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美国著名投资公司GMO发表了这篇研究报告。一经面世,就引起了关于中国是否存在泡沫的又一次大讨论。
31号,财新网刊出了此文的全译版,网上可搜,这里就不贴链接了。四月四日占豪大叔发表了驳文《非中国经济拉响红色警报,是美国撑不住啦》
http://huzhanhao.blog.sohu.com/147632867.html,另有若干五毛或一块人士发表若干驳文,由于这些驳文技术含量太低,我就不太建议大家去看。不过凤凰台的相关评论还是有点看头的。(以上两篇本人都有,有兴趣可向本人索要)
按照我的习惯,当然是先看原文,再看评论。
此文给我的感觉是,这是一篇GMO请中国留学生写的调研报告。
非常明显的当代中国大学生的写作风格:一个一个据点地写;以过去发生的事而非以数据及由数据分析得出的一般结论来来作为支撑文章的论据;引经据典;会自己编或者引用未经证实的传闻作为论据;并不真正了解天朝社会现状;不注明所引用资料的出处。
不过老实说,也不能怪他们,因为中国统计局真不是一般的烂
而占豪大叔的驳文义愤填膺,技术含量相对较高,其中可取之处不少,但也有一些不够客观的地方,比如说对天朝经济前景过分乐观
该说的,占豪大叔说得差不多了,我就挑以下几点来谈谈我的个人见解
一是投资过热的问题。
我认为眼下天朝投资过热的地方主要就是房地产,而非其他领域。目前的房地产市场就如同我小时候玩的那种吹泡泡的小玩意,人人都那根管子来拼命吹,越吹越大,里面却没多少实质性的东西(技术红利啊什么的基本没有),而能作为泡泡膜的材料是有限,当这种材料耗尽时,泡泡便会被吹爆。当然,作为这个泡泡的所有者孝宗皇帝也是不会让这个泡泡一下子就爆掉的——那样的话,别人吹起时吹进去的口水就会一股脑儿地喷到他的脸上去,多恶心啊!也有失我朝威武。而这泡泡由于牵涉了太多人的利益问题,因此也无法一下子捅破它,最理想的方法就是从上面扎一小孔,让里面的气慢慢泄出来。不过这可是技术活,不知道我们伟大的天朝领导们懂不懂这种针线活。
而基建方面我基本同意占豪大叔的观点,基建这一片从长远来说是必须的,虽然目前有很多基建都是烧钱不管用。
GMO说天朝去年面对金融海啸仍能轻松保8,这句话是非常可笑的,因为天朝去年的GDP主要是由政府支出和消费带动的,政府支出是基建方面(还有买飞机),消费主要是房地产上的。而政府支出过大(至今也是)和房地产泡泡这两大头结合起来形成了挤出效应,引发了通胀和私人消费、投资的边际效用递减。去年不少中小企倒闭了,有很多工人领不到工资,有很多奋斗多年的人们住不起房子,看不起医生,不知道GMO有没有看到这些呢?天朝的GDP最大的用处就是增加就业率和面子上好看,其他的用处,我不见得有很多,至少在我身边的天朝蚁民们都感受不到。这是何来的轻松?就是我们英伟的天朝影帝也在访美期间感慨地说“我知道美国有200万失业人口,这让政府十分焦急,但中国失业人口有2亿,中国绝不盲目追求贸易顺差”。(摘自中华日报网)米国失业率10%,小奥就急得暴走了,咱天朝大国失业率超过了25%,影帝大人仍能不温不火不冷不热,可见天朝领导的心理素质是何其的高啊,可见国统局是何其的废啊!咱天朝一向喜欢把数字有多大说多大,你丫的怎么报少了?(国家统计局公布08年度我国城镇失业率4.3%)
