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休闲灌水
984 0
2010-05-15

2266.论胡说八道

2010.5.15

我的上篇文章《2265.可见光的物理定义》(2010.5.14)在互联网上发表后,有网友评论为胡说八道。与以往光的电磁波理论比较它确实是胡说八道,但应用现代分子物理和光的波粒二重性理论考察,它就不是胡说八道。
举个简单的例子:没有水,哪来波?
太空近似真空,甚至比我们在地球上应用许多手段可以达到的真空度还要真空。过去设想光是通过“以太”传播的,可至今没有发现“以太”为何物。就算存在“以太”,其阻力和传导性也必然阻碍光的速度和温度的保持,每秒三十万公里的光速和我们地球适合人类居住的环境很可能就不复存在了。所以,光的粒子说以波粒二重性的面目重出江湖,并成为主导理论。因此,我可见光的物理定义并非空穴来风。
众所周知,太阳表面进行的是聚合反应,聚合的结果是轻物质转变为重物质,并释放出光和热。重物质会再次聚合、再次释放能量,直到吸热聚合。所以,太阳核心的温度未必高于表面,太阳的质量也未必在不断的减轻(太空虽然高度真空,太阳巨大的引力和高速的移动也会吸引大量的空间物质向其聚集),传统的许多物理观念都需要检讨。而光的构成也未必一个光子可以解释,光子在衰变过程中反复的释放电子就值得研究。阿尔法射线就是带有两个原子正电荷的氦原子,太阳射线中难道不存在氢原子的聚合物吗?
电本身并不发光,太阳射线也不都是可见光。只有作用于某些物质,它们才产生光和热。所以,阳光经过的太空阴暗、寒冷(太空2.7K的背景温度可能相当于摄氏-270.46度),却给我们地球带来光明和温暖。
任何真理在被人们普遍接受之前都被认为是胡说八道,有些人还因此丧了命。但是没有他们的胡说八道,能有我们今天的科学进步吗?
所以,敢于胡说八道也未必是坏事。
坏事,也可以转变为好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