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这个帖子和阁下后续新开的一个帖子,感觉有几句话忍不住想说:
首先撇开楼主的原帖不说,我认为阁下之后的评论有些上纲上线。“目前国内盲从大师,以至于众多学子几乎没有自己的评价能力,在某些问题上,基本是人云亦云”,不可否认,这确实是一个现存现象,但是我觉得和原帖以及之后的评论并无关系,换句话说,没法从各楼的回帖得出这一结论。我看了各楼的回复,感觉实际上批评博士的人,并没有盲从张教授,或者说没有质疑精神,大家所反对的,是提问者博士的态度和原帖中隐含的一种飘飘然的自吹自擂。
1。很多帖子已经表达了同一个意思,张教授本身并没有对博士提出的问题有专业研究,不能苛求。这点我不想再赘述。我认为,如果一个人要得到别人的尊重,首先要学会的就是尊重别人。在听某人讲座之前,有必要先去了解一下他人的研究领域,主要观点,才能够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能够与演讲者互动的问题。如果拿着自己深思熟虑却不为对方所熟悉领域的问题提问,恐怕那不是一种讨论问题的态度和方式。
2。即便没有研究,张教授本身也说了,这是一个政治问题。如果愿意想深一层,实际上已经知道张教授要表达的意思了。有人质疑说,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能否分开,实际上如果有认真读过《经济解释》张老师对实证经济学的看法,或者Alchian《大学经济学》,佛利民《实证经济学的方法论》,我想这个问题也就很明白了。张教授一贯的观点是,经济学是拿来解释世事的,别无它用。只是国内不见得人人都分得清楚。这里不妨和大家分享一句张教授赠给中国学子的话,以供参详“
The methodology of science is something that every economics student should know a little about——but no too much! The subject can be enormously difficult; beyond some point the marginal cost of learning more about it will exceed the marginal benefit. For Chinese students learning economics, the knowledge of methodology is doubly important because they have been brought up with heavy doses of metaphysical dorctrines. ”
3。我并不觉得对原帖和博士的批评就是一种没有质疑精神的体现,也并不否认质疑是科学前进的动力,如Popper大作《猜想与反驳》,题目已经很精辟地表达了这个意思。只是我们必须分清楚,需要质疑,并不等于要以质疑为目的。如果阁下认为博士有着质疑精神,我想请教,博士质疑的是张教授在何处提出的什么观点?拿着自己经常考虑的问题去询问不精于此道的学者,这是否能够构成质疑?甚至能否构成一种请教?这是一种求学的态度吗?
4。总的来说,我认为原帖中的现场描述根本无法推出其后关于什么新生代如何如何的结论,另外尽管措辞刻意修饰过,仍然不难看出发帖人想突出表现些什么。而从各楼的回复中,我也很难看出阁下如何推断出“盲从大师,以至于众多学子几乎没有自己的评价能力,在某些问题上,基本是人云亦云”。我想,大多数人和我一样,反对的是一种不尊重主讲人,并非为求知而发问的态度,以及原帖中哗众取宠刻意炫耀的潜台词还居然加上“问倒”一词,实在是让人无语,套用一本书名,就是“科学中华而不实的作风”,我更加倾向认为,博士的这种“质疑”本身就是和科学,求知的精神相违背的。如果说各楼不尊重博士和发帖人,窃以为,是他们不尊重别人在先。
总的来说,我觉得阁下和博士、发帖人,似乎都有些浮躁了,没有就事论事,而是略显上纲上线,批评尖锐却显得无的放矢,这并不像是讨论问题的态度和方式。
318# HRM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