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新商科论坛 四区(原工商管理论坛) 商学院
2239 1
2010-05-16
严控成本,但不在待遇上    下午三点,地处京城闹市的净雅餐厅灯光幽暗,安静整洁。正处休息时段,三层楼里环境灯光几乎都关闭。即便是为了拍照需要开灯,也要打电话给专门的负责人,看起来流程甚为严谨。“这肯定是为了有效控制成本,不算什么新鲜做法。”净雅集团宣传经理姜佼宏说,“不过从今年开始,我们会对成本控制有很强的举措。”
    2010年净雅的扩展计划,是三家正餐店和三家自助餐。访问净雅的网站,非常醒目的是与主页平行的招聘页面。在大量人力需求的前提下,成本控制将如何展开?“人力成本越来越高,不过我们绝不是通过降低薪酬福利来控制成本。”净雅集团运营总裁张桂君说,“恰恰相反,今年净雅的人力资源预算在行业内是相当有竞争力的。”
    净雅业务扩展带来的成本压力,都将通过优化机制、标准和方法来完成。
    “所谓机制就是从人员定编、考核等方面优化人力成本的预算,一定是达到员工满意并有所提升。”张桂君说。这就跟方法必然相关,比如:如何根据上座率合理排班,加强员工的一专多能,甚至设置自由人。
    “一专多能的好处在于利于人力整合。这当然跟激励有链接。下一步我们将实行宽带薪酬,你干的岗位越多,你福利就越好。”张桂君说。
    至于标准,则是指硬件的提升。从基础建设开始,就在设计上考虑如何降低人力使用——传菜间的距离、位置,餐台的布局;流程电子化,减少岗位设置;与之相匹配的就是工具升级,所有传菜间里都配备电子触摸屏。
    “这一切都是为了提升服务和优化管理。”张桂君说,“但作为净雅,达到这一目的的方法,最根本的还是培养人、激励人。”
    不仅有机制,更要有氛围
    张桂君不喜欢“低端劳动力”这个词儿。
    “这是基层的工作。”她说,“但在我看来这是一个人发展的必经阶段。人在一生中有这样的阶段对他的成功是有帮助的。”干过收银员、擀过饺子皮儿的张桂君对此非常自信。她甚至想等在国外念书的女儿毕业之后,也让她到餐厅来端端盘子。“服务业是什么?就是跟人打交道的行业!”张说,“而学会跟人打交道,一生受用。”
    不过对于众多的一线服务员来说,这个必经阶段要多久呢?企业管理的金字塔结构,能为这些塔基员工提供多少机会呢?“净雅看重育人,‘对员工负责任’绝不是一句空话。”张桂君对此毫不担心。在她看来,净雅员工的职业规划已经解决了这一点。“我们的职业发展通道设计得很清楚,每个岗位员工都能清晰地知道,我工作多长时间,做出什么样的业绩就可以到什么岗位。”张说,“净雅这些年快速扩张,岗位只富裕不紧张,就怕员工自己没有成长的愿望。”
    跟职业规划配合的是每个岗位所需的技能培训,除了选拔培训师帮助员工培训之外,管理层还要分包责任制。“比如:我就得负责培养一个店总,这就是我今年的责任之一,是要计入考核的。”张桂君解释。
    不过,张桂君并不认为这些就是净雅在人力资本市场上的全部竞争优势,“关键是我们看‘人’的角度”。比之多数企业缺什么人招什么人、什么人便宜就用什么人的做法,净雅更看重的是如何回报这些人贡献的智慧和体力。“这份回报不仅仅指薪酬、职业成长,更意味着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价值。”张说,“这跟企业成长是相辅相成的。”用张永舵的话讲,就是:“你必须对你的员工关心,他们才会对你的客户用心”。
    在张永舵看来,关心的层面绝不仅仅意味着员工宿舍、食堂,而是整个工作氛围的友好和热情。“这就是要看管理者的眼界和胸怀。”张说,“净雅特别强调组织氛围,这不是大会上的宣言。没有身体力行对员工的关心和尊重,别指望你的员工会对顾客真正关心和尊重。”
    “如果只是为了赚钱,我没必要这样。”张永舵说,“我最大的理想是让净雅成为一个人才公司。”
    事实上,即便是在生活条件改善的层面上,净雅也并没有因为店面扩张而放松。在2010年的十件大事中,就包括对员工宿舍的改造计划。净雅甚至为此专门成立了班子,研究员工宿舍标准的问题——几个人一间屋子比较舒服?家具怎么摆最适用?“还有伙食,现在净雅员工食堂的厨师,就是我们门店的大师傅。”说到这里时,张桂君甚至有点得意。
    氛围造就企业,更造就行业
    即便是做足了人的功夫,净雅依然有着年平均20%的人才流动率。“不过这已是行业平均数的一半。”张桂君笑答。一定是有人要离开的,对此张并不担心,建自2000年的人才培训基地,让净雅拥有充裕的后备人力资源。“对于净雅来说,人力资本压力与其说是数量上的,不如说是质量上的。”张桂君补充。不过这个“质量”不单指新员工的职业技能,而更是新生代人群的群体特征。
    “感觉非常强烈。”说到“80/90后”员工,张桂君很是感叹,“跟以往一代员工大不相同。”不论在什么岗位上,他们每个都个性鲜明;他们追求自由,向往快乐。“但是净雅是一个相对管理严格、强调严谨自律的企业。”张说,“在这里工作就意味着没那么多自由的时间。”当然,让他们坦然接受“伺候人”的工作,踏踏实实干下去,就尤其难。
    不过在张桂君看来,这些矛盾的深层原因还是整个社会对餐饮服务业的偏见,只不过在桀骜不驯的新一代人身上,这种偏见表达得更为强烈而已。“这个偏见必须被改变,首先我们国家的产业政策就一再强调向服务业转型;其次,这个行业对GDP的贡献,风险投资对这个行业的关注,都已经说明了服务行业的未来”。
    当然,仅仅靠数据和政策风向标不可能让年轻人心甘情愿进入服务行业,净雅要做的是让年轻一代彻底改变对这个行业的看法。“这就是我们的2+1工程。”张解释。所谓“2+1”就是净雅跟大学合作,从二三年级开始开设课程,吸引大学生的关注,改变他们的观念。
    与此相应的,净雅在校园招聘中建立了“绿通招聘通道”,专门针对那些就职意愿高,并有个人追求的学生。进入绿色通道的毕业生,就意味着进入净雅一个特殊的职业发展通道,比之其他招聘人群20%的晋升机会,绿通的员工被提拔的几率高达50%。当然,这些学生在进入这个项目时,就经过更为严格的审核。净雅所做的就是引起关注,并找到最想要的人。
    不过,80/90后的另一个特征就是多为独生子女。父母们既怕孩子受苦,又对他们寄予很高的期望。“所以我们把孩子们的父母都请到净雅来参观。”张说,“现在有些人想离职,父母大多不会同意!”
    结束采访时已经临近营业时间,服务生们一路小跑,喊着口号开始集合。“这是让大家兴奋起来。”姜佼宏解释道。紧张的工作即将开始了,所有的灯都缓缓明亮起来。



作者:李源 来源:《中外管理》2010年第4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5-16 10:05:24
经济的去向需要市场的导向,没有市场的经济体制是没有任何效益的。 楼主的观点很有见地,很有经济学原理的潜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