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微观经济学
1947 2
2010-05-15
鄙人拙见,望有识之士斧正
1 所谓“刚性需求”
所谓刚性需求中大部分的刚性都来自于投资需求,房产投资已经成为中富以上家庭投资的首选(新条例出台前),而实际的住宅需求并不刚性。房产早已经不是简单的必需品,而成为了一种投资品。提高首付比例和限制第三套以上贷款买房的政策对房产市场的打击,实际上是打击了房地产的流动性,让原本有价有市的房产交易市场变成了有价无市,从而增加了房产的持有风险。但这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因为只要房价不大跌,炒房者手中的大量空房还是可以继续捂着而不承担风险没有风险,于是房屋的供给仍然是不畅的。解决问题的一份方案,是开征物业税,提高房屋的持有成本。只要房价不涨,持有大量空房就是亏。这一招可以很好地把大量空房赶到市场上来。但鉴于中国国情,有几点值得考虑。一是一旦开征物业税,如果要达到打击房地产行业的目的,势必也会损伤到中国老百姓的利益,特别是投入一家几代人财富为买一套房子的家庭。其次,地方财政吃紧,GDP增长必然不保。政府面子工程做不下去,腰包也会憋下去不少。
2解决之道
针对目前这种地产绑架金融业,地产绑架中国经济的现状,其深层次的原因是社会资源配置失调。目前全国各地的优质资源很多都流入房地产领域。在地产业的高利润率和经济高通胀下,实体经济看上去无利可图,民间游资难以通过正常合法的金融渠道投资实体经济。加之金融垄断,导致中小企业难以获得融资,进一步加剧了实体经济的萎缩。所以我认为合理的解决之道是一方面遏制房价不继续上扬,一方面打通金融管道,为实体经济输血,让实体经济有利可图,也解决了民间游资的去向,将其引向实体经济,同时也保证了就业率。否则房产炒不起来,民间游资就回去抄别的,正如我们今天看到的农产品价格高歌猛进,大蒜天价的局面一样。投资和投机行为是不会停止的。而这种炒作只会加剧cpi的高涨。昨天新出台的《新民资36条》就是一个很好很及时的文件,允许民间资本开办金融公司。不过仅仅一个文件时不够的,私人金融机构是一片广阔的市场,市场的准入制度、监管制度等都还有待完善。没有监管的民间金融市场是走不远的,就像我们的股市一样,会诞生很多欺诈行为和社会不稳定因素。需要我们思考的还有很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7-7 19:42:02
感谢楼主的分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16 16:32:59
分析的不错啊!!!!有感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