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网上不断流传着炒大蒜暴富的消息,与之对应的还有炒田七、炒绿豆等等。仿佛一夜间大家都在关注农产品了,而且在某个特定理由驱动下,一些有代表性的农产品价格也开始不负众望的上升。比如:大蒜的暴涨是由甲流病毒驱动的,田七的暴涨是由西南大旱田七减产驱动的,而名不见经传的绿豆则是由夏季来临需求量增加导致的。 下面分析一下其中的原因:
1、去年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市场上流动资金过剩,面对股市低迷及楼市调控,游资迫切需要找到新的利润增长点。
2、我国耕地面积有限产量有限,农产品的生产有一定的周期,不会像工业产品一样一旦市场上缺少后,开动机器就可以大量制造出来,而且价格相对便宜,这就为大资金买断某一产品提供了条件,而且一旦被囤积起来后,在下一批同样产品种植出来前,资本有足够的炒作空间。
3、农产品市场种类非常多,而且基本处于不对外开放状态,一旦国内某一产品急缺后,无法大量从国外调入足够的产品以平抑过高的价格。
4、农产品兼具消费与投资两个属性,与住房相似,而与股票有很大差别,人们可以不去炒股,但不能不去吃饭,价格高了仍旧有“刚性需求”。
5、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缺乏对农民的有效保护,往往是农民卖什么东西的时候什么东西最便宜,一旦卖完手里的产品,该产品价格就会一路走高,等农民们兴冲冲的再扩大规模种植,再去卖时,又到了价格最低的时候,超额利润都流向了批发商手里。
这些问题一天没有好的解决办法,我们就会不断的看到某一天某个品种又翻了几倍,又会有一批人暴富,如果这批人是真正的种粮人,我们无可厚非,但是往往最辛苦种粮食的人却得不到超额利润,这种利润分配模式是值得我们花大力气改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