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6368 11
2010-05-10
人民币的外汇一直是以美元为锚的,一般来说如果汇率受制于人,那利率也将被绑架,但是偌大的中国政府显然不肯如此就范,于是久久不开放资本项目下的汇兑。于是汇率和利率被割裂,在保持外贸出口的同时可以放心的调控国内经济,这是优点。但是由经济发展带来的汇率变动和经济运行温度所应该对应的利率水平之间的矛盾却是最大的隐患。    中国如今面临着最严峻的通货膨胀,而由此带着最大危害便是财富不合理的再分配,我们从如今农产品尤其是蔬菜价格持续上扬和发改委近日公布的中国基尼系数已达0.47(社会财富极不公平易发生动乱的警戒线是0.4)便可以看出来。
   
    先借用卢麟元先生的观点了来说初谈一下人民币的本身的币值和担保问题:
    一国的货币的未来价值由于通货膨胀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可以从其贴现值来决定,这里卢麟元先生的阐述非常有启示意义。
    贴现值的符号一般就是国家债券的利率,这是一种背对支付的凭证:第一,人民币具有准其获得性质;其二人民币需要政府备兑支付。

    由于人民币管理尤其是发行中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可以确定人民币未来购买力将不断缩水。沽空远期人民币将会获得巨额盈利。中国的外汇储备其实就是国际金融资本借贷人民币的“抵押物”。他们已经成功的“借货”了。和日本当年一样,通过对人民币资产的做多,然后对人民币做空,然后等人民币资产泡沫疯狂以后,套现然后利用固定的汇率换回美元,成功在这场零和博弈中胜出。
    而担保问题现在政府已经开始关注。从对矿产的整合、限制出口以及资源的战略储备计划中,都可以看出中国政府对国家未来有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出了前瞻性的举措。
    最后的有几个问题需要政府注意:
    第一个问题:政府债务问题。第二期长期国债五月六日发行4000亿凭证式国债,利率仅为2.6%,在我看来这完全在通胀背景下对缺乏理财的中国社会的剥削行为。不仅如此,政府的债务担保应该是其财政收入和国有资产,但是国有资产的低效、吝啬和垄断就不多言,财政收入已经远远无法为期债务担保。
   第二个问题:中国的外汇储备存在操作风险,无法变现,其资产的非预期损失风险及其巨大。
   第三个问题:经济的增长并不能保证货币的价值,GDP的增长可以伴随温和通胀,但是两者的并没有必然的联系,这点凯恩斯的通论对政府的误导极其严重。

   回到通货膨胀的问题上:
   这里我要重要说一下,周其仁教授的《央行购汇的支付手段》一文中明确指出,中国的人民币并不是不能自由交易,实际上在上海有一个专门的市场让人民币自由兑换,但是这个市场中最大的买家是外储局,外汇储备局作为庄家完全决定了市场上人民币的价格,故而人民币一直可以被控制在兑美元一定的汇率范围内。但是外储局是由谁支持的呢?背后是中国人民银行。因为外储局在强制结汇(当时外储局强制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仅1:4,但是黑市中高达1:10)的时代结束以后,不得不向央行要更多的人民币币来对汇率市场的稳定作出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央行的印钞机不得不快速开动起来。我多次写文说明一点,中国的外汇储备就是对内注入货币,从某种意义上讲是通胀的原因之一。外贸企业拿到国外的货款,是要换成人民币在国内再投资的,拿到银行去结汇拿到的人民币不是已流通的货币,可以说完全是央行新注入的新货币,所以外储越多,代表新货币量越大。
   人民币的对内币值使用物价来衡量的,中国的通货膨胀已然显现并会愈演愈烈。
道理很简单:通货膨胀从本质上来说是货币多于货物,或者货币的增长快于货物的增长,具体表现为物价上升。
   不论中间有多少弯弯道道,最后还是要落在消费者用货币卖货物这个行为上。2009年中国的GDP只有美国三分之一差一点点,但是货币发行量竟然比美国还要多一点点。
   贷款具有连贯性,而且大型工程的各期贷款没有办法立刻刹下车来,那么今年的货币投放我认为虽然会略少于去年,但是并不会对抑制通货膨胀有太大帮助。这点从一开始的5:3:1:1变成3:3:2:2就可以看出了,关键是他是投了5之后才改成3的,也就是今年的信贷格局会变成至少5:5:3.3:3.3。
   答案就很明显了,货币总量一定会不健康的大于货物总量,尤其是对于如今天灾频发之中国的农产品价格!考虑到虽能抵消一部分过剩的产能,但是要注意,这些产能大部分是落后的!如今国务院重拳出击淘汰落后产能,就是为了防止各地政府为了只顾GDP而继续用过量资金滋润那些过剩的落后产能。若是如此,结构性矛盾会压垮中国的未来。
   当货币总量不健康大于货物总量的时候,每个国家都有不同的应对方法来掩盖通胀的发生,甚至在快速的调整中暗地里消化掉通胀。美国当初是靠金融衍生品,把过量的货币找一个避风港藏起来,也就是在货币和货物之间系了几个结,但是当这个结暴露了,被揭开了,结果就必然是要通胀。
   那么中国呢?我认为是用经济的快速发展、房地产和股票市场以及在建中的大型工程(这些大型工程以后未必就不是过剩的产能)来掩盖过量货币。而且如今逐渐开放的金融市场未尝不是打结的行为。由此观之,中国的通胀的问题不是存不存在的问题,是有多少行业的通胀会从隐性走向显性。

