理现代化/软科学管理科学/经济体制改革/宏观经济管理/科学管理研究/科技管理研究/中国科技论坛/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中国行政管理/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经济类(38)经济科学/财经问题研究/当代经济科学/财经科学/财经研究/上海经济研究/当代财经/经济与管理研究/南开经济研究/当代经济研究/财经理论与实践/山西财经大学学报/现代财经/中国经济问题/中央财经大学报/上海财大学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报/经济问题/经济评论/金融论坛/投资研究/上海金融/中国流通经济/国际贸易问题/国际贸易/财贸经济/国际经济评论/保险研究/涉外税务/审计研究/世界经济研究/消费经济/税务研究/财政研究/城市发展研究/世界经济/宏观经济研究/国际经济合作
统计(3)统计研究/统计与决策(理论版)/中国统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6-9 16:13:55
无语啊  何时毕业啊  大家说说是不是西安理工大学毕业条件也不低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4-13 10:31:06
这个帖子很有意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