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相对过剩的科研队伍,给学术期刊业的滋长提供充足的养分,各类各级学术期刊办得红红火火,很多期刊社和中介都赚得钵满盆满。李森林先生掌管着《当代生态农业》杂志,非但没有赚到钱,还要搭上自己退休工资。杂志社的编辑人员都是兼职的,因为挣不到钱,人心思走,没有人愿意在这长干。这与我国学术期刊业的大好形势极不相称。
李森林先生退休前是吉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现为经济学院)教师,主讲《农业经济学》,研究方向为农业生态经济。在吉林省农业生态经济学会,主编会刊《当代生态农业》。曾提出土壤养分的两种物质循环,后来又提出发展雨养农业、自然力农业。并设想通过会刊普及生态农业理念与适用技术,希望杂志能发行到基层,能辐射到广大农民。杂志社得到了挂靠单位吉林省农业厅(现为农委)丁副厅长的支持,在一定范围内免费发放,并给予一定的补贴。后来丁厅长退休,组建吉林省人参商会,离开了省农委。省农委不仅对杂志不再支持,还注销了吉林省农业生态经济学会。致使杂志主办单位缺失,权以吉林省人参商会为主办单位。多少个单位提出以高价“收购”该刊,都被拒绝了;还有些单位有合作意向,但都终因价值取向不同而搁浅。为了寻求志同道合的合作者,李先生曾南下山东、江西,与山东某单位合作了几期之后,李先生还是决定独立把杂志办下去。
由于杂志一直没有在学界造成应有的影响,相关的稿件较少,而李先生又对来稿质量要求颇高,现在稿源和经费成了杂志生死存亡的最大问题。希望有识之士能够予以支持,老专家与新生代不吝赐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