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5347 11
2010-05-19
做了三年的博士生,终于可以毕业了。四月份将盲审的论文交上去,一直等待消息,今天终于有回复了,两个盲审成绩都是良好,都同意答辩,高兴啊。从入学开始到拿到博士学位在复旦大学一般都要过资格考试、开题报告盲审和论文盲审三个有杀伤力的关口,前两个关是由校内老师把关的,难免有人情味,而论文盲审是在校外进行的,也是最有杀伤力的。“求名求利莫求人需求己”对读博而言真是金玉良言,论文盲审能否通过其实自己心里有数。盲审老师的评价一般不会将论文质量往下压,通常都是实事求是地评价或略放松尺度往上提一级,因此保证论文质量的底线大概是保证盲审通过的根本,寄希望于老师笔下留情也是有尺度的。
    总结一下写博士论文的经验:
    1)选择研究对象不仅要针对自身的兴趣,也要兼顾获得实证数据的可能性。一篇标准的经济学论文一般都要有实证检验,这是唯一可以证明你的观点正确性的依据,如果没有实证检验,结论只能是猜想。
    2)重视开题。开题报告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预言了论文质量。开题报告的文献综述将在论文中出现,论文的展开是以文献综述为起点的。没有一个好的起点,研究工作要取得进展将很难。
    3)保证一年左右的写作时间。写作过程中一定会遇到困难,一时无法逾越时可以选择短暂休息一下,因为这些困难很可能是思维疲劳造成的,休息几天后再回头看看,问题经常会迎刃而解。由于论文规模要超过10万字,不要想通过突击完成,即使能够完成质量则无法保证。一定要留足休息的时间,这正是磨刀不误砍柴功。
    4)将论文写作与发表文章结合起来。一篇博士论文可以分解为几篇小文章,两者结合进行不仅节约时间和精力,同时可以保证博士论文的每一章节都不空泛。我是采用化整为零的策略,先完成小文章,然后将小文章整合成论文。
    5)重视老师们的评价和建议。开题和预答辩时除导师外还会有其他老师参加,他们的评价和建议一定要充分考虑,因为老师们的见解具有共性,这些问题不解决一般会影响到盲审的成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5-19 11:23:21
ahab88651036 发表于 2010-5-19 11:10

    1)选择研究对象不仅要针对自身的兴趣,也要兼顾获得实证数据的可能性。一篇标准的经济学论文一般都要有实证检验,这是唯一可以证明你的观点正确性的依据,如果没有实证检验,结论只能是猜想。
谢谢分享!
现在“实证主义”当道,搞得还真以为是“科学”似的,被逼的啊!大师哪能拘于这些细节,也难怪现代的生产科学体系生产不出大师来,西方亦如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6-4 20:50:39
恭喜楼主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6-4 22:38:24
真的多中国学术无语,翻开一些比较大腕期刊,基本上都是一长串的数据和公式分析,不知道这些数据的真实性如何,套在公式上又会什么结果,大多是求名求利之举。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6-8 12:44:50
谢谢楼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9-6 14:12:48
thanks a lot !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