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4362 9
2010-05-23

商标为何要缝在扎肉的地方




    贴身衣物商标缝在衣领上或裤腰上,标签的材质与衣料不一至,通常是在一块化纤布条上用金属丝线绣上图案和文字,硬硬的边角扎磨得人难于忍受,常常有人患上“标签性皮炎”,新衣服买来,总要花些功夫剪掉这个讨厌的小东西,如果商标单独缝上去还好,若是与衣服边沿直接缝在一起就更糟,只要剪除这个商标,衣服必然要通个洞,这时候你要么忍受折磨,要么拿到缝纫店重新加工。小小商标,平添许多烦恼。
其实许多人都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埋怨之声不少,也有人向厂商和质检部门反映过。但是,这一做法并不因为消费者的反对而纠正过来,反而成了业内的“标准”。为什么这样一个人人有意见的坏“制度”,能够一直顽强地坚持着呢?许多人认为这是商家“不注意小节”的结果,并由此引申出“细节决定成败”的感叹。作为一名经济学爱好者,我感到似乎并非“不注意小节”那么简单,应该用制度经济学的原理做一些必要的分析。
    改革开放以前国营制衣厂生产的衬衫内裤是没有标签的,因是短缺经济,能买到就是幸运了,也就管不了什么牌子,商标意识基本上是不存在的。现在不一样了,中国成了“世界工厂”,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商标成了一个企业的软实力,小小一块商标的价值常常高过衣服本身的价值。商家都特别重视品牌的打造,商标成了一件服装必不可少的附件。
    标签帖哪儿都行,为什么非要往扎肉的地方贴呢?一个服装设计者的解释是,“商标作为一种产品的标记,是一件衣服很重要的附属品,应该放在很显眼的位置。衬衣在出厂前要经过熨烫折叠再装进包装盒,那时候只有领口部位露在外面了,厂家分类和商家零售时都要看品牌和型号,只有领口部位不需要拆开包装就能方便看到。衬衫是单层无衬的,只有领下托肩部位和领子是双层,钉商标的时候后面又不能露出线迹,所以只能钉在那里了。”这一解释归结到一点上,就是为了便于商家的分检和销售。这一做法也许最初仅仅是个偶然,因为要出口,出口要认商品标识,标在哪里合适呢?只有那里最合适了。
    站在消费者一边考虑,要么挪个位置,要么换一种材质。然而,上述约定俗成的非正式制度,现在已经成为国家权威部门的正式制度,某针织公司的老板说,作为一个制造商,他无力改变这一状况,因为关于内衣主商标摆放的位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有严格的规定:必须缝制在后衣领居中处。有了官方的正式规定,这个偶然的做法就变成了具有强制约束力的正式制度了。一项正式制度的改变需要付出巨大的成本。如果现在民众要想不被商标扎皮肤,生产商说了不算,消费者说了不算,得由质检总局说了算。一个单个的消费者如果遇上商标扎皮肤,最省事的解决的办法就是拿一把剪刀剪掉它,多数人不愿意为此专门向相关部门去反映,因为任何一种形式比如写信、打电话、在相关公务网站上留言等等所耗费的成本都要大于用剪刀解决问题。单独某个厂商要想改变也很困难,即便有更好的方法,因为不符合国家的相关标准,也不能自作主张。某公司出口到日本的全棉内衣的主商标就是用不干胶贴上去的,消费者买回去可随手撕掉。这种用不干胶做的商标比按国家有关规定的制作成本要每个可以节省一毛钱,是个不小的数目。但在国内销售就得符合国内的行业标准。不符合标准是要受处罚的。
    就这样,一个偶然的作法成为一个行业的标准,这种制度不断被强化,就走上了一条不归路,要改变它何其难哉!路径依赖的经典案例表明,现在最先进的运载工具-火煎推进器的宽度是由两千年前两苉马屁股的宽度决定的,现在杂乱无章的电脑键盘排列最初是为了减缓打字速度而设计的。衣服商标的位置也如同上述案例一样,一个偶然的原因形成了一项固定的制度,尽管处在低效率状态中,看起来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小问题,但要改过来变成一种更合理更有效率的制度却非常困难。因此,每一项制度的出台,设计都都必须全面权衡,超前思维,防止掉进路径依赖的陷阱。
(就想到这些,请各位帮助补充一些案例和观点,以便再做充实修改,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5-23 23:28:23
值得思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23 23:35:32
顶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24 10:27:29
让你时不时地记起它,不要忘记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24 17:41:51
谢谢支持,请各位给点建议。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24 21:06:18
怎么没人给点建议呢?是不是这个话题太“小”了?自己顶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