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416 0
2010-05-19
* 中印电信业争端或能得到解决--分析师


* 中国设备厂商2009年在印度取得20亿美元营收

* 市况艰难,中国厂商或做出收缩

* 僵持不下的局面令人回想起2005-2006年间的争端

记者 杨歌 编译 王露迪

路透香港5月18日电---中国电信设备厂商华为和中兴(0763.HK: 行情)(000063.SZ: 行情)在印度市场似乎又遇到了老难题,其正竭力打消印度政府在数据安全问题上的疑虑,印度市场对于他们来说虽然境况不佳,但却是一块无法舍弃的蛋糕.

鉴于印度的电信设备进口规模越来越大,华为和中兴过去一周采取了多项举措,试图安抚此前已下令停止进口其大部分电信设备的印度政府,包括考虑在印度设厂.

随着印度市场的发展,其对两家公司来说变得益发举足轻重.

印度市场目前每年为中兴贡献大约10亿美元的营收,在其总营收中占比约为10%.而华为称其去年在印度市场锁定了大约15亿美元的合约销售,在其总营收中约占5%.

但印度市场竞争非常激烈,企业的利润率低得令人难以置信,这导致部分人士称(两家公司在印度)有可能会出现规模有限的收缩.

"这一市场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中兴董事长侯为贵此前接受路透采访时表示,当时印度尚未对中国厂商发难."在印度市场耕耘了这麽多年,我们却一直没赚到钱.这是一个很大的市场,但我们对在这一市场盈利的前景却不抱任何希望."

中兴和华为的元老都出身中国的国有企业,这有可能是导致印度政府对两家企业投下不信任票的原因之一.

在深圳于1980年代成为经济特区之後,一群来自中国内陆一家国有企业的工程师们下海经商,来到深圳碰碰运气,于是联手创立了中兴.

华为的背景也差不多,其掌门人任正非是一名从事军事科技研发的退伍军人,靠着在深圳代理销售进口电信设备起家.

尽管中兴目前已经在上海和香港两地上市,但华为却一直坚守其私营企业的身份.

印度政府近期向国内运营商发放了3G牌照,刺激运营商掀起一波采购热潮.他们有可能正在幕後尽力游说政府解决与中国电信设备厂商的争端,若无法得到解决,华为和中兴有可能会被排除在市场之外.

大和证券分析师Joseph Ho称,坐收渔翁之利的则是全球其他供应商巨头,包括爱立信(ERICb.ST: 行情)、诺基亚西门子通信技术有限公司、阿尔卡特-朗讯(Alcatel-Lucent)(ALUA.PA: 行情)以及摩托罗拉(MOT.N: 行情).



监管机构应该确保国家安全问题得到周全考虑.两家中国公司已经准备好在印度设厂.问题必须得到解决."

中兴和华为都曾表态称其正和印度政府官员磋商,以打消他们的顾虑,并有可能在印度设厂以解决安全问题.

双方爆发纠纷还要追溯到4月末,当时有报导称印度禁止进口中国设备.虽然印度政府表示并未明令禁止,但称所有的产品都必须通过安全审查.

一名了解华为和中兴海外竞争对手公司的消息人士称,"印度所有的运营商都需要考虑一下他们的选择"--他们目前均在和其他设备供应商洽谈.

这一情景似乎"昨日重现",中印政府曾在五年前爆发争端,时好时坏的双边关系中还包括一笔1962年边境战争的历史,当时输掉的是印度.

双方最近一次撕破脸是在2005年,据报导称当时印度最大的电信运营商--国营的BSNL进行设备招标,华为中标,但最後华为拒绝向印度提供技术,导致交易流产.

华为後来提出在印度设立一家工厂,但目前仍在等待审批.

中兴曾希望在2006年打入印度的电信设备批发市场,但也遭遇搁浅,据当时的媒体报导称,原因在于印度的情报部门提出了担忧.(完)

--译文审校 程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