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010-5-21 09:24:13
一直不大喜欢张五常,觉得他太狂了,做学术的人,应该时时保持谦逊的态度,时代发展迅速,新事物不断涌现,经济类的东西更是走在风口浪尖,因此,学者们必须不断提高自身水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21 09:25:35
其实根本不是张五常先生回答不出来,而应该看到提问者的水平问题。

表面看,提问者问了一个很专业的问题,其实问题的本质真的很弱智,基本属于这种大师级不屑回答的问题。

事实上:中国2009年度在宏观经济那么恶劣的情况也,年末都在突击花钱,何为年年财政赤字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21 09:35:02
其实就算人家知道,又敢讲真话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21 09:35:16
不足为怪..........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21 09:35:30
难道楼主在现场,我在现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21 09:36:48
其实张可以直接说 这个问题没研究不就结了  估计也没人会说什么  另外我个人觉得 中国外汇储备过高的问题 国内也没几个人能回答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21 09:41:56
很正常,再来个牛的,不是这个领域,也可能会回答有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21 09:43:51
都有自己的研究方向,不能把别人当神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21 09:48:15
呵呵,这个经济学博士这样问问题,说实话,人家不回答是正常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21 09:48:44
经济学家又能怎样,他不是万能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21 09:49:38
7楼的根本没有读懂这篇报道的意思,还自己瞎举什么例子,根本不知道变现为何物,半瓶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21 09:52:05
也许不是他研究的领域,没有涉及该领域而已,你不可能关注所有的经济问题,别太要求高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21 09:59:16
大师也有自己不懂的地方,所谓人无完人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21 10:00:07
不管怎么样 张五常仍然是大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21 10:00:15
这也能算新闻吗?凑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21 10:01:25
理解张五常。。。。。。。。。。。。。。。不是什么人都是万能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21 10:01:31
不要老是看着别人的不足,要看到的是别人的长处,你才知道自己的不足,如果经常看见的是别人的不足,那就说明此人没有进取心,没有勉励自己的动力。
个人浅见,如有雷同,纯属虚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21 10:02:33
就在自己学校 顶一个  院里的博士师兄挺厉害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21 10:04:38
首先我想请问 外汇储备拿回来弥补财政赤字是否可行,从外汇的流入来看,在结算的时候就已经兑成人民币了,那么政府的外汇储备要找何人才能兑回RMB?再找央行结算一次?我看不然,其次,即使国内接受国债以美元形式付款,那是不是又得重新结算一次?那么相当于外汇储备没变,而货币则增发,赤字减少,相当于赤字货币化,请问,赤字货币化是中国人民银行法允许的?
当然 流派不一当然可能精于本而疏于他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21 10:05:15
呵呵
一直崇拜张五常先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21 10:07:29
术业有专功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21 10:09:15
傻博士,真是名副其实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21 10:10:07
juvent 发表于 2010-5-20 16:47
不能这么解读。大家注意张五常之前的言论的话,都是说一个有大量外汇储备的国家是不担心赤字的,这个观点是一贯的。至于什么短时无法减持,这个就不是问题,这就如同问富人为什么要借贷花钱,富人回答银行钱很多,然后再问短期钱取不出来呢?这种问题有什么意义?

我认为张五常是华人里最优秀的经济学家,国内后生应该更虚心一点,像张一样在主流里获得尊重。到底是大师被难住,而是博士的问题太没价值?
我也是这么认为的,大师不会有需要以环顾左右来掩饰无知的心理状态,环顾左右意思是“这个问题毫无价值,在座各位还有别的问题吗”大师没直接说出来已经很给那位博士面子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21 10:12:55
tianyuwenlong 发表于 2010-5-21 09:48
呵呵,这个经济学博士这样问问题,说实话,人家不回答是正常的。
人家不回答,已经很礼貌了,同意楼上看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21 10:13:43
kellylover 发表于 2010-5-21 09:49
7楼的根本没有读懂这篇报道的意思,还自己瞎举什么例子,根本不知道变现为何物,半瓶醋
反对进行人身攻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21 10:16:09
楼主还是很中肯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21 10:16:14
ilovethisweb 发表于 2010-5-21 09:25
其实根本不是张五常先生回答不出来,而应该看到提问者的水平问题。

表面看,提问者问了一个很专业的问题,其实问题的本质真的很弱智,基本属于这种大师级不屑回答的问题。

事实上:中国2009年度在宏观经济那么恶劣的情况也,年末都在突击花钱,何为年年财政赤字呢?
是啊,管理会计是做给自己看的,财务会计是做给别人看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21 10:18:19
ffsy 发表于 2010-5-21 08:49
此贴传达的中心思想:

1。刚拿到博士学位就已经是学者了。

2。问别人专业外的问题,就属于独立见解,难能可贵的勇气,可以获得更高的国际地位。

佩服佩服,如此看来,想必中国学术水平早已超过英美法德了。
楼上解读的好,很佩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21 10:20:13
没有回答难道就一定是被问倒?有点牵强。茴香豆的茴有几种写法,有几个人知道?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21 10:26:52
1、张五常教授在哈工大的讲座我也去了,当时坐在前面,没有听到过类似的问题。
2、张五常在报告中曾经说过,他自60年代以后就很少看别人的经济学著作了,他回到中国,看自己的、研究自己的。他不觉得做学问需要一直看别人的进展,所以与他不相关的领域,他不会是正常的。
3、张五常教授说他年轻时做学问,问教授之前一定把相关书籍全看过,不明白才问,这样的问题才有价值。但这位博士恐怕是心中早有答案才问的吧。
4、不要依靠贬低别人来提升自己。而且真正的大家不是一两个问题就能判定的。
5、我是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院的学生,很敬佩师兄的学术。
6、我要说的大致如此。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