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道德监督
匿名
8043 13
2010-05-20
    看到国内有些学校直接采用影响因子的大小来确定期刊的等级分类,那么影响因子是否完全代表期刊影响力和期刊质量?就管理学领域的期刊而言,可能并非如此(其他领域我不了解,不敢妄加评论)。例如在CSSCI(2010-2011)中,管理科学学报列第6位,低于科学学研究、科研管理、中国软科学等,但业内人士显然都知道管理科学学报的质量和影响力才是最高的。类似的,管理科学列第12位,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列第9位,但前者的质量和严谨性显然远远大于后者(连经常在这个论坛出没的新学术牛人聂佳佳都觉得《管理科学》还可以)。

    出现上述情况的一个重要原因,用“曲高和寡”来描述和形容可能比较形象和准确。像管理科学学报这类期刊,主要刊登模型方面的文章,这类文章运用较多的数学知识和推导,外行人很难看懂,也就很难去引用了(我就是外行人,属于经常被搞模型研究的人瞧不起的那个领域)。所以管理科学学报的影响因子相对都不会很高,但它无疑是国内管理科学领域最好的期刊,其严谨性也要高于管理世界(这一点可能多数人都不会有异议,管理世界太过强调选题而相对忽视严谨性)。其实国外也一样,主要发表模型等方面研究成果的顶级期刊影响因子都不高,大于1.5或大于2的期刊都已是非常牛的了。在工商管理领域,现在也出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2008的SSCI影响因子得分,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只有2.85,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和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却都在6以上,但显然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才是工商管理领域的NO.1。

    另外,国内《外国经济与管理》的影响因子也比较高,但这可能是因为它登的都是综述,通俗易懂,因此被广泛引用。但国内一篇综述文章(国外综述一般是留给每个领域的大师级人物写的!而国内则相反,多数综述都是博硕士这些马仔写的)与中国管理科学、南开管理评论等期刊上的一篇非综述文章相比,其价值、难度和含金量显然不可同日而语。

    因此,就管理领域而言,对于期刊特别是不同分支的期刊(如工商管理领域与管理科学领域),最好不要轻易地拿影响因子来评价他们的质量,否则很可能会闹出笑话或者得出荒谬的结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5-20 08:08:28
高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20 08:27:51
这种问题我觉得一点意义都没,首先你给出二者的定义,再比较下不就好了,完全等于,你列个恒等式出来的话就完全等余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20 09:09:31
影响因子本来就只是一个方面而已,有时候某些刊物被引用的快,影响因子就高,而被引用的慢就影响因子低,因为影响因子只统计两年内。但是真正质量是体现在长远影响。所以你看JEL影响因子比AER高几倍,但是谁都不会说JEL更好,事实上这还是比AER差两个档次的期刊。补充一句:JEL影响因子高就是因为都是综述文章,总结某个细领域通俗易懂,被人广泛引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20 09:12:27
davidbeckham23 发表于 2010-5-20 09:09
影响因子本来就只是一个方面而已,有时候某些刊物被引用的快,影响因子就高,而被引用的慢就影响因子低,因为影响因子只统计两年内。但是真正质量是体现在长远影响。所以你看JEL影响因子比AER高几倍,但是谁都不会说JEL更好,事实上这还是比AER差两个档次的期刊。补充一句:JEL影响因子高就是因为都是综述文章,总结某个细领域通俗易懂,被人广泛引用。
非常同意!国内外国经济与管理也是影响因子比较高,但都是综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20 09:20:18
强烈围观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