   然而这些行业能够掩盖住过量的人民币让政府在国民不知不觉中消化掉么?答案是:不能。
首先,政府当初的8万亿基建、4万亿消费投资以及低利率政策对铁公基的拉动非常非常的的大,这点大家可以查一下2009年中国的世纪工程,这个我会在文后贴出,如此多的在建工程需要多少的钢材想必是个天文数字,但是中国钢铁的双轨制和中钢协的白痴行为让中国的铁矿石进口不得不多承受高达2000亿的损失和100%的涨价,那么其对下游必然会以涨价的方式转嫁,那么这些在建工程的预算就肯定不止原来那些,信贷惯性甚至还会加大,政府不得不继续投入天量的货币以防止烂尾工程和豆腐渣工程的出现。
   其次,南方灾害频繁,关乎民生的农产品减产严重,这将导致国民的恩格尔系数快速上升,不仅住不起死不起,连吃都要受到威胁了。大蒜2年涨了100倍,比贩毒的利润还要高,上海市菜价平均上涨30%,土豆上涨80%,几乎不见3块钱以下的菜。而最重要的大米被国家压制着不让涨,但是这又严重侵害了农民的利益和积极性,国际米价和国内米价相去甚远,政府只能拆东墙去补西墙,这样城乡的财富差距好不容易向好的趋势将被扼在摇篮中。
   再次,美元对欧元的持续升值带动着人民币也不得不对欧元升值,但是中美贸易只占中国贸易总量的10%出头,而中国对欧洲的贸易量是非常巨大的,那么中国的出口行业的恢复会面临巨大的挑战。
   最后,中国的调息空间极其有限,到如今也只能动存款准备金来控制银行的流动性,不敢在实体经济为复苏之时收紧信贷,但是越是如此越是饮鸩止渴,结构性的流动性矛盾越来越严峻,股市和房市的吸金能力和中央和地方的博弈让宏观形势始终无法好转。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5-11 10:05:59
个人浅见,请指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11 11:13:43
很精彩的分析,支持楼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11 11:17:30
分析得很好,请问你是学货币金融的吗? 分析得好不代表就能做得好,你似乎也没找到抑制中国经济通胀的方式和方法。 若你所说还是希望中国政府放开汇市和开放资本项目的汇兑吗? 那后果你有没有估算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11 20:39:34
谢谢支持~希望大家一起讨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11 21:04:25
还0.47,不太可信。貌似五年前就这个数了。其实就是不通胀分配也会出问题。
至于通胀,我们被捆在全球的战车上,老大们都不争气,郁闷了就刻薄我们,没办法,谁让咱穷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