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经管百科 爱问频道
2668 3
2010-05-09
郑州全市总面积7446.2平方公里,人口735.6万人。为全国的纺织工业基地之一,中国第二砂轮厂(白鸽集团前身)、郑州电缆厂等20年前也属于排行前三名的企业。

但是,郑州的纺织企业的纺织能力从占全省的50%不断下降。

这一时期,郑州将目光投向了“重商主义”,1992年,正式提出建设中部地区乃至全国性的商贸中心城市。但后来,曾经盛极一时的亚细亚、郑百文、红高粱先后败落,期货市场也遭遇整顿,郑州的商业金融陷入低迷,商贸城发展失去了动力。郑州在人口上不输于武汉,成都,重庆等内陆城市。但是活力不及上述城市,甚至我认为,郑州未来的竞争对手是西安。
西安历史气息重,有文化氛围,不过郑州走的是商业路线,侧重点不一样,望慎重 评价。西安-号称内地的首都,是冯玉祥和红军成长的摇篮。 西安的经济虽然和郑州差了许多,但文化、政治比郑州高许多。
看看西安的GDP,仅和洛阳接近,和郑州不是一个档次,但作为历史名城,在文化方面的地位,无可比拟哦。
面积都差不多吧。


    “郑州有很好的工业基础,但因为纺织业出了问题,就莫名其妙地搞了十年商贸城,把工业搞得一塌糊涂。”冯德显为郑州工业走弯路感到惋惜。
    2002年,局面再次改观。郑州第一次召开了工业发展会议,提出“拉长工业断腿 ,发挥商贸优势”的发展思路。“郑州理清了发展战略,仅靠商贸城不能支撑郑州的发展。”刘道兴称赞这一战略转变。

    在接下来的几年中,郑州的工业开始复苏,县域工业实力也普遍增强。涌现出宇通、三全、金星啤酒等全国知名企业,郑煤机、郑纺机等老国企也焕发了活力。

●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工业大格局
    “作为河南工业经济的龙头,郑州要与周边产业对接,形成中原工业大格局。”河南九鼎德盛投资顾问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保盈认为,郑州与洛阳、开封、新乡、焦作、许昌等可以充分实现产业对接,打造一个以郑州为龙头的重要的工业生产基地。
    首先是向东,机遇是郑汴一体化战略实施,郑汴产业带是河南重要的工业经济中心,同时开封也是郑州面向东部广大平原的桥头堡。但张保盈认为,符合开封现状的工业定位是服务于农业的工业基地。郑汴产业带将使开封和郑州实现产业对接,工业生产基地在空间上不断向开封转移。
    其次是向西。郑州与洛阳的工业对接有更多的产业基础。洛阳有国内集中的科研院所,应充分发挥其研究能力,转化为生产能力。通过巩义、偃师这些节点打造工业链条,并研究生产分工,各有侧重。这些年,郑洛工业走廊正在向这一方向迈进。
    据了解,今年,洛阳工业方面计划实施千万元以上结构调整项目280个,总投资903.6亿元,当年完成投资370亿元。
    向南则可以通过新郑、长葛与许昌实现产业对接。许昌的机电、假发、新材料等产业比较发达。
    向北,老107国道正在改造,安阳到信阳的快速通道也在建设。而新乡民营经济发达,如起重机械、防腐材料等,可以发展市场份额小但技术含量高、具有竞争力的高端产业,与郑州的工业形成很好的互补。
    同时,应把焦作纳入其范围。焦作也有很好的工业基础,能源、化工、有色金属等工业较为发达。1902年5月,英国人开办的焦作英福公司在焦作建成“泽煤盛矿厂”,是近代河南最早的规模较大的煤矿企业。目前,焦作正在从原来的煤炭、铝等产业向文化、旅游产业转变。“这5个城市与郑州形成一个大的工业圈,以郑州为中心,打造中国中部一个重要的工业生产基地。”张保盈总结说。
    2008年,上述6个城市完成GDP8656亿元、全部工业增加值4602亿元,分别占全省的47%和48.2%。