GMO报告中还提到天朝产能过剩的问题,我个人认为问题不在产能而在效能低下,除了占豪大叔提到过的天朝劳动生产率低的问题外,还有企业转型升级困难的问题。天朝几千年来都喜欢压榨商人,民企在国企的低效能高补贴的包围下,举步维艰,再加上得不到国有银行的优惠贷款(国企就有),以及天朝商人几千年来喜欢谋小利不会赚大钱的思维定势下,纷纷表示前途渺茫。(当然还是会有少数比较有希望的企业,但毕竟是少数啊!)在这样的状况下,我们最大的问题显然不是产能过剩,而是产能过低的问题。即便是天朝上下人民全体一致地说我们要搞创新什么的我们要把中国制造升级为中国创造,但在愚民教育的政策作用下,像我这种标准化大生产几乎没有任何技术含量的大学生除了会嘴上牛皮吹得响以外,还会创新点什么?我们这些所谓的大学生,用武帝的话来说就是,乃们这些臭老九,肩不能挑,手不能抬,简直就是社会的蛀米大虫。
二是固定汇率问题
固定汇率这点占豪大叔其实说得不错,我只是作两点补充。一是RMB的确是被低估了,而且是从改革开放一开始就是。只是这种低估并没有米国人说的那么夸张。米国人拿来说天朝操纵汇率过分低估RMB的理论依据主要是购买力平价理论。就拿M记巨无霸来说事(伦敦《经济学家》(Economist)杂志每年都要发布“巨无霸汉堡”货币指数(Big Mac index)),但购买力平价理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假设前提是两国工资水平一致(工资水平影响购买力及物价,也就是购买力只受货币乘数论影响这点不成立)。天朝人民和米国人民的工资水平一致吗?我就不说出来了,以免伤自尊啊!二是我朝的固定汇率控制权并不完全掌握在朝廷手中。人民币升值压力不断增大,尽管朝廷一直重申汇率是一国的经济主权,但实际上,由于热钱与地下钱庄的介入,我朝的汇率控制权一部分已落入外资手中。这就是为何这几年我朝汇率会像AV女优一样总喊着我不要我不要却还是扭扭捏捏的升上去了的主要原因。
三是资本流入与中国发展前景
为了解决高祖武帝在位期间二十年人祸形成的恶性贫困怪圈,明皇宣宗下诏曰: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我朝即日起实施《新天朝田亩制度》,半开国门,钦此,威武~~~好了,扯远了。反正这就是根据刘易斯模型引入外资并利用我朝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来发展经济进行资本的原始积累(改革开放)。在经历三十年的发展,我朝GDP以及物质生活水平的确有了质的飞跃(那是因为以前实在是穷的不能在穷了)。但尽管目前国家看上去是富裕起来了,贫困怪圈却依旧在不少地区不少人身上继续上演。没办法,谁让我们是蚁民呢?那么渺小,就算是闹旱灾了,也要到了180天时大家都没水喝了集体沸腾了才博得影帝大人拨点零钱来接济一下。但眼下资本注入的领域(单说第二产业)主要是低端的加工出口类的制造业,处于微笑曲线的最下端,再加上天朝人民有钱就想买房买车买这买那的炫富心理,很大一部分的资本就流失在房地产及奢侈品消费上,(以国企为例,国企能以优惠利息从国有银行借出资本,但却用来投资房地产而非用于扩大再生产)。因此,流入的外资和天朝蚁民们辛勤劳动积累下来的资本能实质转化成天朝国内原始资本的比率非常低。再加上服务贸易上的巨额贸易逆差和大额的“存差”问题(金融体系支持经济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天朝的原始资本积累情况不容乐观。
再来看看天朝的劳动力供给和收入情况
(图源:07年中国人口与劳动力问题报告)
根据社科院课题组编写的《07年人口与劳动力绿皮书》资料,天朝将于2010年左右结束人口窗口期,将经历从剩余劳动力的无限供给到平衡乃至短缺的转变。由于这份报告是根据国统局数据编写,再加上天朝存在黑户、流动人口等等问题,这个在时间上有五到十年的误差是很正常的。总有人说我朝的农村劳动力还多得很,什么什么的,就算这劳动力再多,它也不可能有百分之百的劳动参与率,且不可能百分之百的完全转移出来,都跑出来了,哪来的粮食?吃西北风吗?
