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朋友即将签证,Daniel(
http://danielyoung.blog.sohu.com/ )昨天通过,今天刚拿到护照,谈点经过。
1,把官方信息作为标准。所有的论坛的信息(包括我提供的在内)仅仅能作为参考,一定要以签证所在地官方信息为准。我在签证之前首先搜集、阅读了官网的信息,有效避免了各种误导。就我在成都经历而言,这些传说都是错误的:DS-160要求写电码,手写中文住址,粘贴中信银行收据、照片。这或许是其他领馆的要求,但不是成都的要求。
2,签证“泡沫”。中介们必然把签证神秘化,复杂化。如果他们告诉你,准备好材料,符合条件的人一般都能过,他们还怎么混饭吃?我只有照相是在中介那里照的。类似的泡沫太多。例如如果每个GRE的培训者都告诉你词汇要靠自己背,记忆法、归类等等的效果非常有限,你还去上GRE培训班吗?GRE的泡沫的前提就是他们必须制造一个自己有独门秘方的假象。房产泡沫的前提就是:房价一直向上。稍有经济史知识的人便知不是如此。还有很多啦。太多的骗局、谎言与泡沫!
3,拿来主义。网上流传的东西垃圾很多,但是有的还是可以用的。例如,收入证明等等,把别人的改改就成自己的了(换成自己的真实信息)。但是,例如学习计划、25问等等,网上的答案实在太糟糕。答案制作者的水平太低。那个25问的提问本身似乎都有很多语法错误.例如
22) What is the difficult class do you have?
什么语法!应该说:What is the difficult class that you have taken? OR
What difficult class did you take? OR Which course do you find most challenging?
总之,看网上的东西要有“过滤”的本领,把垃圾扔掉。
4,看待85%的通过率。经济学研究的最基本要求就是不要只看数据的表象,一定要看数据的构成、计算方法等等。如果我们问一个条件概率:已知一个申请人是PHD 全奖,请问他的通过率是多少?我相信这个数据是相当高的。我的两位朋友都是PHD 全奖,你们应该充分准备然后放松。
5,我的经历。
我那天预约1点半,一直站到了5点左右才签到。幸好中午朋友请我在食堂吃饭的时候我吃得比较多。一个女生午饭没吃,一直从12点等到5点,真不容易。我们那天主要是夏令营太多。当然,我也觉得领馆的工作人员不容易。收材料的女士嗓子已经沙哑了。有时候想想,在一个民族主义非理性高涨的地方,大家都挤到美领馆签证,真有意思!
我实际的签证时间很短
VO: So you are going to ** university to learn economics
Daniel: Yes.
VO: Do you have a bachelor’s degree in economics?
DANIEL: Yes. I have got both my mater’s degree and bachelor’s degree in economics.
VO: It seems that they are not charging you anything.
Daniel: Yes. They gave me the full funding.
VO: Congratulations.
Daniel: Should I show you the offer letter?
VO: NO. That is unnecessary.
当然了,同样的签证官在询问其他几个申请者的时候用时就相对较长,让他们出示了不少材料。
我祝福我的两位朋友和其他的申请人一样都顺利通过。我的建议只是:充分准备、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