【背景】

河南省是全国人口最多的省份,也是全国产业集群数目最多的省份。
全省共有63个产业集群,位列全国第一,占全国产业集群总数(526个)的11.98%。
郑州市是河南省省会,其拥有的产业集群数目也居于各市之首。全市(包含下属区、县、县级市)共包含产业集群18个,占全省产业集群总数的28.57%。
产业集群在郑州市的具体分布如下:
按行政单位来分:中牟县(1个),巩义市(2个),荥阳市(2个),新郑市(3个),登封市(3个),新密市(3个),上街区(1个),二十七区(3个)。
按所属行业来分:建材(5个),五金钢铁(4个),机车配件(1个),机械制造(2个),食品饮料(2个),包装印刷(1个),服装服饰(1个),电子电工(1个)。
这些产业集群的具体名称为:
河南郑州高新区超硬材料产业集群、河南登封市三里庄高温元件产业集群、河南新郑市辛店建材产业集群、河南巩义市北山口耐火材料产业集群、河南巩义市北山口耐火材料产业集群、河南新密市曲梁乡服装产业集群、河南郑州市二七区马寨食品产业集群、河南新密市大隗镇造纸产业集群、河南登封市磨料磨具产业集群、河南郑州纺织产业园产业集群、河南荥阳市建筑机械产业集群、河南荥阳市高山镇阀门产业集群、河南登封市阳城铝加工产业集群、河南新郑市薛店乡中原食品工业园产业集群、河南郑州市上街区装备制造业基地、河南新郑市龙湖钢制品产业集群、河南新密市超化镇耐火材料产业集群、河南中牟县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

郑州
,是河南省省会,地处中华腹地,九州通衢,北临黄河,西依嵩山。全市总面积7446.2平方公里,人口735.6万人。现辖6区5市1县

洛阳的城市建设布局在全国也是比较好的,老城区、商业区、工业区和新城区的布局很清晰。


中原城市群在中原崛起中的地位和作用

开放分类: 地理、城市、河南、城市群
目录
? 中原城市群地域范围
? 中原城市群城市体系三个层次
? 战略目标
? 郑州都市圈建设
? 城市体系等级层次优化
? 城市规模序列构建
? 城市体系空间布局优化


        城市群(Urban Agglomeration)是在城镇化过程中,在特定的城镇化水平较高的地域空间里,以区域网络化组织为纽带,由若干个密集分布的不同等级的城市及其腹地通过空间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城市-区域系统。城市群的出现是生产力发展、生产要素逐步优化组合的产物,每个城市群一般以一个或两个经济比较发达、具有较强辐射带动功能的中心城市为核心,由若干个空间距离较近、经济联系密切、功能互补、等级有序的周边城市共同组成。发展城市群可在更大范围内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增强辐射带动作用,同时促进城市群内部各城市自身的发展。建设城市群已成为我国带动区域发展的一个重大宏观战略,也是推动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一条主干途径。

中原城市群地域范围

       以郑州为中心,以洛阳为副中心,包括开封、平顶山、新乡、焦作、许昌、漯河、济源、巩义、新密、禹州、新郑、偃师、荥阳、登封、舞钢、汝州、辉县、卫辉、沁阳、孟州、长葛等23个城市,34个县城,374个建制镇。土地面积5.87万平方公里,人口3950万,分别占全省土地面积和总人口的35.3%和40.3%。

中原城市群城市体系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郑州都市圈,包括郑州下辖的中牟以及郑汴一体化 区域;
第二层次以郑州都市圈为中心,以洛阳、开封、焦作、新乡、开封、许昌、平顶山、漯河、济源、巩义、禹州、新郑、新密、偃师等中心城市为结点,构成中原城市群紧密联系圈;
第三层次为外围带。

战略目标
       在《中原城市群发展战略构想》中, 中原城市群的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非农产业占95%以上,城镇人口占区域总人口60%以上;建成全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能源基地、现代物流中心和区域性金融中心,产业整体竞争力显著提高,要素集聚和承载能力全面增强; GDP占河南省的比重超过70%,确立在中西部乃至全国城市群中的重要地位,带动全省并辐射周边地区发展。