那么我们现在来假设天朝将于2020年经历刘易斯拐点,进入拉尼斯费景汉模型中的第二阶段。但问题是,我朝能在这十年内改变现有的这种资本积累模式以实现资本增长率高于人口增长率从而达到进入这个拐点的条件吗?而不至于让天朝的经济再次陷入贫困陷阱吗?且我们的农业部门的边际劳动生产率能提升多少?使我朝的农业剩余能足以支持现代工业部门的发展?当下我朝的农业生产离集约化的道路还很远,农业剩余仅仅能解决庞大的人口消费。加上每年的天灾人祸那么多,就算是超级杂交水稻,你也不可能只吃米不吃其他别的五谷杂粮吧?
自金融海啸以后,孝宗大呼要扩大内需。扩大内需就要提高国民购买力。我们来看看天朝改革开放以来劳动力收入情况。(数据至2005年)
从表中可以看到现代部门的工资收入虽然远高于传统部门,但劳动生产率和劳均报酬率比例却在不断下降。再加上CPI的飙升(央行的货币政策虽然暂时遏制了去年的通胀压力,但今明两年预计的新一轮通胀压力将会更大。)和房地产泡泡强大的挤出效应,天朝的国民购买力节节下降(上升的是人民公仆们和资本家们的购买力,不能代表天朝蚁民们的整体购买力)。也就是占豪大叔提到的解决收入分配不均和高房价问题的重要性。但我这里是想以此来说明的是我朝经济前景不容过分乐观。毕竟少数人的发展不能支撑整个经济体的发展。(天朝的目标是:先让一部分人富起来,再用毒奶粉假疫苗漂白米地沟油孔雀石绿鱼来弄死没有富起来的那部分人,最终达至共同富裕)
而由此导致的社会总需求不足又严重制约了天朝二元经济体系的发展,因而我认为一味的引入资本是无法让天朝在根本上实现从二元经济到现代经济的转变。(过多地依靠投资需求拉动经济增长,不仅不会带来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反而造成了资源的过度利用和经济运行的较大波动,这是数量型经济增长模式长期存在的重要原因。)
目前不少国内外学者都已经发现了天朝陷入了中国式荷兰病(贫困化增长),中国式的“荷兰病”源自大规模的劳动力密集型出口经济所带来的持续而大量的出口盈余,并伴随着依旧被低估的货币汇率以及大量涌入的外国直接投资和一些投机性的证券投资资本。随着沿海省份的剩余劳动力逐渐消耗殆尽,这种“宣泄剩余”的活动开始转往内地,继续推动着整个投资热潮。再加上我朝不少的农产品农副食品市场主导权落入外商手中(这不能怨别人,是谁把自己的市场弄丢的?)一旦米国联合其他资本主义势力对我朝展开汇率大战,估计我朝将会濒临灭亡。(但如果能像AV国那样活过来的话,也许将会有另一番境况,但问题是,我朝一直实施愚民教育,未必能如AV国一样具备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国民智商,轮胎备案一战惨败就已说明了我朝领导层的智商程度了)
如何提高人口素质,如何改善收入分配差距,如何发展创新等等这些我们都说得太多太多了,关键是朝廷是否真有意愿去发展这个国家的经济,如果它存在的目的只是为了让人民公仆们更好地捞钱,那我们这些蚁民说得再多又有何意义?毕竟我们不像米国人那样拥有反抗的能力。
写了这么多,我竟是越写越绝望。但由于是以二元经济理论为依据,完全忽略了第三产业的影响,也许这被忽略的没有被开放的第三产业,会是拯救我朝经济不至于再次陷入贫困陷阱的潘多拉盒子底下最后的希望。(虽然我已不抱什么希望)
参考资料:
GMO《中国红色警报》
《非中国经济拉响红色警报,是美国撑不住啦》占豪
《发展经济学》叶静怡
《新编国际经融》姜波克
《07年人口与劳动力绿皮书》蔡昉
《基于二元经济模型的劳动收入分配理论——兼论中国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原因》姜磊,郭玉清
《二元经济条件下需求不足原因及财政政策的选择》陈青松
《中国经济受另类"荷兰病"困扰》古斯塔夫·拉尼斯
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库
《天朝60年编年史》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