       许昌应发展成区域中心城市,并和洛阳等6个区域中心城市围绕郑州形成一个完整的圈层;
       经济发展基础较好的汝州、舞钢、登封等地方中心城市有望发展成区域次中心城市,以增强和完善城市体系的三级中心城市层;
       博爱县、栾川县、原阳县、武陟县、孟津县等一些经济发展较快的县有望在2020年以前升为县级市,充实城市体系的四级中心城市层。
       到2020年,通过不同城市的发展升级,城市体系较为完善的等级层次结构将基本定型,城市总数达34个,四个级别中心城市的比重分别为5.9%、20.6%、26.5%和47.0%,中原城市群地区基本形成中部崛起的“中原平台”。

城市规模序列构建
       2020年设市城市非农业人口优化指标,按城市非农业人口规模依次为郑州、洛阳、平顶山、新乡、焦作、开封、漯河、许昌、济源、禹州、新郑、卫辉、巩义、汝州、沁阳、长葛、舞钢、荥阳、辉县、新密、偃师、登封、孟州、尉氏、长垣、临颍、新安、宝丰、温县、原阳、武陟、孟津、博爱、栾川。共34个设市城市,34市城市非农业人口总数达到2500万人。
      
  中原城市群的空间布局优化要有整体和局部之分,在城市群发展的不同阶段也应有所侧重。2020年前后,中原城市群要努力形成“两圈、双核、四带、一个三角”的城市空间布局和功能发挥的整体格局。
       两圈。第一圈层是郑州都市圈,第二圈层是以郑州都市圈为中心,以洛阳、开封、新乡、焦作、许昌、平顶山、漯河、济源、巩义、禹州、新郑等城市为结点,构成的中原城市群紧密联系圈。目前,中原城市群正在形成以郑州为中心,以周围7个卫星城镇为节点构成的郑州都市圈,以除郑州以外几个中心城市为节点构成的紧密联系圈,以及除中原城市群城市之外的河南省其他中心城市,包括周围邻近省份部分城市在内构成的外围辐射圈。在城市圈层状空间分布基础上采取以郑州为中心的“圈层”式空间整合发展模式,应是城市体系空间布局优化的总体模式。
  双核。即主核心城市郑州、副核心城市洛阳。目前,依靠郑州牵引中原城市群进而牵引全河南省,显得势单力薄,势必形成弱核牵引状态。而且,在短时期内急速扩张郑州市的规模,靠行政力量“催生”其综合实力,或者靠“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创造“商业奇迹”,都是不现实的,甚至是危险的。在这种状况下,西距郑州117km的十三朝古都、从“一五”起即是国家重点建设的老工业基地城市洛阳,自然就理应进入空间布局优化的视线。如果以郑州为主核,以洛阳为副核,形成双核牵引的局面,中原城市群的雄起,乃至河南省在中部崛起中地位的改观,将会更有说服力。
  四带。第一带为沿黄河由东向西的陇海铁路、连霍高速公路、310国道组成的复合发展轴;第二带为自北向南由京广铁路、京珠高速、107国道组成的复合发展轴;第三带是由连接新乡、焦作、济源、洛阳的铁路和公路构成的复合轴线;第四带是由连接漯河、平顶山等市的漯阜铁路和正在建设的洛阳至平顶山、漯河、周口、阜阳至上海高速公路组成的复合轴线。与此对应,分别建设郑汴洛城市工业走廊(陇海产业发展带)、新郑漯京广产业轴、新焦济南太行产业轴、洛平漯产业轴等4个产业发展轴带。这4条轴线和4个产业发展轴带相对应,构成中原城市群整合发展的4条重要的“经脉”。
  一个三角。指以平顶山、许昌、漯河三市为节点,依托其产业发展形成带动城市群西南部发展的“成长三角”。中原城市群北部有郑州—开封—新乡—焦作—济源—洛阳组成的成长多边形,南部有平顶山—漯河—许昌组成的成长三角形。相比之下,南部平-许-漯成长三角区位条件便利,有良好的合作基础,可进一步加强三市之间的经济联系,重点搞好产业整合和基础设施整合,做到一体化发展,形成城市群南部地区的“金三角”。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12-15 13:44:26
这个东东是谁写的,看起来蛮不错,不过仔细一看,一堆套话,虚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2-15 15:44:36
看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2-13 22:02:14
作者写的挺好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